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

【例1】 (2015·全国卷Ⅱ,4~5)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 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6
板块一
板块二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4.常见地区: 中 纬度地区。
14
板块一
板块二
【易错辨析3】 为什么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提示 原因是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大气运 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如下图,甲为低压槽,易出现锋面;乙为 高压脊,不会出现锋面。
15
板块一
板块二
考点一 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影响
高压等天气系 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 的影响;(2)以局部等压线图、天气预
统的特点
响。(综合思维)
报数据等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发
3.动手绘制锋面示意图和气旋、反气旋 展变化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示意图,探讨各种天气系统在不同时 2.考查方式: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段对天气影响的差异。(地理实践力) 综合性较强。近年来本讲考查频率高。
27
板块一
板块二
(2019·合肥一模)如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14时到20时,合肥(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反气旋(高压)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垂直气流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与天气
曲线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海的台风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11
板块一
板块二
【易错辨析2】 低气压中心一定会产生阴雨天气吗? 提示 不一定。当低压势力较弱,中心气流上升幅度较小时不易产生降水,或低压 存在的区域十分干燥,空气湿度低,水汽供应不充分,也不会产生降水。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48
板块一
板块二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图示比例尺可估测出甲地距西部的 低压中心约100千米左右,气压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至甲地约需半天时间(12小 时),选B选项。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四个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征及降水季节变化规 律。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3、4月份为春季少雨期;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2月份为冬季少雨期;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10、11月份为秋季少雨期;东南 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4、5月份为多雨期,可以出现图示气压形势。 答案 (1)B (2)D
38
板块一
板块二
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例2】 (高考全国卷)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 天120 km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
39
板块一
板பைடு நூலகம்二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低压槽
答案 (1)B (2)C
42
东南
板块一
板块二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 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43
板块一
板块二
2.用左右手定则判断
44
板块一
板块二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40
D.西南风
板块一
板块二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从文字材料中可获取“长江中下游”“每天120 km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等信息。
41
板块一
板块二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②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如下图所示:
8
板块一
板块二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基本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气压 高于 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B为 高压脊 。 (2)低气压:中心气压 低于 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为 低压槽 。
29
板块一
板块二
素养一 区域认知:锋面天气影响 1.(2018·江苏地理,7~8)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
图”。读图回答(1)~(2)题。
30
板块一
板块二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24
板块一
板块二
(3)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 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25
板块一
板块二
(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26
板块一
板块二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31
板块一
板块二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壳运动活跃,岩层比 较破碎,遇到强降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对;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对横断山区影响小,A错;甲处受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不易发生森林火 灾,B错;受北部、西部高原和山地的阻挡,寒潮对该地区影响小,C错。第(2)题,由 图可知,北京市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受来自西北方的冷空气的影响,未来两天北京将 经历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雨过天晴的天气变化,A、B错;降雨之后北京市可吸入颗 粒物也大大减少,C对;图示时刻北京市风向为偏南风,冷锋过境时风向为偏北风,D 错。 答案 (1)D (2)C
板块二
(2)暖锋(
)
上升 下降
6
连续性
板块一
板块二
【易错辨析1】 锋前、锋后是怎样确定的? 提示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以锋线 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
7
板块一
板块二
(3)准静止锋(
)
①冷暖气团 势力相当 ,使锋面来回摆动,常出现 阴雨连绵 的天气。
2
板块一
板块二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3
板块一
板块二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 云 、 大风 、 降水 等天气。
4
板块一
板块二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
升高 降低
5
板块一
12
板块一
板块二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13
板块一
板块二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 冷锋 , 乙处形成 暖锋 。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 上升 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 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 A 处, 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 D 处。
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28
板块一
板块二
解析 第(1)题,图示从1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南北等压线大小关系没有 变化,则风向变化较小。同时等压线变得更密集,则风力变大,故C正确。第(2)题, 图示20时合肥处于冷锋后,刚经过大风天气而空气质量好转,故C正确。图示14时宿 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则A错误;冷锋降水在锋后,则14时宿州降水比合 肥多,故B错误;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而受暖气团控制,则D错误。 答案 (1)C (2)C
(2019·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A.大风区
B.阴雨区
C.高温区
D.锋后区
45
板块一
板块二
解析 第(1)题,图中风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运动,为气旋;另外也可依据等压线数值判 断为气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显示右偏,说明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第(2)题,图中阴影部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充足;同时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知, 该处位于暖锋锋前位置,故可能为阴雨区。 答案 (1)A (2)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