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3-范德瓦尔斯结合、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2.3-范德瓦尔斯结合、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形成离子晶体
I 族的碱金属和 VII 族的卤族元素负电性 差别最大,它们之间形成最典型的离子晶体
随着元素之间负电性差别的减小,离子性结 合逐渐过渡到共价结合,从 I-Ⅶ 族的碱金属 卤化物到Ⅲ-Ⅴ族化合物,这种变化十分明显
从晶格结构来看, 碱金属卤化物具有 NaCl 或 CsCl 的典型离子晶格结构, 而Ⅲ-Ⅴ族化合物 具有类似于金刚石结构的闪锌矿结构;
同的,但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
在具有 Z 个价电子的原子中, 一个价电子受到带正电
的原子实的库仑吸引作用, 其它 (Z-1) 个价电子对
它的平均作用可以看作起着屏蔽原子实的作用
假使屏蔽作用是完全的, 价电子将只受到 +e 电荷的吸引力
实际上,由于许多价电子属于同一壳层,它们的 相互屏蔽只是部分的,因此,作用在价电子上的 有效电荷在 +e 和 +Ze 之间,随 Z 增大而加强
证明: (1) 一对正负离子的平均吸引势为 e2
R
平均排斥势为 2B
Rn
晶体的内能或总的互作用势能为
U
N
e2
R
2B
Rn
由平衡条件dU 0 得到 NhomakorabeadR R0
B
e2
2n
Rn1 0
带回到内能表达式有
U
(R0
)
Ne2
R0
1
1 n
考虑到 2ln 2 并采用国际单位制, 则可写成
U
(R0
)
2Ne2 ln 2
3. 化合物晶体的结合规律
不同元素的组合形成合金或化合物晶体
不同金属元素之间依靠金属性结合形成合金固溶体
由于金属性结合的特点,它们和一般化合物不同, 所 包含不同元素的比例不是严格限定的, 而可以有一 定的变化范围, 甚至可以按任意比例形成合金 这个特点对于合金在技术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周期表左端和右端的元素负电性有显著区别, 左端的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 右端的负电 性元素有较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 因此它们
u(r)
4
r
12
r
6
4 6 A 4 12 B
勒纳-琼斯(Lennard-Jones)势
可由气相数据得出
惰性气体晶体的结合能就是晶体内所有 原子对之间的勒纳-琼斯势之和。如果 晶体内含有 N 个原子,总的势能就是
U
1 2
N
4
A12
r
12
A6
r
6
,
½ 因子是因为相互作用能为两个原子共有;
离子
惰性气体原子是依靠_____________结合成晶体的。 范德瓦耳斯键
马德隆常数取决于__________ 。 晶体结构
原子的负电性描述不同原子__________的能力。 束缚电子
金属的基本特性, 如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大的 延展性、金属光泽, 都和金属的___________有关。
共有化电子
在电导率等物理性质上反映出了明显的各向异性、 垂直层面方向的电导率大约只有层面内的千分之一
石墨能与其它物质生成一系列化合物, 其结构上的 特点是, 这些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排列成平行于石墨 层面的单层, 按一定的次序插进石墨晶体的层与层 之间的空间, 因此称之为石墨插层化合物
已发现的石墨插层化合物很多,插入物包括碱金 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强酸。通常 插层对石墨层面内及垂直层面内的电导都有影响
同一周期里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从左到右应该不断增强
原子的电离能是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必需的能量 因此可以用来表征原子对价电子束缚的强弱
从左到右,电离能不断增大的趋势十分明显
另外一个可以用来度量原子束缚电子能 力的量是亲和能,即一个中性原子获得
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亲和能和电离能的差别只在于,亲和能联系着
周期表由上到下, 负电性逐渐减弱 周期表愈往下, 一个周期内负电性的差别也愈小
2. 元素晶体的结合规律
周期表左端 I 族的元素 Li、Na、K、Rb、Cs 具有最 低的负电性,它们的晶体是典型的金属
负电性较低的元素对电子束缚较弱,容易失去 电子,因此在形成晶体时便采取金属性结合
IV 族至 VI 族具有较强的负电性, 获得电子的能力 强,这种情况适于形成共价结合
共价结合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方向性和饱和性
8-N 定则是指 IV 族至 VII 族元素的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是 8-N
通常引入________来描写共价结合中离子性的成分。 电离度
例 带 ±e 电荷的两种离子相间排成一维晶格,
典型的结构是砷、锑、铋所形成的层状晶体;
磷和氮则首先形成共价结合的分子,再由范德 瓦耳斯作用结合为晶体
首先通过共价键结合成层状结构
每层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另一层中三个原子结合
层状结构再叠起来通过微弱的范德瓦耳斯作用 结合成三维晶体
