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历史高考真题+解析卷:山东

2012年历史高考真题+解析卷:山东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 ,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表1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
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 .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 .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 .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 .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 .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 .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 .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1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主要活动
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8分)
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4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
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4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6分)
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

……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

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

(5分)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5分)
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10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