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敷设安装一、一般要求光缆的敷设安装除应满足下述规定外,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D5121-2010《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的要求。
1、光缆布放端别及其识别方式新建光缆端别以乌鲁木齐方向为A端,其他方向为B端。
每盘光缆两端有端别识别标志;面向光缆看,在顺时针方向上松套管序号增大时为A端,反之为B端;A端标志为红色套管,B端标志为绿色套管。
2、光缆配盘1)按到货单盘光缆长度合理安排使用地段,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
2)光缆类型与使用地段应与设计相符。
管道光缆不足时可使用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加强型直埋光缆代用。
3)直埋段落的光缆接头盒应埋设在地质稳固、地形较平坦的位置,避免埋设在道路、河渠、水塘、沟坎等维护不便或易受到损伤的地方。
进行机械化耕作的农田地带,应将光缆接头盒设置在路边或防风林带内,以便于接头标石的设立。
3、光缆布放要求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曲率半径等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
4、光缆及光纤接续1)光缆的接续使用专用光缆接头盒,按照供货方提供的安装手册或说明书进行封装。
光缆接续前,应认真检查接头盒附件种类及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应有可靠的机械连接,电气绝缘良好。
直埋光缆两端的金属护套、金属加强芯应分别与监测装置的尾缆芯线连接。
监测装置中,监测接头盒进潮情况的两个监测电极应牢固地粘接在接头盒底部。
2)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线序对接,不得接错。
中继段内同一条光纤接头损耗的双向平均值应不大于0.04dB/个,单个接头损耗的双向平均值应不大于0.08dB/个。
在接头盒内,每侧光缆的余留光纤和余留带松套管光纤应各不小于0.8m。
余留光纤应有醒目的编号,应按顺序盘放在自下而上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
光纤接头应嵌入容纤盘上的槽内,并固定牢靠。
5、光缆预留1)直埋光缆在接头处每侧预留12m;2)局内每侧预留光缆10-15m。
3)架空过桥、过河预留宜在相邻两杆上,每边各预留5米;直埋过河时应在距河岸100米处设置“S”弯,作为锚固和预留的措施。
架空光缆每0.5公里预留1处5米。
4)管道光缆在接头处每侧预留12m。
管道光缆接头预留安装方式见下图:二、直埋光缆敷设直埋光缆的敷设采用机械挖沟及人工抬放方式施工。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稳定型冻土(年平均地温≤-1.0℃)南界在阿尔山-扎兰屯-嫩江-孙吴一线,该界以北地区基础埋深为1.5m,该界以南基础埋深为1.2m。
基础埋深为1.5m的直埋光缆的埋设深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基础埋深为1.5m直埋光缆埋深表(沟深)表注A:对于垫有砂土的石质沟,可将沟深视作光缆的埋深。
注B:坡坎埋深以垂直坡坎斜面的深度为准。
基础埋深为1.2m的直埋光缆的埋设深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基础埋深为1.2m直埋光缆埋深表(沟深)注A:对于垫有砂土的石质沟,可将沟深视作光缆的埋深。
注B:坡坎埋深以垂直坡坎斜面的深度为准。
1、开挖光缆沟要求1)光缆沟应平直,沟底平整无硬坎,无突出的尖石和砖块。
2)沟坎及转角处应将光缆沟操平和裁直,使之平缓过渡。
缆沟开挖方式见下图。
光缆与其他设施、树木、建筑物等最小距离要求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间最小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间最小间距表注: 1)直埋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为0.15m。
2)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大树指直径300mm及以上的树木。
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
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2、直埋光缆敷设(1)直埋敷设只有在路由沿公路时,才能采用机械布放。
机械布放采用卡车或卷放线平车作牵引。
先用起重机或升降叉车将光缆盘装入车上绕架,拆除光缆盘上的小割板或金属盘罩,指挥人员应检查准备工作确已就绪后,再开始布放。
机动车应缓慢前移,同时用人手将光缆从缆盘上拖出,轻轻放到沟边(条件允许,在不至造成光缆扭折的情况下,可直接放入沟中地滑轮上),不得由机动车将光缆抛出。
约每放20m后,再由人工放入沟中。
(2)人工布放、直线肩扛式,人员隔距小,由指挥人员统一行动;不得将光缆在地面拖拽。
(3)光缆布放后,应指定专人从末端朝前将光缆进行整理,防止光缆在沟中拱起和腾空,排除塌方,确保光缆平放在沟底。
3、回填土回填前必须对光缆进行检查,如外护套有损伤应立即修复。
先回填15cm的细沙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推入沟内,回填时应下沟踩缆,防止回填土将光缆拱起,第一层细土回填完后应人工踏实后再填,回土夯实后的光缆沟,在高等级路面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填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其它土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
4、线路标石的设置1)监测标石:每个直埋光缆接头处设置一个监测标石。
