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香料论文作业

天然香料论文作业

天然香料的历史简介、分类及其制作工艺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设 09-1班姓名:关帅学号:540902010109一、天然香料的简介:天然香料是指以动植物的芳香部位为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的原态香材,其形态大多保留了植物固有的一些外观特征,如香木块、香木片等;或者是利用物理方法(水蒸气蒸馏、浸提、压榨等)从天然原料中分离出来的芳香物质,其形态常为精油、浸膏、净油、香膏、酊剂等,如玫瑰油、茉莉浸膏、香荚兰酊、白兰香脂、吐鲁香树脂、水仙净油等。

自然界中现已发现的香料植物有3600余种,得到有效利用的约400余种。

植物的根、干、茎、枝、皮、叶、花、果实或树脂等皆可成香,例如,茉莉、熏衣草取自植物的花;豆蔻、小茴香、鸡舌香取自果实部;甘松、木香取自根部,檀香、降真香取自木材;龙脑、乳香取自树脂。

动物香料多为动物体内的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约有十几种,常用的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4种。

首先来看看天然香料的历史。

古代人类使用的都是天然香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发展合成香料。

玫瑰,茉莉, 晚香玉,香根和鸢尾。

等仍是目前流行的花香型天然植物香料,也是素心兰型和东方香型等各种日用香精的重要成分.天然动物香料品种较少,主要有麝香,龙涎香,海狸香和灵猫香等.一般分为浸膏,净油,精油,压榨油,单离香料,酊液和香树膏七类. 天然植物香料是由植物的花、叶、茎、根和果实,或者树木的叶、木质、树皮和树根中提取的易挥发芳香组分的混合物。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考虑到化学合成物质的安全性及环境问题,化学合成香料的用量逐渐减少,而天然香料的应用日益广泛。

天然香料以其绿色、安全、环保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钟爱世界天然香料产量正以每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

中国拥有丰富的植物性天然香料资源,有500余种芳香植物广泛分布于20个省市,但由于提取加工工艺落后,香料资源只有部分被开发利用,很多植物性天然香料只能做到初步提取,而且收率和纯度都较低;甚至有一些产品被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

这不仅导致中国市场植物性天然香料紧缺,而且严重浪费中国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瑞士、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对天然香料的应用研究很活跃,主要趋向于研究天然香料的功能性,如免疫性、神经系统的镇静性、抗癌性、抗老化性、抗炎性和抗菌性等。

目前,中国有关天然香料提取的研究很多。

二、天然香料的分类:动物性香料较珍贵的天然香料。

在调香中除起圆和谐调、增强香气等作用外,还有使香气持久的定香作用(见调香术)。

主要有 4种: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

通常以乙醇制成酊剂,并经存放令其圆熟后使用。

除龙涎香为抹香鲸肠胃内不消化食物产生的病态产物外,其他三者是从腺体分泌的引诱异性的分泌物。

动物性香料在未经稀释前,香气过于浓艳反而显得腥骚,稀释后即能发挥特有的赋香效果。

植物性香料大部分天然香料属植物性香料。

以芳香植物的花、果、叶、枝、皮、根或地下茎、种籽等含有精油的器官及树脂分泌物为原料,可制成各种不同的形态的香料产品。

在世界各地,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各种芳香植物的栽培和生长,如印度的檀香、保加利亚的玫瑰、中国的薄荷和八角茴香、斯里兰卡的肉桂以及法国的熏衣草等均著称于世。

