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立体构成
4、连续框架
连续线材构成相近,是由几种单元线构成的框架连接而成; 连接时应注意高低、左右、前后的关系变化;
作业与练习
题目:线形的立体构成
要求: 1、根据课上所讲内容,充分运用线的特性和 构成方法进行设计; 2、设计新颖,充分运用点的特点创作 3、材料不限 4、附以底座
面的元素
面的形态元素,在几何学中是线的移动的形态,也是由块体切割后而形成。 面的感觉虽薄,但它可以在平面的基础上形成半立体浮雕感的空间层次, 如果通过卷曲伸延,还可以成为空间的立体造型。
制作时应注意:
1)接触面不要过分倾斜,整体的重心不要超出 底部的支撑面; 2)要使空隙大小有韵律 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位进行 简单的防滑处理; 4)为了便于保存,可以使用黏合剂;
2、网架构造
是采用一定长度的线材以铰节结构将其组成三角形,并以此为单位体 组成构造体
制作时应注意:
1)要注意材料的粗度与长度 的对比,并且要考虑到断面的 性形状;
六、立体构成中形的语义 形的体量比例关系在视觉上能够产生意象和情绪的体验;每个形在特定的文 化背景中都具有特定含义;
七、立体构成中形的抽象提取 形的抽象的提取有利于对形体的概括能力、提炼能力、联想能力;
八、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结构 由于材料特性不同,其组合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和结构形式 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半立体构成
第一节 半立体构成的材料和技术
半立体构成又称二点五维构成,它是介于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是以 平面为根基再在上面进形立体化的表现。如:浮雕、壁挂等艺术品。它的特性在于平 面凹凸的层次感和不同变化的光影效果;
半立体构成的材料: 纸、塑胶板、泡沫板、木板、石膏、水泥、金属板、玻璃等。
线立体是以线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所产生的形体,它富有穿透性的深度感
线的立体构成
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 不同的线的组合也同样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同样的线的不同的组合方式也给人不同的感觉; 线可以形成形体骨架,成为结构体本身; 线可以成为形体的轮廓,从而将形体从外界分离开来; 线的构成一方面要注意结构,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空隙;
连续线材构成
连续线材是不间断的、任意的、自然的构成,它所表现的内容是动势和空 隙的韵律
单位线材构成
连接单位线材的结点称为“节点”;
节点的构造有3种: 滑节:可以在接触面上自由滑动或滚动 铰节:象铰链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但不能移动 刚节:完全固定死的
1、 垒积构造 只把材料重叠起来做成立体的构
造物
半立体构成的造型技巧: 剪切、折叠、嵌集、粘贴等。
第二节 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以纸材为例,切线活用: 将一个平面形态经过一定加工手段使其进行空间变动而成半立体。
方法: (1)不切多折(2)一切多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多切多折
第三节 半立体构成的具象表现
半立体构成的具象表现对象很多,如动物、人物、植物、在表现过程中要注意 对其进行艺术处理。
按照以上办法将正方形作各种切割、组合或单种反复切割,可以获得任意 形态; 在所有切断拼接处要注意拼接后的生动、巧妙
2) 带的构造 带状材料一经卷曲、翻转就可以形成连续曲面的立体;
创作时的注意事项: a、带子的连续流动不能中断,这里的中断是指死摺或形成表面之间的交叉; b、要把握运动的节奏; c、使个别部分相互接触或近乎接触,造成空间趣味性; d、在局部引进有限的交叉面,造成趣味中心;
3、可展开的多面体造型 按照形式可分为球体和柱体两大类; 柏拉图多面体主要有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20面体等5种; 阿基米德多面体主要有等边14面体(6个正方形、8个正三角形)、等 边14面体(6个正方形、8个正六边形)、等边28面体(8个正三角形、 18个正方形)等;
在基本形基础上再加工称为二次加工,可以从3个方面来处理; 表面处理:切孔、开窗、附加、凹入、凸出等 边缘处理:反折、平折 角的处理:剪角、内折
点材主要包括:小钢珠、豆粒、米粒、小石子、纽扣及瓶塞
点的主要特性:通过视线的引力而导致心理张力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两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 将会在两点间形成一段无形的线;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三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 将会在三点间形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无数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无数个点间形 成虚面;
二、曲面立体构成
曲面的立体构成包括:
连续曲面立体构成、
薄壳构成、
单位平面的曲体粘合;
1、连续曲面的立体构成 1)切割翻转 在一个正方体内进行基本切割的方法有8种代表形式: a、 从正方形一边向邻边做切割 b、从正方形一边向中心做切割 c、在正方形的中心位置切割,并只限于正方形内部 d、从正方形一边开始并转回原点的封闭形切割 e、以正方形中央为中心画一封闭形,并切割 f、在正方形中心部位交叉切割 g、从边向中心切割,在中心处连接切割成丁字形 h、只在正方形内部切割成丁字形
2、薄壳构造
利用面材的折叠或弯曲来加强材料强度的形态;
有球形壳体和筒形壳体两种
1) 球形壳体
制作时注意 a、边缘要收缩,只有边缘有规则的收缩了,边缘才能有规则的隆起 b、用弧线折叠 c、折线要舒展 d、单元组合