VI 族原子根据 8-N 定则 只能形成两个共价键,因 此依靠共价键只能把原子 连接成为一个链结构
p12
r6
这时因相互作用与 p1 的平方有关, 随时间平均并不为零
这种力随距离增加下降很快,相互作用很弱
这种方式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可以写成
AB u(r) r6 r12
后一项是重叠排斥能, 取这种形式是因为它可以满意
地拟合关于惰性气体的实验数据。A、B 是经验参数,
都是正数。也可改写为
中性原子+(-e) → 负离子 而电离能则联系着
正离子+(-e) →中性原子
为了比较不同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或者 说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常常用负电性
Mulliken综合了电离能和亲和能而定义 负电性=0.18(电离能+亲和能),(单位:电子伏)
0.18 的选择只是为了使 Li 的负电性为 1
在一个周期内,从左到右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设 N 为元胞数, B / R0n 为排斥势, R0 为正负离子间最 短的平衡值。证明, 当 N 很大时有
(1) 结合能
U
(R)
2Ne2 ln 2
40 R0
1
1 n
(2) 当压缩晶格时, R0 R0 (1 ) 且δ<<1, 则需做功
1 C 2
2
其中 C 2(n 1)N ln 2 e2
40 R0
2
C d 2U dR2
R02
R0
2(n 1)N ln 2 e2
4 0 R0
这些元素的共价结合体现了前面所讲的 8-N 定则, 并且在它们的晶格结构上有明显的反映
Ⅳ族元素最典型的结构是金刚石结构,除了碳形成金 刚石,锗、硅晶体也具有金刚石结构,锡在 13℃ 以 下稳定的相也具有金刚石结构,称为灰锡。金刚石结 构直接反映了共价结合的特点
V族元素原子按 8-N 定则只能形成 3 个共价键。由 于完全依靠每一个原子和三个近邻相结合不可能形成 一个三维晶格结构,元素晶体的结合具有复杂的性质
对低维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层状材料正是一类典型的二维体系。石墨 是研究最多的层状材料之一
每层内部,原子排列成六 角蜂巢状,层与层之间按 ABAB…的顺序堆积
每层内部, 碳原子经 sp²杂 化而形成共价键, 离子之间 相互作用比较强(第四个 pz 电子之间也形成弱的共价 键); 层与层之间靠范德瓦 耳斯键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很弱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
与前面几种结合不同,范德瓦耳斯结合中 原子和分子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电子结构
产生于原来具有稳定电子结构的原 子或分子之间, 如具有满壳层结构 的惰性气体元素, 或价电子已用于
形成共价键的饱和分子
干冰
是一种瞬时的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
设想有两个惰性气体原子, 原子 1 和原子 2, 相距为 r
化合物晶体中, 负电性相差大的形成离子晶体, 相差 小的形成共价结合, 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合金固溶体
四种主要结合类型及相应晶体的物性
晶体类型
粒子类型
结合力形式
物理特性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正、负离子 原子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离子结合 共价结合 金属结合
熔点高、性脆 硬度大、绝缘、熔点高 硬度大、导电、熔点高
负电性最强的金刚石具有最强的共价键,它 是典型的绝缘体; 负电性最弱的铅是金属; 在中间的共价晶体硅、锗则是典型的半导体; 锡则在边缘上,13℃ 以下的灰锡具有金刚石 结构是半导体,在13℃ 以上为金属性的白锡
这些元素晶体表明,从强的负电性到弱的负 电性,结合由强的共价键逐渐减弱,以至于 转变为金属性结合,在电学性质上则表现为 由绝缘体经过半导体过渡到金属导体
虽然它们的电子云分布是球对称的, 但是在某 一个瞬间是有偶极矩(对时间的平均为零), 偶极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设原子 1 的瞬时偶极矩为 p1 , 在 r 处有电场正比于 p1/r³, 在这个电场作用下原子 2 将感应形成偶极矩 p2
p2
E
p1
r3
α是原子的极化率. 两个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为
p1 p2 r3
r 表示最近邻原子之间的间距;
A12,A6 与讨论离子结合时的 Madelung 常数相似, 是 只与晶体结构有关的晶格求和常数
与前面类似, 由势能函数可确定晶格常数、结合能、 体变模量。理论与实验之间符合的是比较好的
如果计入原子振动零点能的修正(对于质量较小的 原子是更加重要的), 可以使理论与实验符合的更好
碱金属卤化物是典型的离子晶体, 一般为绝 缘体, Ⅲ-Ⅴ族化合物则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周期表从上到下负电性减弱以及同一周期内负电 性差别减小的趋势也在化合物中有明显的反映
Ⅱ-Ⅵ族化合物 ZnS 是绝缘体, CdSe 是半导体, HgTe 是导电性较强的半导体。 Ⅲ-Ⅴ族化合物 从 AlP 到 InSb 半导体导电性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