虽然含有精油的植物很多,但常用的约200余种。

产量较大的有松节油、薄荷油、香茅油、柑橘油以及桉叶油等。

天然植物原料经采集、整理、筛选以及经适当处理,如短时间热水浸渍、干燥、粉碎,即可直接作赋香原料或作调味料使用,如玫瑰花干、八角、桂皮、月桂叶等。

但大多数都制成精油使用。

因此,精油是植物性香料的代表。

此外,还有浸膏、净油、香树脂、油树脂和酊剂等制品。

①精油:天然香料制品中最常用的形态。

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少数采用冷榨、冷磨方法。

呈透明澄清,无色至棕褐色,具有挥发性特征芳香的油状液体,因而又称挥发油。

具有易燃性和热敏性,一般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精油的比重小于水。

精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常为其主香成分。

由于精油中的萜烯化合物易氧化变质,将萜烯成分除去后称为除萜精油。

将精油中有效成分加以浓缩所得产品称为浓缩油,如二倍浓缩甜橙油等。

除萜精油水溶性较好,是配制水溶性香精的重要原料。

主要的精油有玫瑰油、香叶油、熏衣草油、檀香油、薄荷油等。

②浸膏:采用溶剂萃取法制取。

具有特征香气的粘稠膏状液体或半固体物,有时会有结晶析出。

浸膏所含成分常较精油更为完全,但含有相当数量的植物蜡和色素,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小,色深,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以此法制成净油或脱色的浸膏。

常用的有茉莉花、桂花等浸膏。

③净油:以纯净乙醇作溶剂,浸膏在低温下进行萃取后再经过冷冻除蜡制成的产品。

可直接用于配制各种高档香水。

常用的有晚香玉、茉莉等净油。

④香树脂:用乙醇为溶剂,萃取某种芳香植物器官的干燥物,包括由香膏、树胶、树脂等渗出物和动物的分泌物,从而获得的有香物质的浓缩物。

香树脂多半呈粘稠液体,有时呈半固体,如橡苔香树脂等。

⑤油树脂:用食用挥发性溶剂萃取辛香料,制成既含香、又有味的粘稠液体和半固体。

多数作食用香精,如生姜油树脂等。

⑥酊剂:用天然芳香物质作原料,以一定浓度纯净乙醇进行萃取,再将萃取液经适当回收溶剂制得的产品,如麝香酊、排草酊、枣子酊等。

提取方法为了使植物性原料符合加工要求,在加工前,要进行筛选分级、储存陈化、发酵生香、浸渍、干燥或粉碎等处理,称为前处理。

如鸢尾蒸馏前的陈化生香,玫瑰花的清水或盐水的浸渍等。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以下4种。

①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香气成分不因水蒸气加热而产生显著变化的原料。

此法实施简便,故应用较广。

利用精油的挥发性,虽其沸点大都在150~300℃,但通入水蒸气即可在低于 100℃时被蒸馏出。

在蒸馏前应先将原料适当干燥、粉碎,均匀装入带筛板的蒸锅中,从筛板下面通入水蒸气,上升的水蒸气均匀通过料层,精油通过水渗作用从植物组织中逸出,随水蒸气上升,经蒸馏锅上方导气的鹅颈管、冷凝管进入油水分离器,最后分离出精油。

②萃取法:对香气成分受热易变质的,或一部分香气成分溶解于水中,不适用水蒸气提取的原料,尤其是对某些鲜花原料,精油含量较低,只能采用低于水蒸气蒸馏法的温度进行提取的原料,宜采用萃取法。

最常用的是挥发性溶剂萃取法。

所用溶剂有石油醚、苯、二氯乙烷或混合溶剂等。

所制的浸膏在香气上与原香料植物的香气仍有差别,但尚能满足调香的要求。

如玫瑰、茉莉、白兰、紫罗兰、金合欢、黄水仙、香石竹金雀花等比较娇嫩的鲜花,都采用这种方法加工。

其过程是:将鲜花和溶剂放入静置或转动的萃取器中,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澄清过滤后用蒸馏法在较低温度下回收溶剂,最后脱净溶剂制成浸膏,或者再经乙醇萃取,脱除蜡类物质制成净油。

如一般挥发性溶剂的萃取温度对热敏性香成分有影响,则使用液化的丙烷、丁烷或二氧化碳作溶剂,在特殊的耐压设备中萃取。

用液化二氧化碳作溶剂时,还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在较低温度下无需加热除去溶剂,对食品香料的加工萃取极为适合,制品香气更加接近天然原料,且无溶剂残留。

