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法学89136

现代汉语语法学89136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复习资料一(2012-10-04 12:25:36)转载▼.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识记: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2. 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1.什么是语法2.语法的内容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识记:1.语法形式;2.语法意义。

(二)领会: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一)识记:1.形态2.语法范畴。

(二)领会: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三)简单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一)识记:1.句子2.句义(二)领会: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A. 成分词的异同。

B. 词语的次序。

C. 组合层次。

D. 语法结构关系。

E. 语义结构关系。

F. 句调。

(三)简单应用:句义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一)识记:1.词类;2.实词;3.虚词。

(二)领会:1.根据词的意义给词分类,实际上是行不通的;2.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3.划分词类的依据只能是词的组合能力;4.汉语的词类系统。

(三)简单应用:各类词的语法特征。

(四)综合应用:1.判别词性;2.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

第六章关于主宾语问题(一)识记:1.主语;2.宾语。

(二)领会:1.主、宾语的划分不能以意义为标准;2. 主、宾语的划分不能纯粹以词序为标准;3.把意义与词序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也行不通;4.应该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 5.主、宾语划分的事实分析。

(三)综合应用: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主、宾语。

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一)识记:1.扩展;2.替换;3.句法结构的层次性;4.层次分析;5.广义同构;6.狭义同构。

(二)领会:1.层次分析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结构原则;2.层次分析法对特殊结构的处理。

(三)简单应用:1.汉语中句法结构的具体类型;2.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各自的优缺点。

(四)综合应用: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具体句法结构。

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一)识记:1.句式变换;2.同一性原则;3.平行性原则。

(二)领会:1.同一性原则的具体内容;2.平行性原则的具体内容;3.限制句式变换的具体条件;4.变换分析的作用。

(三)综合应用:用变换分析进行句法结构。

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一)识记:1.语法特征;2.语义结构;3.零向谓词;4.单向谓词;5.双向谓词;6.三向谓词;7.动态义;8.静态义;9.语义指向。

(二)领会:1.语义格的具体类型;2.谓词的向分类;3.与句式相关的具体语义类型;4.补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5.状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6.定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

(三)简单应用: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四)综合应用:1.分析语义格;2.分析动词的向;3.分析定语、状语、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十章关于歧义句(一)识记:1.歧义句;2.多语义词语(二)领会:1.歧义句的类型;2.形成语义结构歧义的因素;3.语义结构歧义的表层形式特征。

(三)简单应用:分化歧义句。

(四)综合应用:运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结构分析的分析方法分析有歧义的语言结构。

第十一章如何学习写作语法论文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写作语法论文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具体写作。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1.综合应用 2.写作语法学术论文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属于区别词的是() A.首领 B.首要 C.西方 D.西裤2.《中国文法要略》的作者是() A.王力 B.朱德熙 C.吕叔湘 D.黎锦熙3.“同意休息”是() A.定中词组 B.状中词组 C.述宾词组 D.述补词组二、多项选择题1.层次切分的依据是() A.结构 B.形式 C.功能 D.意义 E.组合2.下列句法结构中,含有与事成分的是() A.我帮他把信寄走了B.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C.那本书我给了小王 D.我在哪儿见过他 E.我们曾在一个厂子当过车工三、名词解释题1.双向谓词2.歧义句四、分析题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a.他在图书馆买了两本书b.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2.指出下列句子中定语的语义指向a.坐了两次冤枉牢b.喝了一满杯牛奶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句式变换理论的意义。

2.试论述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六、论述题1.举例说明层次分析的原则。

2.举例说明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标准如何复习《现代汉语语法学》本文在对近三年来这门课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这本教材,以便有效地针对考试来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学这一门课程。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列举近几年每章的考试题型,看其所涉及的考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学习本章的内容,注意什么问题等。

1.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1.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1)对汉语语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特点是:A.有兼语式B.量词丰富C.成分常省略D.词有与句子的构造原则一致。

(2)“今天星期一”是:A.无主句B.省略了动词“是”的判断句C.时间句D.名词谓语句。

(3)对“这个人我不认识”这个句子正确的表述是:A.宾语前置句B.主谓谓语句C.“这个人”是大主语D.“不认识”是全句的谓语E.“我不认识”是全句的谓语。

(4)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揭示得最深刻的著作是:A.《马氏文通》B.《语法答问》C.《现代汉语语法讲话》D.《新著国语文法》。

