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因此,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终究 是利大于弊
政治:五四运动等一系 列政治运动蓬勃发展。 中国开始探索民主自强 之路。孙中山在西方政 治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三 民主义,共产党依靠马 克思主义找到了救国之 路。 经济:(最重要)从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殖民主义的“建设性主 义”为中国创建了物质 前提。
例证:甲午战争后,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 《马关条约》对中国 进行资本输出,在此 背景下中国最早的民 族企业家提出了“实 业救国”的口号,使 得中国近代工业得到 初步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时国力对比
中国 人口 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铁路(公里) 轮船航运(只) 4亿 1千多万 不到400 26 日本 4千万 37万 4031 680
机器纱厂(间) 煤产量(万吨) 财政收入
4 不到100万 8867万库平两
40 426.1 11376.9万日元(约7000 万库平两)
总结:落后就要挨打。随着历史的发展, 富足的资源以及羸弱的国力使得中国被侵 略是必然会发生。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资 本主义不对中华进行侵略,“闭关锁国” 政策导致中国完全失去了再次赶上西方列 强的可能,赶不上世界潮流的清朝终将灭 亡。“血与火的历史”固然残忍,但是正 是如此中国的封建体制才得以逐渐打破
弊: 1、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 地区进行了军事、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 民地和半殖民 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 投资场所。 2、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 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 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 的、不道德的罪行。
资本主义对华侵略 利大于弊
利: 总论:瓦解中国的封建 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 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 义经济体系,吸收了西 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 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 级、新型知识会形态:过去的中 国闭关自守,以至于 中西差距加大。而西 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一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觉 醒,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 思想文化:启蒙思想, 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马克思主义等思想传 入,为中国文化注入 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