2)光缆拐弯处应设置拐弯标石。
3)排流线的起止点,光缆预留地点,与其他管线的交越点,光缆过河、过路、村庄及其他障碍物寻找光缆有困难的地点等设立标石。
4)基准直线段每80米设置一块标石。
村镇附近按50米间距设置。
5、标石埋设要求:1)标石可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普通标石有短标石(100cm×14cm×14cm)和长标石(150cm×14cm×14cm)两种,一般地区用短标石,土质松软及斜坡地区用长标石。
监测标石上方有金属可卸端帽,内有引接监测线、地线的接线板,用来检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性。
2)短标石埋深60cm,出土40cm;长标石埋深80cm,出土70cm;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使标石稳固不倾斜。
3)普通标石应埋设在光缆正上方。
接头处的监测标石应埋在光缆路由上,标石有字的一面朝光缆接头。
转弯处的标石应埋设在线路转弯的交点上,有字面朝向光缆弯角较小的一面。
光缆沿公路敷设间距不大于100m时,标石面朝公路。
4) 标石编号用涂料喷涂,为白底红字,标石顶为红色。
编号按现有顺序编号。
标石的面向:直线标石,标石标徽、标石的编号应面向前进方向;转角标石,标石的面向应向角深方向;接头标石的面向,标石的面向应面向接头;标石两侧,应喷写宣传标语,字体为黑体,颜色为红色。
标石编号格式如下图。
6、标石加工(1)监测标石加工图如下图所示:(2)普通标石加工图如下图所示:7、标志牌的设置村落、主要道口、挖砂取土地带、过河渡口等地应设置标志牌,并且要字迹清楚,并符合下列规定:标志牌规格(60cm×80cm×10cm),材质为水泥预制板(内配钢筋)边框宽为40mm,四边框为红色;立柱长120cm,红白相间(20cm一节,红白间隔)。
标志牌埋深60cm,出土120cm。
标志牌内容为:①下有光缆严禁动土②保护光缆人人有责③严禁在地下光缆两侧3米范围内挖沙、取土④标志牌还需加举报电话。
8、接头盒出线直埋敷设的光缆接头盒,所有光缆均从接头盒的同一端进出。
9、直埋接头盒的GPS坐标竣工图中,直埋光缆接头盒位置应标注GPS坐标。
10、直埋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测试要求与方法(1)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监测装置应由监测尾缆、绝缘密闭堵头和接头盒进水监测电极组成。
直埋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竣工验收和日常维护,应采用监测装置进行测试。
(2)对地绝缘电阻测试,应根据对地绝缘电阻范围,按仪表量程确定使用高阻计或兆欧表。
对地绝缘电阻值高于5MΩ时,应选用高阻计(500V·DC);对地绝缘电阻值低于5MΩ时,应选用兆欧表(500V·DC)。
(3)使用高阻计测试时,可在2分钟后读数;使用兆欧表测试时,应在仪表指针稳定后读数。
(4)对地绝缘电阻的测试,应避免在相对湿度大于80%的条件下进行。
(5)测试仪表引线不得采用纱包花线。
(6)直埋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监测装置缆线连接方法见下图。
三、架空光缆敷设安装1、一般要求架空光缆的架设采用人工抬放方式敷设。
敷设时要求从中间往两边放,中途需考虑分段倒“∞”字布放光缆。
光缆段长布放完毕,用OTDR测试检查,如无问题方可布放下一段光缆。
2、杆路建筑1)杆路路由应顺沿定型公路架设,顺路取直,便于维护,尽可能利于施工。
2)立杆位置选择在土质坚实、周围无坍塌(或雨水冲刷)及避免积水(或洪水期淹水)的地点, 不宜设置在建筑物的进出口处、公路路肩上或公路与排水沟之间及地势低洼、地形不稳定的位置。
立杆位置选择时应考虑到拉线的设置位置及维护抢修、施工作业的方便。
3)采用标准杆长8米木电杆,要求使用梢径不小于16cm防腐松(杉)木电杆。
架空光缆每200米挂一块光缆标志牌(注:内框:长:76mm 宽:48mm);光缆标识牌采用铝牌,应有工程名称、光缆芯数等内容。
4)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架设时,平行隔距应尽量满足倒杆距离。
5)受地形限制架空线路转角大于35°时,角杆做双顶头拉线、吊线做终结。
6)相反方向转角的角杆不得相邻,中间应有直线杆过度。
角杆设立时,根据角深的大小,将杆根向角内侧移动10-15厘米,并倾斜电杆,使杆稍仍在两侧线路的直线交点上。
7)架空光缆与其他建筑物的隔距要求A.架空光缆应与其他建筑物保持必要的净距,净距要求见下表。
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净距表B.架空光缆杆线与电力线交越最小净距见下表。
电力线交越最小净距表3、电杆(1)选用标准杆长8米,梢径不小于16cm防腐松(杉)木电杆。
接杆:本次工程基本杆高为8米,超过8米杆高按单接杆处理,超过12米杆高按品接杆处理,单接杆及品接杆接合长度均为1560mm,穿钉直径16mm,用Φ4.0铁线做箍线,单接杆箍线6道,品接杆箍线8道。
高于12米的品接杆应加双方拉线加固,并设置避雷线。
单接杆的下节杆梢径应不小于上节杆的根径,品接杆的下节杆梢径应不小于上节杆的根径的3/4。
每个螺栓每侧应使用两个螺母,且应采用防盗措施。
单接杆及品接杆的接合面应刷沥青保护。
(2)杆高配置原则:配杆高时尽量减小吊线的坡度变更,坡度变更为5%-10%时应加装仰、俯角辅助装置。
(3)新设电杆埋设回土必须分层(30cm)夯实,培土高出地面15-20cm,杂草、稀泥、冻结夹雪的土块、大石块不得填入洞内;杆洞回填土要求在当天完成;市区地段应回土夯实,恢复路面。
(4)杆根加固装置负荷较大的电杆或土质松软的地方、仰角大的地方采用杆根横木。
木杆的杆根横木,以Φ4.0钢线缠绕固定。
直线线路时应装在线路一侧,但相邻杆均设置杆根装置时,应交错装设。
杆档长度不等时,应装在长杆档侧。
角杆、终端杆单装置时,应装在拉线方向反侧,与拉线呈T形垂直,杆根装置装设位置误差应不大于±50mm。
①H杆加固a)木杆根部应加装垫木。
洞底必须填平夯实。
在石洞中,可不装设垫木,但洞底应用土填平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