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纸行业的基本情况

造纸行业的基本情况

造纸行业的基本情况一、中国造纸行业的现状1、中国造纸业特点中国造纸工业将是21世纪的“朝阳工业”。

造纸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际公认的“永不衰竭”的工业。

造纸业是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配套的重要原材料工业,我国造纸工业产品总量中80%以上是印刷工业重要的基础物资,又是主要的各类包装材料,以及建材、化工、电子、能源、交通等工业部门和国防军工技术配套用的重要产品。

2、中国造纸业的布局国内造纸业的生产布局目前极为分散,有关部门已确定未来行业布局应为适应资源型布局,即逐步加快向纤维原料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转移。

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福建、江西、广西、广东等省区扩建和改造了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重点造纸企业;广东、广西利用蔗渣资源改造现有企业;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麦草资源丰富的地区,改造一批重点造纸企业,使它们上规模。

从总体布局看,东部地区产量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产量比重在上升。

3、现代造纸产业的行业特征现代造纸企业是用最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武装的、与环境协调的、具有先进的科学管理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

其共有的特点是:(1).规模经济效益显著。

制浆造纸产业属于单位产品收益率较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产业,一般只有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收益。

(2)高新技术武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现代制浆造纸是由化学、化工、林学、机械、材料、电子、企业管理、热工、环境、信息科学等十多个领域的技术组成的复杂系统。

(3)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

(4)资源和能源消费特点突出。

(5)污染物排放严重,同时关注与环境协调。

按照目前我国造纸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必须不断发展,赶上先进水平。

二、中国造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人均消费量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的纸和纸板产量与国民经济发展一样增长很快。

从2000年的2487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6500万吨,增长了2.61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3.44%。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产纸国,也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近十年来中国纸的消费总量,也以17.9%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纸消费国。

但人均消费量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目前中国人均纸张消费量约为41.8公斤/人·年,当然地区分布也不平衡,沿海几个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的消费量大约都在100公斤/人·年以上。

同时与世界平均水平为53.3公斤/人·年(2003年),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300.8公斤)的差距则更大。

2、平均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有造纸企业一万多家,其中90%以上是一万吨、甚至几千吨的小厂,这是中国“以草为主”原料政策的直接产物,也是造纸中国纸业污染环境难以治理的重要根源。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造纸企业和国家其他企业整体相比,企业规模明显偏小,营业收入不高。

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数据统计,1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113827.74亿元,平均收入为1138.28亿元。

中国造纸企业100强营业收入合计为1297.96亿元,平均收入为12.98亿元,中国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水平是造纸企业百强的87.7倍,而且造纸行业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百强。

可见中国纸业的集中度还相当低,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

3、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众所周知,纸业是中国工业污染的主要产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纸业存在的一系列结构问题造成的。

据2007年中国环境部门的数据:纸业的排水量为31.8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总排水量的18.4%;COD排放量152.6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9.8%。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造纸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总体来讲,我国造纸企业仍是国家的污染“大户”,治理环境污染依然任重道远。

4.中国纸业资金缺口巨大根据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长远规划,至2020年我国的纸和纸板生产总量将达到1亿吨,目前我国的纸产量为4950万吨,即在今后15年时间里要增加5100万吨生产能力,如果其中一半可以通过技改或扩建解决,新建和技改两项相加,投资总额达739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493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巨大的金额,如何筹资此巨额资金将是纸业今后如何发展的关键。

三、中国造纸业发展前景1、产业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木材是世界造纸的主要原料,占造纸用原料的93%以上。

纸业也是世界木材的最大用户,据统计造纸用材为世界工业用材的27%,每年消耗9~10亿立方米,需要砍伐几千万公顷林地。

许多年前,有人担心,纸业会成为破坏全球生态系统的罪魁。

但是多年来世界纸业的发展证明,它不但没有破坏生态,而且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

中国纸业应该把林业基地建设作为自己生存的重要条件,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

2、提高纸业的集中度、形成强势企业集团提高纸和纸板生产的集中度一直是世界发达国家纸业追求的目标,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企业重组、并购趋势更加频繁,形成了若干强势的纸业“航空母舰”,如世界最大的造纸企业--美国的国际造纸公司总产量1592.6万吨(2003年),总销售额达215,03亿美元;世界前50家最大的造纸公司则占全球纸和纸板产量的66.65%。

中国造纸业应该尽快整合资源,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3、技术路线向清洁生产、与环境协调的方向发展制浆造纸企业是一个强污染产业,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愈来愈高。

