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出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 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生物需要排除体内的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物随汗液排出4.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需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B.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C.在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时,用燃烧的蜡烛迅速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立即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D.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选取自身具备萌发能力的种子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装置如下图,该实验变量是空气5. 图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B.图乙中⑦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装片C.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D.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6. 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的生长过程示意图。
下列对此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2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3的流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C.4内的染色体需经过复制D.5为细胞的生长提供能量7. 下列关于体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由小变大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相同C.分裂后的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8. 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体和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的结构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植物体有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D.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9. 下列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生活在水中B.都是孢子植物C.都没有输导组织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10.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使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C.萨克斯的实验中,光照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11.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春联,其中的“六畜”指牛、羊、马、猪、狗、鸡。
下列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A.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B.体表被羽毛C.胎生哺乳D.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12. 18世纪,林奈把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
由此判断不属于蠕虫的是()A.涡虫B.蚯蚓C.蛔虫D.蜗牛13. 某同学假期回郊区的奶奶家,对农庄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B.③④的分类依据是身体是否分节C.⑤是胎生,⑥是卵生D.动物分类既要比较形态结构,也要比较生理功能14.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①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②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③蚯蚓走迷宫④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⑤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5. 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A.骨B.关节C.骨骼肌D.神经16.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选项细菌真菌A 结构特点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成形的细胞核B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都可进行孢子生殖C 营养方式绝大多数异养异养D 与人类关系可以做面包、酿醋等可以酿酒、生产抗生素等A.A B.B C.C D.D17. 右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1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B.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C.3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D.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18. 下列有关观察血液和血管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中判断2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 1>2>3 C.图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D.图二中①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病症病因A 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C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D 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A.A B.B C.C D.D20. 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B.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C.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应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止血D.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二、综合题2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用小麦种子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如果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则乙瓶和丁瓶内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
(2)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过程。
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______(填数字)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 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摘下叶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I的b处的现象是______,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在密闭温室种植小麦幼苗并绘制了图三、图四所示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
①图三表示温室一昼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
18~24时内,通过曲线可知光合速率______呼吸速率。
0~24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氧气浓度最低的时间分别是______时左右。
②图四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夜间温度下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表明,在同一时间范围内,______。
可见,增加小麦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2.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c代表呼吸过程,①~③代表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系统中,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___________,使小肠的①过程面积大大增加,可以达到200平方米以上。
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内最终消化成________________进入A系统。
(2)溺水是造成当今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溺水身亡主要是因为_________(图中字母表示)所示的呼吸环节发生障碍所致。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b和c两个过程,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___完成的。
(3)A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系统的动力器官是______,氧气运输的载体是___________。
(4)尿液的形成经过了[②]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3. 2019年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勇夺冠军,女排姑娘们的努力拼搏振奋人心。
小乐同学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了比赛。
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______(填数字)。
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______,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2)他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黑暗。
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与[_____]______变大有关。
(3)他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此传导的过程是______(填数字和箭头)。
(4)看到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4.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
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回答下列问题。
图1(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是由______构成。
根据其寄生的细胞,可推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是图中的______(填标号)。
(2)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进入人体内后______,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3)下列图①~⑤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填数字)(4)目前,我市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
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