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酸的性质讲义

探索酸的性质讲义

一、物质的变化变化证据变化类型将铁丝扭成各种形状形状改变物理变化硝酸铅和碘化钾混合生成沉淀生成沉淀化学变化落叶变黄颜色变化化学变化(叶绿素被破坏)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气体化学变化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状态变化物理变化木柴燃烧发光发热化学变化开水沸腾状态变化物理变化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颜色变化化学变化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胆矾、蓝矾CuSO4•5H2O 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五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明矾KAl(SO4)2·12H2O 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蛋白质和硫酸铜在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发现有鸡蛋清发生凝固。

这是由于鸡蛋清中的蛋白质与硫酸铜产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现象。

硫酸铜具有毒性,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变成凝聚状态的沉淀物。

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在生物体内广泛的存在着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的基础物质,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的波尔多液可以消灭病虫害。

此时由于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酸性液体,以及病菌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喊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物,产生少量可溶性Cu2+,Cu2+进入病茵细胞后,使细胞的蛋白质凝固。

同时Cu2+还能使细胞中某种酶受到破坏,因而妨碍了代谢作用的正常进行。

Cu2+还能与细胞质膜上的阳离子(H+、Cd2+、K+、NH4+发生交换吸附而使之中毒,因此波尔多液能够杀菌。

二、酸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者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HNO3、H2CO3等;3.酸的通性:(1)跟指示剂反应PH<7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用玻璃棒蘸少许溶液PH 试纸时滴在PH试纸中部.酸的PH<7,但PH<7的不一定都是酸。

(2)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离子二绿三黄)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 AgCl↓ +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5)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 FeSO4 +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像以上的(2)(3)(4)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如果有酸,只须酸溶于水即可),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其中1个即可)。

注:若生成H2CO3必须写成H2O + CO2↑正如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这里有气体生成,(也有水生成)BaCl2 + Na2SO4 =BaSO4↓ + 2NaCl 这里BaS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三、常见的酸的性质①盐酸(氢氯酸)(HCl)盐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酸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化学式:HCl)的水溶液,。

盐酸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能在上方看见酸雾,那是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

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一般情况下,浓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在37%左右密封阴凉通风处保存若不密封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造成质量分数降低。

同时,胃酸的主要成分也是盐酸。

②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硝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

除此之外,硝酸还很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并且硝酸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分解。

无色透明液体。

有窒息性刺激气味保存方法密封阴凉干燥避光保存。

实验室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瓶塞应用玻璃塞。

(若不密封则会挥发,造成质量分数降低;若光照则会分解4HNO3=光照=4NO2+O2+2H2O)③硫酸(H2SO4)硫酸,化学式为H2SO4。

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

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硫酸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 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含有SO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储存密封干燥保存。

(若不密封则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质量分数降低。

)浓硫酸还有一些特殊性质:『吸水性』浓硫酸可吸收物质表面的湿存水和气态物质中的水蒸气。

例如,将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它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结果浓度变低。

并且放出大量的热。

『脱水性』浓硫酸能将盐的结晶水或非游离态水以及某些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2:1的原子个数比脱出来,并生成水『腐蚀性』腐蚀是一种物理电化学变化,腐蚀分很多情况,如硫酸的是将被腐蚀物体中的H、O以2:1的比例脱出,因H2O的分子中H、O的比例也为2:1,故硫酸的腐蚀性又称脱水性;又如NaOH的腐蚀,它会破坏被腐蚀物体的蛋白质,从而产生腐蚀效果的『强氧化性』浓硫酸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硫。

了解王水王水(aqua regia)又称“王酸”“硝基盐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冒黄色烟的液体,是浓盐酸(HCl)和浓硝酸(HNO3)组成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从名字中就能看出:王,三横一竖,故盐酸与硝酸的体积比为3:1。

