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3.单元整体教学使课堂更高效
对于 教师而言, 单元 整体教学使课堂 变 得高 效, 学生形成 自
己的知识体系。一个一个模块化的教学内容, 可以让教师统筹全 局, 整 体把 握住单 元教学内容的重 点难 点, 制定 出合 理 有 效的教 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学方案。师生之间由此出发实现良性的互动, 高效学习, 把有效教学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小学高段的单元整体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明确, 教学方 使学生有先学一步 向更清晰。同时, 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的动力, 能切实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活动 更 充 用, 真 正做到 “ 以生为本 ” 。学生在这样 的教学模 式中, 分, 学习也更系统, 能够让他们形成必要的知识体系。单元整体教 学策略是 构建 高效语文课 堂的捷 径, 真正让 “ 不教学生学学生也 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共同 能学” 变成现实。对于它的研究和实践, 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的探讨 [J] .小学语文教学, 2009 (5) . [1] 李怀源.课文 · 语文 · 人文: 关于 “小学语文 单元整 体教学”
教材研究
新课程学习
NEW COURSES’STUDY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施培娟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摘 要“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从 “整体” 的角度关注单元内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 生成一个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在一 个单元整体目标的统摄下, 整合好单元内各个模块的价值功能, 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大于各部分教学模块效果的总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 形成统一的单元主题。 对于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 验教材以 “主题单元” 取代了原本零散的教材内容, 使这些零散的教材内容整合起来, 学策略进行探讨, 包括对于它的界定、 实施策略, 它应当做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回顾感知 关键词: 整体教学; 主题单元; 一、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教学现状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总是遵循 “一条线” 式的教学思路, 即每 每一课 个单元从第一篇开始按照顺序勤勤恳恳地教到最后一篇, 都认认真真地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做到了扎 实教学, 但是 对 学生来 说 就 是 循 环 往 复 地 学习一 篇 又 一 篇 的课 文, 而没有一个总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是可以学到知识, 但是这 些知识是零散的、 不成体系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也让语文课堂的 效率降低了许多。 的界定 二、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从 “整体” 的角度而言, 单元教 学应该关注单元内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 生成一个总的单元 整合好单元内各 整体教学目标。在一个单元整体目标的统摄下, 个模块的价值功能, 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大于各部分教学模块效 果的总和。有了整体的单元教学目标的思路, 再来关注 “语文” 一 “单元整体教学” 中, 单 词, 这时候就应该突出语文能力的建构。在 元内各个学习模块可以做层次的划分, 以培养学生依层次而提高 的能力, 如此则可以循序渐进, 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的实施策略 三、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1.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无论 是单 元的整 体教学目 标还 是单课的教学 目标 都 是为 了 2.整体感知文本
特别是到了 实现总的语文课程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高 年级— ——在小学 阶 段最 后 两年 的学习 更 要 关注 学生能 否 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三学段语文能力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课
《山中访友》 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在教学第一篇课文 程目标有清晰的认知, 充分考虑整个主题单元中听说读写的要求, 的时候可以抓住作者与山中的景物 “打招呼” 时展开的联想, 让学 在制定目标时要 “瞻前顾后” , 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 生 了解作者运 用拟人 和 比喻的 方法 把山中 的 景 物想 象 成 自 己的 的人物 来写 的写作 特色。 朋友 , 把 这些 “无 情” 的事物 当成 “有 情” 特点: 作者展开 丰富 的联 想和 想象, 运用 比喻、 拟 人等修 辞手法 , 本单元后 面三篇也是 采用 联想的 方法 来写 的。学生学 好了 第 一 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在设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篇 , 学 其他三篇 相对 来说就 比较 容易, 达到 “ 教一篇 带多 篇” 的教 我将单元整体目标设 时, 要充分考虑整个单元的主题目标。因此, 二是培养 学生 热爱 大 定 如下 : 一是正 确听 说读写 每课的生字 词; 如何 展 自 然的 美好情感; 三 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 如何进行观 察、 开 联想 和想 象以表 达自 己独特 的感 受; 四 是 品味优 美 的语言, 丰 富语言的积累。 有了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 我们就能对教学活动进行 合理的取舍与调控,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效果。 可以将相同的内容放到一起 在组织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 来教学, 整体推进单元教学过程, 以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4.整体回顾感知 学完一个单元后要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体回顾和交流, 也是对单元知识的一种查漏 它是对单元知识的一种巩固和加强, 例如, 第十一册的第一单元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的
引用本文格式:施培娟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5(1)
誗编辑
温雪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补缺。这种回顾交流可以通过语文园地的教学来实现。 例如 人教版第九 册第七单 元, 由 《圆明园 的毁灭》 《狼牙山 五 壮士》 《最 后一课》 《最后一分钟》 四篇 课文 组成的单元 主题是 “认 识中国近代史上那百年屈辱的历史, 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的演 史” 。本单元的园地中口语交际是关于 也是学生 爱国主 义 思 想 的一 种 讲, 这是对 单元 主题 的一种 升华, 培养过程。通过演讲的形式对这个单元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四、 小学高段单元教学实施整体教学后的效果 1.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后, 每课的教学设计严格围绕单元整体教
