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常言道:“幼儿的智慧集中在手指上。

”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往往是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的。

因此,在幼儿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做事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一、在趣味游戏中形成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是枯燥的,将枯燥的知识技能巧妙地融合在游戏中,最能培养其动手能力。

游戏的内容要丰富有趣,吸引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

例如,堆积木。

堆积木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幼儿玩起来毫不厌烦。

因为这些玩具有着无穷的组合和变化,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

又如,搓、捏橡皮泥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

橡皮泥在他们的小手摆弄下,可以变成千姿百态的小人和小动物。

这些室内游戏活动,让幼儿手脑并用,动手操作能力自然提高很快。

室外活动时,可开展玩沙游戏,幼儿可以在沙里盖房子,设计公园、大楼,挖隧道开火车等。

在游戏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在操作环境中锻炼动手能力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

当各式各样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幼儿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会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有所收获。

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个别幼儿的才能。

比如,在活
动课上,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根据幼儿们的兴趣需要提供了一些
材料,如:黄泥、毛线、高粱秆、种子、锯末、果壳、编织用的玉米皮辫子……能力强的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编织成楼房、小鸟;能力稍弱的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废布条、玉米皮编织成五颜六色的小辫子。

有的还尝试着用这些材料粘贴出了有立体感的大树、小兔拔萝卜等画面。

可见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动手能力
一项调查材料显示,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不善于
提出问题,盲目崇拜权威。

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孩子在家要什么给什么,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生活缺乏自理能力。

幼儿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扫地、洗手帕等生活小事也让家长包揽。

这种做法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立意识。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给他们创造条件,应满足孩子的动手动脑的需要,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手、爱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这需要教师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动手技能,如抓、握、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脱和整理衣服、梳头、洗脸、洗手帕等;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扫地、擦桌子、切水果、分碗筷、收拾玩具、拔草、浇花等,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竞赛性的活动,能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起
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例如,平时,我们有意组织进行穿衣比赛,结果
有的孩子扣扣子张冠李戴,有的孩子根本就不会穿,急得直哭鼻子。

通过这项比赛,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练习自己穿衣服了。

每天午休后,我们都要求幼儿比赛叠被子,尽管有的幼儿叠得不怎么美观,待幼儿离开后教师需再重新整理,但为了培养孩子的
动手能力,教师还是要求幼儿天天这样做,并已初见成效。

有的幼儿回家后也坚持自己叠被子。

比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动手能力增强了,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在美术课中提高动手能力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

据了解,有2/3的幼儿进入幼儿园较早,从托班就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接受撕、贴、折、涂等训练,延续至中班,幼儿动手的习惯逐渐形成。

可见,幼儿美术课对有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幼儿美术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绘画、泥塑、剪纸、折纸,也有手编、布工等,无一不是在手的操作下完成的。

美术课的技法要求也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进行创作
的基础。

如:蜡笔画的点、线、面等;泥塑课的揉、搓、粘等;手工课的折、剪、贴……技法训练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天性爱玩,教师让幼儿在玩中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画熊猫》一课,让学生先用学过的撕纸拼贴做做玩玩,再画下来。

《下雪了》一课可选择一个下雪天,让学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寓教于乐。

在游戏之余,学生有了切身体验,画起来也便
得心应手,描绘的事物也就各具情态。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一些简单的剪剪、画画、贴贴等美术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总之,培养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应该贯穿在其人生的整个过程中, 幼儿阶段的培养尤其重要,这需要广大教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努力,并保持一致,只有这样坚持下去,幼儿才会心灵手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