许多发达国家不但制订了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而且各个地方还有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给纸业界以巨大的社会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近二十多年来,纸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制浆技术方面,以少排放或不排放有毒的AOX(有机卤化物)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从源头上制止或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在造纸技术方面,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大型高速纸机的开创,大大降低了造纸用水量和污染物负荷。

与此同时,废水治理技术也已非常成熟。

因此可以说,现代纸业已摘掉了重污染产业的帽子。

虽然现今造纸企业可达到很低的排水量和很低的污染负荷,但是由于现代企业的规模很大,排出的污染物总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中国纸业应该进一步向无污染产业方向发展、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共生。

4、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国内金融市场发挥的能量越来越强大。

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市场外,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各种金融市场总量正逐步发展起来。

中国造纸企业应该优先充分利用高速成长的中国金融市场以实现多元化的融资。

对于国际资本的进入,一方面要加速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完善风险防范措施。

而事实也一再证明,谁领会到产业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做大做强,技术路线向清洁生产、与环境协调的方向发展同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这些闪光的“真理准则”,谁就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造纸公司美国国际纸业,从1898年成立伊始日产量只有150吨,到2007年国际纸业的利润高达11.7亿美元,无不体现着走循环经济方向,不断做大最强,注重技术和投融资渠道的畅通的特点。

而我国企业在拥有后发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等现实有利条件下,更应该加倍努力,顺潮流而动。

四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造纸行业的影响根据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造纸行业目前的状况和人均消费纸品量,长远来讲中国造纸行业景气仍能持续。

但鉴于以下因素,造纸行业景气在2009年将有所下降,预计增速从前三年平均的近13%下降至8%左右.造纸行业景气走低预计将持续两年。

1、全球经济下滑对造纸行业的影响主要分为二部分:一是对产品直接出口的影响。

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中国造纸业基本实现从进口替代向出口的转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出口萎缩较为明显,出口增幅下降。

二是作为包装物随产品出口的影响。

欧洲和美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两个地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23%水平。

从汇率上看,由于欧美经济逐步下滑,汇率相对于人民币逐级下跌,人民币的升值将逐渐减少外国对中国出口物品的需求。

这主要涉及各类包装纸,目前包装用纸在国内纸品需求中占比较高,2007年约占60%,其中出口占到相当比例,出口增速下降对包装纸行业影响较大。

2、国内经济放缓导致纸制品需求下降纸制品需求与GDP相关度较高,从近年情况看,国内纸制品需求增长基本与GDP增长同步。

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增速开始从高位回落,纸制品需求受此影响略有下调,未来随着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调和出口市场的萎缩,纸品消费需求增速也将进一步下降。

3、节能减排有效抑制造纸新增产能根据国家造纸行业发展政策,目前投资规模必须在30万吨,技改需要在10万吨以上,按照5000元/吨的平均投资,投资门槛在5亿以上,新建在15亿以上。

在国内信贷趋紧的大背景下,小规模纸厂产能扩张基本无法实现。

因此,产能的投放将集中在大型规模以上纸厂。

事实上,从目前了解的市场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大部分的产能投放基本在10-30万吨。

此外,在限定规模的同时,国家环保局也设定了造纸行业的环保指标,对于新建和现存项目的排污指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以上两大政策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抑制造纸新增产能。

但未来产业集中度将会继续提升。

鉴于以上三因素以及国内PPI指数的升高对企业的影响,预计未来行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压力,新增产能计划将更谨慎,审批也将更为严格,且产能将集中于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将趋于理性。

行业景气将有所下降。

相应的造纸机械需求总量也将有所减少,但对高产能、高规格、高效率的造纸机械产品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将逐渐提高。

五河南造纸机械行业的概况1行业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造纸工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带动下,河南省先后出现并发展壮大了很多造纸装备制造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数已达200余家。

这些企业已全部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基本实现了民营化。

河南的造纸装备企业主要分布在焦作、郑州、许昌、鹤壁、安阳等市。

据河南省轻工业行业协会、河南省统计局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省制浆造纸装备生产企业200家,产量完成约9万吨,销售收入约16.2亿元,利税约1.5亿元,其中利润约8600万元。

产量及产值分别占全国的约16%。

在河南省制浆造纸装备企业中,有10家企业为重点骨干企业,他们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企业领导综合素质较高,有较丰富的领导企业的经验;企业有较强的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主导产品比较先进;生产装备比较齐全,企业有好的信誉,有一定的规模,这些企业年销售额都在3000万元以上,且经济效益比较好。

沁阳市造纸装备产业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末,40多年来,沁阳市通过实施招商引资、名牌兴企、质量兴企、科技创新等战略措施,造纸装备产业迅猛发展,企业已达170余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