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拓展型课程课件共16页
二、课程理念
1、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 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兴趣与爱好、需要和追求 的差异,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2、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对学生的适 切性
3、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的能力,促进学习方 式的改善
(关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倡导学生 按兴趣选课与在教师指导下选课相结合的方式,促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选择,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意 识及能力。)
课程开发
㈠限定拓展课程开发 l、限定拓展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
家规定内容和要求,由学校自己开发的 课程。 2、专题教育课程由国家根据社会和时代发 展的需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的年龄、 生理及心理特点,组织有关专项教育专 家及一线教师共同开发课程。
(二)自主拓展课程开发
自主拓展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国家开发和 学校开发两类。
l、限定拓展课程:
●专题教育: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 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如消防安全教育、环境 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 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相关教 育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 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 班团队等活动。
田径、球类、武术、艺术体操、绘画、书法、乐器、舞蹈、形体训练、射击、长 拳、跆拳道、篮球、足球、排球、中国画、素描、水彩、电脑美术、民族器乐、 声乐、戏剧、插花艺术、摄影艺术……
民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
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团活动、班团活动以及参观、考 察、咨询……
●具有教广泛的兴趣,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 展和科技进步,有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结构
拓展型课程的结构由“学习领域”和“科目”组成。
1.学习领域 拓展型课程构建的学习领域:从小学1年级到高中
12年级由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构建的八个学习领域, 以及由八大学习领域延伸、综合或拓宽而成的其他部 分组成。 2.科目 包括涉及八大学习领域的学科课程、并由八大学习 领域延伸、综合或拓宽而形成的学科课程,以及兴趣 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各类专题教育等。
一、课程定位
拓展型课程是为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 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 特长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满足现代 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体现不同基础要求 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型课程是上 海中小学生必须修习并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宽与延伸, 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 的知识与能力、经验与方法以及良好的个性品 质,并与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 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初中阶段(六至九年级)拓展七年 八年 九年 级级级级
初 各 学科类 学 活动类
170- 170- 136- 170136 136 102 136
习 专题教育 34-68 34-68 34-68 34-68 领 班团队活动
中 域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
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 部分组成。
4、注重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开发和 建设课程的能力 。
三、课程目标
6~9年级阶段目标
通过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
●初步学会自主选择和学习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具 有个体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初步形成健康的个体特 长和良好的个性特长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
●初步掌握各自感兴趣的学习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基 本技能.初步形成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具有 与他人交流的积极态度和基本能力.初步能根据自 身的个性特长,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基本条件分析
●分析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状况
●分析影响学校开发课程的因素
②制订开发计划
在研究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校办学理念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资 源和教育环境状况,制订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计划:包括确定学 校课程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学习评价及课 程管理等,并拟订《学校开发拓展型课程指南》。
五、课程内容
科目
内容举例
各学习 科学类
领域涉
及的科 目
社会类
综合类
技能类 体艺类 专题教育 实践活动
数学发展、应用数学、趣味数学、数学文化与数学史、生活中的物理 现象、实用化学、无线电测向、太阳能利用、电子技术、天文学、医 学发展、创造思维与方法、现代科学基础……
阅读与欣赏、名著导读、古诗文赏析、英语会话、实用英语、英语听力、青年心 理、影视辅导、国防知识、职业指导、市场经济基础、应用文写作、古今礼仪、 社会结构组织变迁、法律常识、经济学初步、社会心理学基础、旅游地理、历史 人物与事件、美术作品欣赏……
2.自主拓展课程:
●为满足学生向文科、理科或体艺、技术领域 等方向发展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有关教学内 容与教学要求等由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 并有单独的拓展型课程教材提供。
●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 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 要,以学校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 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环境保护、人口教育、社会分工、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新闻采编、科学进步与 科学方法、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现代传媒与信息技术、化学中的数 学思维、学习习惯与方法、科普写作、探索性实验、影视评论、理化生自主实 验……
航模、船模、车模、标本制作、纸品制作、医护常识、小家电维修、花卉栽培、 简单机械装配与维修、工艺制作、电脑技术与应用、养殖、编织、摄录像技术、 设计、手工艺、业余电台、天气预测与分析……
1.国家开发
2.学校开发
学校主要依据国家课程计划、各学科课 程标准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实施基础 型课程的前提下,根据本校学生的不同 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组 织本校教师并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发适 用于本校学生特点的拓展型课程。
3、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和要求。 学校开发拓展型课程包括基本条件分析、制订课程开发规划、组 织实施和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