(5)我国早期进行的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主要缺点是:A.术语不够严密B.方法不够完善C.描写不够细致D.没有充分注意到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

(6)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有哪些主要的、关乎全局的特点。

1.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章要掌握好几个内容:第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简史。

第二,名词谓语句的内容。

第三,主谓谓语句的内容。

第四,汉语语法的三大特点。

其中第一点要记,第二、三点则要看懂书上的例子,其内容是分布在讲三个特点的内容中,第四点则要求理解三大特点的具体内容。

2.现代汉语词类理论2.1近三年来的题型与考点:(1)确定名词的依据是:A.不受副词“不”的修饰B.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C.能做主语或宾语D. 不受副词“不”的修饰且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2)下面是状态词的是: A.白色 B.白 C.苍白 D.洁白 E.白花花。

(3)“调查”是一个动词,因为它:A.可以修饰名词B.可以做主语C.可以做宾语D.可以带宾语。

(4)“共同”是:A.形容词,因为它可以修饰名词,如“共同目标”B.名词,因为它可以做定语,如“共同财富”C.副词,因为它可以做状语,如“共同前进”D.区别词兼副词,如“共同目标”、“共同前进”。

(5)下列属于数量词的一组是:A.少许、大量B.一切、分钟C.部分、经常 D.片刻、以前。

(6)下列词组中属于处所词的一组是:A.学校、黄河B.野生、北京C.当地、民间D.过去、野外。

(7)下列各项中带点的词可以视为兼类的一组是:A.一位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B.领导们来检查工作、领导我们向前进C.高速公路、经济高速发展D.送你一朵花、花了不少钱。

(8)下列词语中,是区别词的是:A.重要B.主要C.重大D.重量。

(9)状态词、形容词和动词可以合称为谓词,因为:A.很多状态词、形容词可以做谓语,转化为谓词B.很多动词可以做定语,转化为形容词、状态词C.这三类词做谓语的能力都很强D.这三类做修饰语的能力都不强。

(10)把副词归为实词是因为:A.副词的意义实在B.副词不能修饰名词C.副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D.副词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3)名词解释:区别词、前置虚词、核词(4)问答题:简述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

举例说明体词和谓词的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划分词类应在词组层面进行。

简述划分词类的标准应是什么。

2.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章要掌握好四个内容:第一,在什么层面上划分词类。

第二,凭什么标准划分词类。

第三,如何分类。

第四、一些词的词性判定。

第一、第二是问答题形式,其中第三点,涉及问题可以具体化为,实词和虚词的区分、实词当中核词和饰词的区别,核词当中体词和谓词的区别,虚词、体词、谓词、饰词内部次类的区分等,它们可以是区别词、前置虚词、核词这样的名词解释,也可以是(9)、(10)这样的选择题。

第四个问题一般是选择题,要了解具体如何判别一个词的词性。

本章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的分数很多。

书上36-41页的内容,要认真阅读,然后看懂46页区别词的例子、53页兼类词的例子。

3.句法同构理论和句法结构系统。

3.1各类具体结构放在第八章来讲,其余部分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1)在下列句法结构中,与“喜欢说”有同构关系的是:A.老问题B.应该去C.认真写D.表示了。

(2)下列不是向心结构的是:A.送信的B.说得明白C.说话的态度D.喝了汤吃饭。

(3)下列是离心结构的是:A.老王买了酒B.吃饱了饭C.卖酒的人D.我所看到的。

(4)下列句法结构中,是右向构造的是:A.老舍先生写的小说B.送报纸的邮递员的自行车C.舞台上的演员的表情D.我自愿参加长跑比赛。

(5)名词解释:异类同构、狭义同构3.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即弄清楚几个概念即可,即同构和同构的四种具体类型:狭义同构、广义同构、异类同构、同型同构,核心和向心结构、离心结构,左向结构和右向结构。

针对(1)型应该看懂书66-67的例子。

4.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4.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1)表示“经历”意义、轻读的“过”是:A.见过他的人都非常尊重他B.小李吃过饭就走了C.过了一天又一天D.喝过了汤再吃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