它是少数几种能够溶解金(Au)物质之一,这也是它名字的来源。

王水一般用在蚀刻工艺和一些检测分析过程中,不过塑料之王——聚四氟乙烯和一些非常惰性的纯金属如钽(Ta)不受王水腐蚀(还有氯化银和硫酸钡等)。

王水极易分解,有氯气的气味,因此必须现配现用。

例1. 用稀硫酸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泡滤纸,然后在滤纸上滴入下列溶液,滤纸不会出现红色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石灰水C. 稀盐酸D. 石蕊溶液答:选C例2. 在焊接铁制品前,常用稀盐酸处理,其主要原理可用下列哪一化学方程式表示()。

A. Fe + 2HCl = FeCl2 + H2↑B.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 Fe(OH)3 + 3HCl = FeCl3 + 3H2OD. Fe2O3 + 3H2△ 2Fe + 3H2O答:选B例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B. 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C. 石灰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 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答:选A例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有下列三种操作方案:A 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酸。

B加入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C先加入盐酸溶液,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

分析:A、B方案不可靠,不能排除Ag+的干扰。

若溶液中有Ag+,进行A、B操作会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而得出含有SO42-的错误结论。

C方案合理,先加入盐酸可以识别溶液中有无Ag+,同时排除CO32-的干扰,若无Ag+,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答案为C。

例5. 两个烧杯中各放100g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周,问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什么变化?分析: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烧杯中,溶质HCl挥发,导致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浓硫酸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溶液质量增大,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浓盐酸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例6. 下列物质中,能跟盐酸反应不生成沉淀或气体的物质是A. Na2CO3溶液B. Fe粉C. AgNO3溶液D. Ba(OH)2溶液分析:A、B选项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选项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

答案为D。

例7. 下列溶液的PH最小的是()A.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B. 使石蕊变蓝色的溶液C. 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D. 使石蕊显紫色的溶液分析:A和B所叙述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其PH>7。

C叙述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其PH<7。

D叙述的溶液可能显中性。

答案:C。

例8. 下列同一组内的三种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一组是()A. KOH CaCl2 HNO3B. NaCl Ba(NO3)2Ca(OH)2C. HCl KCl Na2CO3D. Ba(OH)2Mg(NO3)2H2SO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A组KOH跟HNO3起反应而不共存。

B组内三种物质不存在复分解反应。

C组内HCl 跟Na2CO3起反应而不共存。

D 组内Ba(OH)2和H2SO4起反应而不共存。

答案:B。

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者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记住:电离不等于通电。

2、复分解反应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气体、水、沉淀之一3、铁与酸反应生成物含的是亚铁离子,不是铁离子。

一. 选择题1.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硝酸B、浓盐酸C、浓硫酸D、稀硫酸2. 鉴别盐酸和硫酸,可选用的试剂( )A、氢氧化铜B、紫色石蕊试剂C、氯化钡溶液D、硝酸银溶液3. 下列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能将杂质除掉的是( )A、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钠B、硫酸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钾C、氯化钾中混有少量氢氧化钾D、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4. 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A、氯离子B、硫酸根离子C、碳酸根离子D、氢氧根离子5. 有质量相同的稀硫酸溶液四瓶各自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甲:碳酸镁乙:氢氧化镁丙:氧化镁丁:镁,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A、丁>乙>甲>丙B、丁>甲=丙>乙C、丙>甲=乙>丁D、丁>甲>丙>乙6. 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Cu(OH)2B、ZnC、Fe2O3D、CaCO37. 在天平两端分别放两等质量烧杯,其中盛有足量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6克铁和5.6克镁,则天平指针A、仍平衡B、不平衡,向盛铁的偏C、不平衡,向盛镁的偏D、无法判断8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Zn +2 HNO3 == Zn(NO3)2+ H2↑B、Cu + 2HCl == CuCl2+ H2↑C、2Fe + 3H2 SO4 === Fe2(SO4)3+ 3H2↑D、2Al + 6HCl === 2AlCl3+3H2↑9、有一种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能跟硝酸钡溶液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这种溶液可能是()A、盐酸B、稀硫酸C、食盐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0、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