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史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辩证思维是客观主义矛盾运动的反映,人不是简单的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通过时间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
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富有生命力。
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论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识史实践精神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所以,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
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
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
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先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阐述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然后,重点说明其产生的伟大变革作用,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本质和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广大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特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社会和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日趋成熟,其斗争需要有自己的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当成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马克思主义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自己的理论来源。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有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的开辟者是康德,经过了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思想”,成功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自己的科学条件。
19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发展出现了飞跃局面。
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等都纷纷出现并迅速得到发展。
特别是这是还出现了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这些使人们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加强了,使人们用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从研究对象上看,它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地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结束了古代把哲学看成是“知识总汇”和近代把哲学看成是“学科之学科”的局面。
古代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学问,古代的哲学家又是各门具体科学家,哲学和具体科学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很难确定和分清楚的。
到了近代,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又极力抬高哲学的地位,夸大哲学的作用,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高高在上并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学问。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把哲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就把哲学的研究对象同具体科学区别开来,使哲学成为独立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从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看,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之成为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
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虽然有朴素的结合,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国的阴阳五行说等,但是,其哲学观点是直观加猜测的,缺乏严密是科学论证,有些观点其实是一些诗意的比喻,没有科学性。
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哲学出现了一定的科学性,许多观点经过了严格的论证和科学证明,但是,近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则是分离的,这就使近代哲学从整体性看是有局限性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把唯物主义哲学贯彻到历史领域,实现了哲学在内容上的巨大变革。
首先认识论是其所处时代精神的精华,认识论研究需要紧密关注现当代科学发展的状况。
信息化影响日盛,人的认识界定的变迁,把人类认识简单化为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人类个体的认识活动应同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
公共视阂中的人类认识才是信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主题。
其次,认识论的研究要勇于突破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主客之分是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但主客的区分不等于主客的对立,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要更多关注客体的主动性和主体的客体化问题。
再次,应树立全球化的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世界历史视野。
自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以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更为迅速地将人们的认识问题融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为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强调信息化社会认知中的世界历史视野,为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有力的工具。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般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改造世界的目的较之以往更为迫切。
在当代社会中,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虚拟实践成为可能,这样认识实践的目的便能够在虚拟实践中得到呈现。
因此,认识的实践目的更为突出、更为迅捷。
从作用上看,它是行动的指南,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过去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方法上是落后和野蛮的,如破坏铁路、销毁机器等等,后来有了一些理论的指导也是各种各样的空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真正的科学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伟大发现之一,其产生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它的产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最完备、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它的产生和剩余价值理论一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的产生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论上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并推进了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
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
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
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我们只要坚持和按照马哲所固有的科学本性和逻辑来理解它,对待它,就能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真正地和充分地发挥它的巨大社会功能。
作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也是分社会主义的有武器,同时还是分析全球带有普遍、共性问题的思想武器。
可见,当今社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