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财政政策浅析发表时间:2013-06-13T16:32:21.327Z 来源:《学术月刊》2013年5月供稿作者:刘琳琳田治威[导读] 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
刘琳琳田治威(刘琳琳: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100083;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市海淀区 100085 )(田治威: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100083)[摘要]财政政策是政府用以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的宏观经济条件下,科学合理的运用好财政政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结合相关经济理论以及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现实背景下,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现行财政政策在实际运行中有待改进的方面。
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政策优化[作者简介] 刘琳琳(1981-),女,山东人,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博士在读,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田治威(1958-),山西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教授,研究方向:林业财政政策与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5-0049-02一、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现状(一)近年来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财政政策取向是与对应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必然以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保证社会就业率不受较大冲击。
下表1显示了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情况。
资料来源:各年度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自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历年财政政策毫无例外全部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而这也充分显示了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补充推动作用。
(二)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指向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
本部分中,我们以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以财政投资的形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两年来新增投资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为1.26万亿元。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具体指向需以那些私人资本所无力或不愿进入的领域为主,从而起到补充社会投资失灵的作用。
其中,居民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事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是财政政策通常指向的具体领域。
(三)近年来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最近几年来政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经济形式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从效果上说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
具体来看,金融危机后五年来我国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使得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建设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在“三农”工作领域,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共支出4.47万亿元,建立健全了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国民教育领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达到7.79万亿元,全面实现了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自主创新领域,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达8729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8%;在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完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各项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至今已达到7.9亿人,等等。
从这些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在当前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我们知道,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往往不会只采取财政政策一种手段,而是通常要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一起实施。
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必须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方面。
下表2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各年度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表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两个年度政府货币政策以适度宽松为主,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
而自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通胀压力较大,因此货币政策转而以稳健为主,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
事实上,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配合上的变化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势,是对经济基本面的应对性反应。
二、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它毕竟不能取代私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财政政策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加以使用,它不能也不应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逐年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也有增加趋势。
从不利的方面考虑,财政政策实施过速容易造成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反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此外,在具体实施方面,我国财政政策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从而限制了政策效果的有效发挥。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冲突在实施中,中央政府出台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来具体落实。
但是我们知道,自从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都面临不小的财政压力,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后果是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多方获取财力才能维持正常的事务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下拨的专门款项往往难以全部被用来投入相应领域。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央财政专款在地方被转做他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福利建设资金被用来发展城市经营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最终效果。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发展自身经济往往也会出台一些地方性的财政规划,而这些财政规划有时也会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发生冲突。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尚存不足无论宏观经济环境处于何种状态,单靠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有效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然,从政策实践中看,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从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程序看,其政策制定的具体部门是不一致的,这就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
其次,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看,两者对于不同经济形势的刺激作用并不是对等的。
比如在经济存在通胀风险的时期货币政策可能比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而在另一些条件下财政政策则又优于货币政策。
因此这就要求实践中两种政策之间必须视情况灵活配合,才能起到良好调控效果。
但是,当前的政策实践在这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是政府用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它与货币政策一起构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进一步维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保证社会充分就业的基本目标,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科学正确的。
当然,目前在财政政策实施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政策实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健全财政政策体系。
注重协调好不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科学合理的分析过度财政支出所带来的财政赤字、挤出效应等负面影响。
应切实把财政政策作为补充社会投资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对社会消费和支出的替代。
二是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政策实施中的关系。
应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保证地方政府在贯彻财政政策时不变形不走样,切实把科学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
为取得更好的宏观管理效果,实践中切实做好不同政策手段之间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仍不十分明朗,内外部经济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起到一方面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预防价格通胀的效果。
此外,财政政策与其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宏观管理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1.陈醒,于田.2013年:稳中求进,“进”更多一点[J].国际融资.2013(01):27-29.2.白贵,李婷.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评析[J].经济论坛,2012(03):126-130.3.余斌.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重点[J].经济界,2012(4):7-10.4.姜伟.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的财政政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137-139.5.付琳.对我国现阶段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考和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2(6):49-50,63.6.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2):3-33.(责任编辑:王胜强)The Fiscal Policy in the Environment of Current Macro-economyLiu Linlin, Tian ZhiweiAbstract: Fiscal polic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gulate the operation of social economy. Currently, under the macro-economy condition of financial crisis, a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fiscal policy is of great help to impetus a better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combines economic theories with the current macro-economy situation, elaborat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ese fiscal policy, and focuses on the aspects need reforming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current fiscal policy. The paper furthermore puts forward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 macro-economy; fiscal policy;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