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_说课稿学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_说课稿学习资料

《压力的作用效果》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生产生活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着重学习固体的压强。

《压强》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中阶段四个要求理解的公式之一。

它既是已学过的密度、质量、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又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所学习的压力,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根据以上原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知道压力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二、说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本节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

2、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探究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不但要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使教学声图并茂,
实验器材的准备:海棉、橡皮泥、气球、肥皂、砖两块、削好的铅笔、自制的压力小桌、钩码一盒、水杯、针、图钉、水、细线、细沙等。

(二)情景导入
用这两个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讲授新课:
1、压力
用手指去按圆珠笔尖的那头,你会有什么感觉?(生:疼)
手指感觉痛说明了什么?(生:有力)像这个力我们把它叫做?(生:
压力)
观察课件上的情景,这些物体对面都有压力,作出压力示意图并观察,通过你的观察,你是否能对压力给出个定义呢?(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给出压力的定义: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下面我们再作出它们的重力,比较并观察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得出结论:当物体自由地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F=G
观察课件上的图片,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压强
重新体验用食指和大拇指轻压着圆珠笔两头,那我们来猜想下这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有关呢?(生: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
让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猜想:
在实验探究中,如何控制变量?
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

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进行试验,试验后汇报:研究与什么因素的关系?怎么控制变量?现象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
中引入压强的概念,物理学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物理学上用p 来表示压强,用F 来表示压力,用S 来表示受力面积。

S
F p =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有力和面积单位复合而来是N/m 2,该单位读作“牛每平方米”,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介绍帕斯卡的简历及小幽默故事。

Pa 这个单位有多大呢?举例加深理解:
(1)一粒西瓜籽对桌面的压强为20Pa ;
(2)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0Pa 。

课本例题:一辆质量为50t 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 2。

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 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 ,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28222214110505.0,20,5.1,100.5m mm S N F m S kg m -⨯====⨯=, 求:21,p p 解:Pa m N S F p Pa m
N S F p m m S S N
kg N kg g m G F 82822525112
21541110410520)2(1063.13109.435.122109.4/8.9100.5)1(⨯=⨯==⨯=⨯===⨯==⨯=⨯⨯===, 答:坦克对地面压强为1.63⨯105Pa ,图钉尖对墙面压强为4⨯108Pa 。

(四)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

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五)达标练习
板书设计
一、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公式:S
F p 单位:N/m 2 、Pa (帕)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沪科版教科书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曲阜市尼山中学陈海龙
2012年3月10日
《大数据思维与决策》读后感
——徐乾程学号652120100004 21世纪将是大数据的时代。

与《大数据预测》不同,《大数据思维与决策》并没有太多理论内容的介绍,作者主要通过大量例子说明近20年来大数据对传统行业、传统思维的冲击,从医学到教育领域到金融行业再到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

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回归方程预测。

从前人们的决策几乎全靠人为经验判断,作者在这个问题里举了“寻找棒球队员”的例子,传统的方式是经理人通过观看无数场球赛,观察球员的每一个细致动作,经理人根据经验判断该球员是否有潜力成为球星。

该方式代价非常大且人为主观因素会影响决策正确率。

大数据思维则是分析球员历史训练及比赛的记录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回
归方法分析数据,从而预测有潜力值球员。

相对传统方式,大数据方法成本大大降低,且准确率更高。

正如书中所说,数据比人客观,且现在大规模数据的获取更加容易,成本较低。

二、随机试验。

作者提到的第二个很有用的方法是随机试验。

基本思想是:随机抽取样本,控制单一变量,进行试验,分析试验数据检验哪个方式更加具有价值。

这里采用的例子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某一个网站利用随机随机试验方法为网站开发者提供工具检测怎样的界面用户更加喜欢。

文中列举“医生洗手对手术患者死亡影响”、“某一政策是否正确”等例子说明大数据下随机试验的利用。

但是,正如《大数据预测》里介绍的一样,大数据作为一种工具,必然存在两面性。

大数据决策为我们提供很多快捷、准确的预测。

但是,过分依赖数据则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

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人为的经验还是不可或缺的,权值的设定,参数的调整,初值的设定等这些都是经验得来的,但是即使是这些经验,也不能太过依赖,因为数据在变化,世界在变化,以前正确的下一秒随时错误。

总的来说,数据与人为经验相结合,互为促进。

此外,随着科技发展,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信息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在。

谷歌等都倡议数据共享,建立人人都可以利用的数据库。

对于数据开发者、数据决策者而言的确是十分有利的。

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机票预测是客户购买实惠机票很好的工具,这种情况客户也是乐意见到的。

然而,一些恶意黑客当然也会因此入侵,获取用户数据,对人们生活带来很多干扰甚至是安全隐患。

所以说,大数据下仍然很多问题,不过利益在驱动,还是会继续发展。

大数据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我们只有顺应这种潮流,在思想上和技能上做好准备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对于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思维和观念,尽早适应这种潮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