人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段导语, 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之前,教师可以利用这段导语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个单元的文本。 已经有了良好的自主阅 第三学段的学生通过前两个学段的学习, 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不带任何学习目的地通读整个单 元 的文本, 对本单 元主 题的内容有 一个整 体的 了解 , 弄 清楚 本单 元是通过哪些内容的介绍来丰富单元主题的。 例如, 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导语部分就让学生明确本单 《少年闰土》 是鲁迅 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 了解鲁迅。第一篇课文 的小说, 在课文后 面的 资料袋 中安排了 鲁迅的简 介, 学生读 完本 文后对鲁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三篇是从不同角度写鲁迅的 是对 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从亲人的角度对鲁迅做了介绍, 鲁 迅生平 的一 个补充 ; 《一 面》 是一个 青年 的工人 对鲁 迅的回忆 , 讲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 鲁迅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丰 满起来; 《有的人》 对鲁迅的一生做出了总结和评价。学生对整个 单 元进行通读后,对 鲁迅 这个人 物有 了初步的 整体的把 握 和了 就会多一分理性的思考。 解。在仔细研读本单元的文本时, 3.整体推进教学过程 学习读 每个单元的开篇课文往往是学生体悟单元主题内容, 应紧扣本单元的 写训练重点的关键一课。因此, 对于这一篇课文, 品 味语言, 学习本单 元 的 教学目标 抓住 重点语 段进行深入 研读, 借助语言知识, 训练学 重点内容。并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上出发, 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第一单元的重点是体
[J] [2] 曹永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东盟博览, 2011 (4) .
教学设计, 2009 (31) .
[J] [3] 徐光华.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与实施步骤 . 小学
誗编辑
温雪莲
41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施培娟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新课程学习·上旬 Xinkecheng Xuexi (jichujiaoyu) 2015(1)
在 此基础之 上,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 发, 教师依 据单 元 教学主 题 目标, 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有计划地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过程。这 随时作出调整, 适应学生 一过程中, 在整体目标不改变的前提下, 的学习。学生在这里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动者, 也是教学过程的 推动者, 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很多学生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40
新课程学习
NEW COURSES’STUDY
教材研究
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乔凤兰 (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第一中心校) 它的提出改变了过去的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 “ 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学习 方 传统 的教学 模式 , 取而 代 之的 则 是 式。 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落实新课改措施的具体体现。 那么, 我们如 何在新课改的形势下, 搞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呢? 一、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 可以贯穿在各科、 各类学习 义理解, 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 从自身生活和 生活中。从狭义解释,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 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在本文的学习中 “研究性学习” 主 要取的是最后一种含义, 并要在生活中实施。 二、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具有 开发 性 是 研 究性 学 我想 应该 是以下的几 种方面: 第 一, 具有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 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第二, 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 呈现的主要方式。 第三, 具有综合性。 习内容选择和组织适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 三、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创 新精神, 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是为了搞好学生和 学生、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激活 各 种 科学态度 和科学道德 , 发展 对社会的责 任心 和使 命感, 学习中的知识存储、 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 要搞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的一般要求, 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方式相 比,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 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 重在亲身参 小 与探素性实践活动, 获得感悟和体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组合作学习则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小组合作形式对于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 技能。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 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 能, 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研究 性学习应该 是信息时 代 中 占 主 导地 位 的学习方 式, 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非 常时期, 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 义, 我们 应在教 育教学实践 中不 断探索 和努 力, 以 此 来培养 学 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