2)筒形壳体 筒形壳体与直面立体构成中的折板有直面和包含曲面的差别,但是更主 要的区别是筒形壳体能够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块的分割是研究被分割形体与整体造型之间的关系;
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分割的线形和分割量两方面;
1、等分割移位
1)等分组块的构成 由于整体和部分间存在着共同的比值,因此只要考虑空间分布效果,即 可获得较好的形态; 还可以在各个块体上涂以不同的颜色,并做相应的积聚;
2)按等分比例分割移位
从长方形棱柱上切割一个小棱柱,这个小棱柱与基本棱柱有比例关系,也 有正形与负形关系; 利用这些具有等比积量的形块,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组合体;
在造型学上两种不同概念的线同时存在,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直观的线: 明确的存在于造型形体表面处,是面与面的分界线,体与体的分割线;
非直观的线: 存在于两个面的交接处,立体形的转折处、两种色彩交接处等;
造型学上的线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意义;
积极的线是指独立存在的线; 消极的线是指存在于面的边缘和体的棱边的线;
4、插接面的构成 将面材裁出缝隙,然后相互插接,不是靠摩擦力来维持形态,主要是相 互钳制;
插接方式为: 几何形体的插接, 自由形体的插接;
自由形体的插接:
是用一个单位面形做自由的插接,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效果
几何形体的插接分为
断面形插接和表面形插接
断面形插接: 将几何体分割成若干断面,将这些断面通过相互插接构成几何体; 表面形插接: 全部多面体的基本形,皆可以换成插接面
三、立体构成中的形与形的协调统一 要想使一个形象或形体符号能在纷乱的形体中显现出来,或具有合理的形体 功能,就要求形与形的统一具有数理上的相似性,这样才能达到形体的协调;
四、立体构成中的有机形的创造 有机形的创造是极具个性的,个性化的形体日渐被人重视和接受;
五、立体构成中数理形的创造与应用 通过数理的合理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组合形是现代设计在形体中所追求的 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以简单达到丰富”,那么“丰富”就是同一形内所 含的组合发展关系;
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1.形态的本质分类 立体构成中,形态元素的研究很重要。形态不等于形状,它是指立体物的整个 外貌,由无数个角度、体面形成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如果对 自然界各种形态详加注意,从微观到宏观,还涉及到造型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形 态关系。形态的分类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方面 。
2.形态的空间意识 什么是形态的空间意识?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 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 就十分“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 “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中 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 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2)折板 一张纸,不做任何切割,主要依靠折叠;
3)剪裁折叠 将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做裁减,通过切割的方向、位置、大小、形 状的不同,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制作时注意: a、造型思路是:立、围、变 b、要创造支撑面,需要有两个以上的折叠方向; c、相邻平面要具有共同的模数; d、切缝与切缝要相互对应;
形态的构成元素
a. 点的元素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 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 成面,堆积成体。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 点含体。
立体构成中的点视觉效果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设计中注意事项: 1)基本面形应该简洁,便于加工,但组合后能具 有丰 富的变化; 2)面形的变化形式有重复、渐变、交替、近似等 3)层面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直线、曲线、分组、 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
2、连续直面的自由构成 1)切割折叠 在一张纸上做切割折叠,构成浮雕式立体群或单体造型; 折叠:造成峰谷的变化 切割:在峰谷上做切缝 折入折出:利用切缝做凹凸折叠
2)受力点一定要在材料的结 合部;
3)根据铰节的特点,要考虑 到节点的材料和形式的依据;
4)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仍 有倒塌的可能,应尽量把材料 组合成三角形;
3、框架构造 是独立线框的空间组合,分为独立线框和立体线框;组合办法有重复、
渐变、自由组合、连续框架
制作时应注意: 1)框架相互间应具有心理联系; 2)制作时先组合两个,固定后再调整; 3)浮在空中时可以另做辅助支架;
制作时注意: a、整体的完整性,不要局限于小面的创作上 b、线形的曲直变化、凹凸错落的层次
三、面形中的其他构成 1、贴面浅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