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
1.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确实是货币.
2.信用货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3.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4.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货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要紧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
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5.马克思的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6.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
信用工具等构成的。
是指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7.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 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
8.狭义货币量通常是指货币层次中的现金量与银行活期存款量。
9.广义货币量是指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量。
第二章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治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2.主币确实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差不多通货。
3.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同意。
4.自由铸造,即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属货币;
公民也有权把铸币熔化,还原为金属。
5.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
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本位币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的实际价值相等,银币能够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能够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能够自由输出和输入。
6.格雷欣法则:指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7.布雷顿森林体系要紧内容是: (1) 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要紧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2) 实行固定汇率制。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卑视性的货币措施。
8.牙买加体系要紧内容:(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2)汇率安排多样化;(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包括①运用国内经济政策。
②汇率政策。
③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
④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⑤通过外汇储
备的增减来调节。
第三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讲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3.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4.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
5.基准汇率:选定一种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外币作为差不多外币,制定出它与本币之间的汇率,那个汇率确实是基准汇率。
6.套算汇率:依照本国基准汇率与国际金融市场上要紧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的本币与其他非差不多货币之间的汇率,被称为套算汇率。
7.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差不多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8.浮动汇率则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9.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同。
⑴金币本位制下,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变化也阻碍汇率水平,但波动的幅度受到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市场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出入点之间上下波动。
⑵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货币汇率由两种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价决定,汇率波动
幅度不再受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各国政府运用外汇平准基金稳定汇率。
⑶信用货币制度下,按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两国纸币之间的汇率由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决定。
西方其他经济学家分不从购买力平价、心理因素以及利率平价等多种角度来讲明汇率的决定。
10.铸币平价: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
11.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中央银行的治理与调控。
---------------------------------------------------------------------------------------------------------------------------------
第四章信用的演进
1.高利贷的特点是利率极高且不稳定.
2.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与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3.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4.直接融资优点:第一,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率。
第二,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缺点:第一,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第二,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淌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
第三,对资金供给者来讲,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的风险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5.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第一,灵活便利。
第二,安全性高。
第三,
规模经济。
局限性:第一,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第二,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服务中猎取收益,从而增加了筹资者的成本,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6.现代信用的作用: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增加社会产出;制造和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增长刺激生产扩大和产出增加,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假如对信用利用不当,则会导致信用风险的积存、爆发,经济泡沫的生成,给经济和社会进展带来负面阻碍。
7.泡沫经济: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的偏离期差不多价值。
要紧表现为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在通过一段时刻的上涨后大幅度的下跌,先暴涨然后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回归到差不多价值。
8.信用机构类型:信用中介机构、服务机构、治理机构。
9.社会征信系统:信用档案系统、调查系统、评估系统、查询系统、失信公示系统。
第五章企业信用
1.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是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信用规模受商品买卖数量的限制。
其次是商业信用方向受到限制,商业信用通常是由卖方向买方提供,而不能逆向进行。
再次是商业信用的期限限制,信用期限受企业生产周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