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 2019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 50 分钟,满分 75 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不可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塑料、玻璃钢属于合成材料B、用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可放心食用C、研制新材料、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污染D、化肥硝酸铵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增大肥效3、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
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C、镉是金属元素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2.下列离子能在p H=1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NO3-、Na+、OH-B、CO32-、K+、Cl-、Ca2+C、H+、Ba2+、Cl-、SO42-D、K+、OH-、SO42-、Cu2+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 溶液、CaCl2溶液的是()A、KCl 溶液B、K 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6、在反应 3CO+Fe2O3Error!2Fe+3CO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变为0 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变为+4 价。
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2H2+O2Error!2H2OB、Fe+CuSO4 = FeSO4+CuC、2H2O2Error!2H2O+O2↑D、Fe2O3+3H2SO4=Fe2(SO4)3+3H2O7、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 NaOH 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8、某不纯的铁5.6g 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 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A、ZnB、CuC、MgD、A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1 分)二、填空题(本题 7 个小题,共 27 分)9、(4 分)从 C、H、N、Cl、Fe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符号按要求填空。
⑴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2个氮气分子②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⑵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②含氯元素的氮肥10、(4 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二氧化硫(SO2)空气质量级别春884044Ⅱ季夏673336Ⅱ季秋904654Ⅱ季冬986960Ⅱ季⑴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⑵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⑶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⑷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11、(3 分)下列是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①千锤万凿出深山,②烈火焚烧若等闲,③粉身碎骨浑不怕,④要留清白在人间。
⑴诗中隐含物理变化的诗句是。
(填序号)⑵请写出诗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2、(2 分)2.3g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2.7g 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符号),其质量比为。
13、(3 分)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t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⑵若 B 中含有少量 A,应用法提纯 B;⑶若将 A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14、(5 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Ba(OH)2、KNO3、FeCl 3、Na 2CO 3、Na 2SO 4 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成分,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⑴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
⑵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
15、(6 分)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发生装置应选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⑵用 F 装置而不用 E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⑶若用 G 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进入(填 a 或 b )。
⑷若要用 C 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C 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
⑸D 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16 分) 16、(8 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 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B、D 产生明显现象,C 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气体生成(填化学式)。
B 装置的作用是;D 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17.(8 分)同学们在学习 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 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溶液呈中性。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
②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 NaOH;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Na2CO3;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猜想正确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少量的稀盐酸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四、计算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8 分)18、(8 分)现有含 HCl 和 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⑴当加入 NaOH 溶液质量为 ag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⑵求混合溶液中 CuCl2的质量分数。
⑶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 溶液的总质量。
达州市 2019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说明:1、考生答案中所书写的化学式有错误者不给分;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未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或状态符号而其余正确者,给方程式一半的分。
2、考生作出其他合理答案,参照本评分意见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题号12345678答案D C B A B D B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1 分)二、填空题(本题7 个小题,共 27 分)除特殊说明的,每空 1 分。
9、⑴①2N2②Fe2+⑵①CH4②NH4Cl10、⑴可吸入颗粒物或TSP ⑵冬季⑶冬季天气较冷,取暖所用煤的量增大/ ……⑷作用清洁燃烧 / 大量植树造林/ ……11、⑴①⑵CaCO3Error!CaO+CO2↑CaO+H2O=Ca(OH)2 Ca(OH)2+CO2 = CaCO3↓+H2O 此空,只要写对其中的两个都算2 分。
12、C、H、O 12:3:813、⑴S:(100+S) ⑵蒸发结晶⑶B14、⑴Ba(OH)2、Na2CO3KNO3FeCl3、Na2SO4⑵BaCO3+2HCl =BaCl2+H2O+CO2↑(2分)15、⑴B⑵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⑶a⑷浓硫酸⑸NaHCO3+HCl=NaCl+H2O+CO2↑(2分)三、实验探究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16 分)16、【实验探究】: HCl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 = CaCO3↓+H2O(2 分)【实验结论】:①【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②不能如果将B、C 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 C 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 C 装置中带出来的。
17.【分析讨论】:丙 Ca(OH)2 与 Na 2CO 3 不能共存。
可能与碳酸钠反应,也就不可能产生气泡。
【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
四、计算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8 分) 18、⑴NaCl、NaOH⑵设 CuCl 2 的质量为 X ,消耗NaOH 溶液的质量为 Y 。
CuCl 2+2NaOH = Cu(OH)2↓+2NaCl 135 80 98 X Y·10% 9.8g135 X 98 = 9.8g 135 Y ·10% 98= 9.8g13.5gX=13.5g Y=80g 混合溶液中 CuCl 2 的质量分数= 50g ×100%=27% ⑶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总质量=40g+80g =120g 。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