但因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较高,工业上的应用尚不广泛。

③冷榨冷磨法:用于从柑橘类果实或果皮获得精油的方法。

经压榨刺磨可在室温下将油囊压裂或刺破,使精油流出。

从油囊释出的精油连同破碎的果皮组织、细胞碎屑以及细胞液喷淋水一起流出,再将油、水和渣屑分离、澄清,即得产品。

实施的方法有:手工压榨果皮,流出的精油借助海绵吸取进行回收;手工锉榨法,利用铜质的具有尖刺的锉榨器,手工进行锉榨使精油流入漏斗回收;机械压榨法,利用以锉榨法原理设计的各种锉榨或压榨机,如辊榨机、螺旋压榨机;机械磨削法,从整果的外面进行磨削取油。

④吸附法:最早应用的吸附法为冷吸附法。

将采摘下来仍有生命力的鲜花,如茉莉和晚香玉等花朵放在涂有精制油脂的花框上,然后将花框叠起置放在低温室中。

经过一段时间要更换花朵,多次更换后使油脂吸附鲜花的香成分达到饱和。

然后用乙醇进行萃取,制成的产品称为香脂净油。

此外,利用活性炭吸附的原理,将上述类型鲜花采摘后放入顶端置有活性炭床层的吸附室中,通入一定温度和流量的纯净空气,空气通过花层将鲜花释出的头香成分带入活性炭床层中被吸附。

经过一定时间后,将饱和的活性炭用溶剂脱附,制成精油。

近来开发了多种新的多孔聚合物吸附剂、吸附技术有进一步的发展,并发展了使用液化二氧化碳为脱附的溶剂,使精油质量和得率有显著的提高。

种植由于野生植物的采集很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采收的产量有限,出产也不稳定;而且,那些出产名贵香料(沉香、檀香、麝香)的动植物大都遭到了过渡的采伐猎取,时至今日均已成为濒危物种,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天然原料的生产都主要是依靠人工种植。

要保证人工种植香料品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要的是品种因素:同一种植物中常分为不同的亚种,各亚种的性状也常有较大的差异。

水土自然环境:植物生长区域的水分、温度、光照、土壤、空气以及周边的植物群落等自然因素,即“水土”、“风水”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植物的质量。

成熟周期:从培育到采摘之间的时间的长短是一个很重要因素。

对某些香料来说,其“孕育”时间越长,质量也越高,例如沉香,其“三年香”的价格差不多正是“一年香”的三倍。

熏衣草自种植后,约在第三年才是成熟期,出油质量最好,超出这个阶段后其质量也会下降。

栽培的方式:在这方面,栽培方法、栽培经验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工业污染的程度。

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以及空气污染等都会直接导致香料质量的降低。

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由于化学肥料甚至比天然肥料还贵,所以很少被使用,这反而使他们出产的香料品质更好。

采取的部位:植物的根、干、枝、叶、花、果实等不同的部位,芳香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如檀香,越靠近根部和树心的部分含油量越高。

采取的时机:同一棵植株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辰,不同的生长阶段采摘,其芳香成分也会不同。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仅影响香料的药力,甚至会改变香料的药性。

三、天然香料的制作工艺:原料选择凡具有异香的植物都可以提取芳香油。

中国出产的植物性芳香油的种类,据不完全统计达两百多种。

最主要的是八角油、丁香油、桂皮油、月桂油、香草油、柠檬油和黛衣草油等数十种。

提取方法从植物中提取香料,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压榨法、蒸馏法和浸取法三种。

(1)压榨法:压榨法为一般的制油法,即以强大压力压榨植物的皮或果实使油流出的方法。

如直接取生种实加以压榨(冷压法),所得香料质佳但少;如将种实加热(蒸或炒)后压榨(热压法),所得的油品质低而量多。

小规模制作以采用螺旋压榨机为宜。

该法适用于含油丰富的原料。

(2)蒸馏法:含于树皮、树干或茎叶的香料,和受热不变的花香,皆可用此法提取。

但水溶性香料则不宜采用此法。

提取时,首先开蒸汽加热管蒸汽,待蒸馏器内的水沸腾时再通开口管蒸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