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2022年成资工业园将建成千亿产业基地2.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3. 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5年内收入将达650亿4. 四川雅安工业园区5. 绵阳市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四川实施1525工程争进千亿工业园区俱乐部2009-07-07 来源: 四川在线(成都)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邹万明)7月7日,四川省召开实施“1525”工程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包括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50个全省培育成长性特色产业园区名单。
据了解,我省实施“1525”工程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建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产业园区1个,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
在去年12月下旬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奇葆强调,要找准产业定位,围绕“7+3”产业建成一批以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的重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合作园区建设,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园区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焦伟侠说,省经委在今年全省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安排上,已对“1525”工程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了重点倾斜,其项目补助资金占比达到80%以上。
去年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提出,今后我省将着力做优做强产业园区,推动全省工农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要求省上集中资源,重点扶持一批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其尽快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规模。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后在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的安排上,将进一步整合放大,重点支持“1525”工程园区加快建设发展和形成更大经济规模、更高发展档次。
据了解,四川省“1525”工程共确定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50个,其中1000亿元产业园区2个,500亿元产业园区7个,超100亿元产业园区41个。
据悉,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2个1000亿元产业园区。
一、2022年成资工业园将建成千亿产业基地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15年 - 成资工业园区将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扶持培育一批销售上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现代工业新城雏形;2022年 - 开发建设60平方公里,形成百亿企业集群,建成千亿产业基地,成为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008年4月8日,成都、资阳两地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正式在简阳市养马镇等乡镇建设成资工业园区,成为四川首例地级市以上跨区域合作的工业园区。
目前园区共入驻了52个工业项目,有10个项目已经投产。
依托成都的强大带动力,成资工业园区去年已实现产值7370万元,今年的产值将达到4亿元,到2022年,该园区将建成千亿产业基地,成为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截至去年12月,在成资工业园区入驻的47个项目中,其中有5个项目是成都帮助招商引进的,总投资超过7亿元,均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完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12亿元。
成都与资阳共建对成资工业园区的带动还体现在与成都的资源共享上,如道路等基础设施,还有融资平台等等。
交通方便与否决定着工业园区的招商吸引力和发展前景,而成都为了给予该工业园区发展最大程度的基础设施支持,在修建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时,决定让其穿越工业园区而过,长达12公里。
去年,该园区已建成主次干道10.8公里、在建7.3公里,并同步推进完成地下雨污水管网15公里、给水及小三线管网埋设1.2公里、交安设施建设9.9公里、路灯安装6.7公里。
在企业融资方面,该园区采取“内引外联”等方式,有效破解了融资瓶颈。
去年,该园区全面加强银企合作,与农行经开区支行、农发行龙泉支行、龙泉信用联社(成都农商银行)、简阳信用联社等4家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共14.73亿元。
园区还主动帮助企业协调金融机构,为入园企业融资6000万元。
成资工业园还是成都产业转移的受益者。
市经信委工业园区处副处长朱健介绍,截至去年12月,成都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项目达28个,投资25.7亿元。
去年,园区在起步区基础上还启动了发展区二期30平方公里产业发展及功能性配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围绕“两个高端”和新兴产业发展,启动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实现产业发展“一主四优”(汽车和工程机械配套的制造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电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新调整和科学定位。
根据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成资工业园区将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扶持培育一批销售上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现代工业新城雏形;到2022年,开发建设60平方公里,形成百亿企业集群,建成千亿产业基地,成为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除产业外,该园区对区域经济其他方面的带动也显现出来。
王宾说,园区一开始运行,专设的劳动局就着手开办职业培训班,为农民提供就业,同时也满足了龙泉驿、简阳两地产业发展所需劳动力配套要求。
同时,园区还着手探索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办法,通过股份制形式入股参与标准厂房、商业街、养殖基地等建设,既增加农民收入,又统筹协调地方经济发展。
附:市安监局到成资工业园区了解协调指导安全生产工作2010-06-12 来源:龙泉驿区安监局2010年6月12日,市安监局领导率相关科室负责人与龙泉驿区安监局、简阳市安监局一起共同了解协调指导成资工业园区内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查看标准板房、观看相关宣传贴图了解了成资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情况和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同时向成资工业园区相关部门、企业传达了有关工业园区安全管理文件精神,要求企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
最后,王仕彬副区长提出以下四点要求:一是成资工业区安全生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简阳市安监局负责监督、管理、检查,龙泉驿区安监局负责指导协调。
二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部门、成都现代工投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生产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三是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雨季期间,深基坑、塔吊作业等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要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发现的隐患要落实专人、明确整治时限、及时整改。
四是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挂图,悬挂警示标语标牌。
二、四川新津工业园区新津工业园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境内,全区总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
园区已集中工业企业216户,先后引进了投资27亿元的天威硅业,投资26亿元的中蓝晨光,投资超百亿、销售超百亿的中国化工集团“双超百亿”西部基地等一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前身是1993设立的省级希望城开发区,2002年经批准设立“川浙合作工业园区”,2006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定名为“四川新津工业园区”;2007年深化园区体制改革,授予县级经济管理权限;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08年被列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由A区和化工园区(包括岷江东岸和岷江西岸)两部份组成,总体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
其中A区规划面积7.83平方公里,化工园区规划面积13.67平方公里(岷江西岸5.67平方公里,岷江东岸8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服务成都经济圈的一般性制造业、加工业基地。
A区主要发展以路桥构件为主的机械产业、以肉制品加工和方便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化工区主要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业。
园区区位优势明显,有成昆铁路、成雅(成乐)高速公路、大件公路、川藏公路和成乐高速轻轨列车通道五条快速通道与成都连接。
2008年,园区完成GDP2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8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 46.7亿元,完成入库税金3.53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65%,实现了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完成了全县90%的工业投资和50%的工商税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7%,吸纳了全县36%的劳动力,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增长极”。
目前,园区已集中工业企业216户,先后引进了投资27亿元的天威硅业,投资26亿元的中蓝晨光,投资超百亿、销售超百亿的中国化工集团“双超百亿”西部基地等一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拥有开利空调和法国液化空气等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化工、希望等国内500强企业9家,新筑路桥、建中香料等全国行业排名第一企业8家,以及琪乐塑业、恒力磁材等西部行业排名第一企业7家;拥有中国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四川名牌11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A区位于新津县城北,距成都市区28公里。
主要发展以路桥构件为主的机械产业、以肉制品加工和方便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
园区配套环境优越,道路“四纵四横”及水、电、气、光纤、通讯、排污等“九通一平”配套完善。
拥有工业企业181户,其中规模企业43户,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全国最大的日化洗涤企业—纳爱斯集团,西部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希望食品公司,西部最大的路桥机械生产企业—新筑路桥公司,西部最大的软磁生产企业—恒力磁材公司。
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是成都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化工园区之一,位于新津县城东南,紧邻成雅(成乐)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岷江主河道,按照成都市“一区一主业”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业。
园区坚持集约化用地,集群化发展,专业化配置,清洁环保节能型生产的发展思路,发展势头迅猛。
自2004年规划建设以来,已正式签约落户工业企业35户,其中规模企业21户。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五横四纵”道路主骨架已形成,水、电、气、通讯、光纤、排污等已配套,已建成1万吨/日的工业污水处理厂、8000平方米的特勤消防站,6万吨/日的工业供水厂和50000平方米的倒班房已开工建设。
2009年,四川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进入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名单。
三、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5年内收入将达650亿2011-03-02 来源:成都商报截至去年12月,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引进19个项目,总投资54.6亿元截至去年12月,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引进19个项目,总投资54.6亿元。
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常盛昨日对记者表示,该工业集中区短短3年时间已取得飞速发展,按照相关规划,5年内,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销售收入可达650亿元。
成都给力帮助招商引进项目7个2009年9月,成都川西化工物资公司与成眉工业区管委会正式签约,拟投资6000万元在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新建年产3万吨芳烃精制、粘合剂生产线项目。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 1.5亿元以上,税收400万元以上。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生产厂房、办公大楼、厂区道路、设备安装等工作,进入生产设备调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