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珠三角港口物流规划

关于珠三角港口物流规划

关于珠三角港口物流规划1绪论1.1“珠三角”港口物流的概况拓展“珠三角”港口功能,优化“珠三角”港口结构,整合“珠三角”港口资源,对于“珠三角”港口而言就是在新一轮发展期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是目前“珠三角”港口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

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对“珠三角”港口的功能进行新的认识和思考。

“珠三角”港口应从提升服务价值入手,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更快发展。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港口竞争转向服务核心型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随着港口经济的强势崛起,这些年来人们对“珠三角”港口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珠三角”港口的竞争已经从成本差异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进而转向服务竞争。

而在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中,物流服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在港口物流服务中,实际上涉及到港口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港口不仅仅是传统的装卸存放概念。

如何在存放中增加增值服务,通过增值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其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我国加入WTO后,沿海港口的发展从门户港到枢纽港,融入世界经济,优势不可小觑。

在这个过程中,“珠三角”港口的功能正在逐步提升。

正是因为有了“珠三角”港口物流的理念,“珠三角”港口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港口物流是口岸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珠三角”港口物流发展趋势“珠三角”港口物流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内容。

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

现代服务业趋势是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

当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与别国的产品质量差异缩小时,服务能否保持一定的竞争水平现在看还需要努力。

因为在将来的竞争中,服务业将扮演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港口提高物流服务意识,应该从增值服务、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智能化服务、网络化服务等理念入手,转变服务方式,提升竞争力。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物流产业链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中,服务是一个核心。

“珠三角”港口如何强调服务,“珠三角”港口从重传统功能转向重服务,并应围绕服务,利用现有资源,把物流的产业链发展起来,这将是对现代物流业的贡献。

1天津港、徐州港等也围绕主业开拓了配煤等类似的服务,为港口物流服务拓展专业化服务找到了延伸点。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改善服务环境是港口新时期的任务之一。

在提升服务价值方面,上海港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天津港保税物流园等,在区港快速流动、港区流动一体化和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创新的措施,为改善口岸环境,提升服务价值做了有益的探索。

货盘、路运、集装箱、空运今年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年,新的海洋经济正在崛起,区域港口之间也正在从竞争走向合作。

港口企业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服务,是“珠三角”港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回答这个课题需要更多的人多层面谋划和研究。

随着对外贸易的往来频繁,“珠三角”港口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催生了“珠三角”港口物流业。

中国拥有1.8万km海岸线,11万km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 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460多个商港。

珠三角港口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物流涉及到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

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公铁水联运的货运中心,是交通运输的枢纽。

可以说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要求。

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同比增长13.5%(按现价计算),增速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 18.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09年,运输费用为21018亿元,同比增长12.8%,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7%。

比去年下降 0.3%。

2009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5%。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为5960000亿元,同比增长24%(按现价计算),增幅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的港口生产延续了近几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200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021万吨,同比增长21,。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59859万吨,同比增长18.4,;内河港口完成20181万吨,同比增长29.3,。

2009年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37911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8522万吨,内河港[1]口完成9389万吨。

2“珠三角”港口物流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方面还处于传统物流状态,无论是在物流意识上还是在物流硬件设施上,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珠三角”港口含金量不高,在对地区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上,与发达国家港口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港口物流发展的滞后,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所以中国的港口物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中国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珠三角”港口特别是大型枢纽港对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促进带动作用越来越重要。

所以港口物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成为国企、外企和民企争夺的对象。

《2008-2011年中国港口物流产业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共220页,61个图表,是目前中国港口物流领域研究最全最详细的研究报告。

是投资中国港口物流行业、了解[2]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载体。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物流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时期的港口物流呈现出大物流、一体化、虚拟链的特点,这些新特点对传统的港口物流运转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代港口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因此,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珠三角”港口物流的功能与地位2.1珠三角港口物流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地位现代港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功能为依托,建立强大的现代物流系统,进而发展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等产业,带动整个临港产业带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1.1港口以复合优势实现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国际货运正由孤立从业者的零打碎敲向现代物流系统加速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因此,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传统的港口活动仅为中转与产品分配功能。

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港口功能也正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

港口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作用的体现。

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具有以下优势:1、现代港口是综合物流供应链的龙头。

现代港口不但负责储存、分拣、理货、分放等职能,还负责整个供应链的情报工作。

2、现代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

凭借港口的运输优势,世界许多最重要的港口都有“前港口,后工厂”的布局设置,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选择港口城市作为发展之地,世界重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3、现代港口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心。

对国际贸易来说,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中的技术节点是船舶、航海、内陆运输、通讯、经济、技术汇集点。

现代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节点,将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汇集中心。

2.1.2港口的多重身份在国际物流中具有战略地位按照现代物流的观点,港口在现代生产、贸易和运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因为:1、港口既是水陆运输的枢纽,又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

无论是集装箱货还是散装货,远洋运输总是承担着其中最大的运量,因而港口在整个运[3]输链上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

42、港口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

要把两个国家之间有着巨大禀赋差异的生产要素以最有利的方式结合,港口往往是最合乎逻辑的选址。

世界主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3、在国际贸易中,港口一直是不同运输方式汇集的最大、最重要的节点。

在港口地区落户的有货主、货运代理行、船东、船舶代理行、商品批发部、零售商、包装公司及其他各种有关机构。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必须与上述单位的计算机系统联网,将有关信息及时汇集到港口和物流中心。

因此,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战略地位。

4、现代港口是综合物流供应链中最大货物的集结点。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

综合物流不仅在海上形成了枢纽港的分离,而且在陆上形成以港口端点,以内陆的物流中心为集散点,以不同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4]为运输通道的内陆网络体系,因此,港口也是最大货物的集结点。

2.2港口通过物流系统提供增值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的内容来看,港口具有十分突出的区位优势。

在现代物流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港口不但可提供货物中转、装卸和仓储等现代物流服务,还可利用其信息、通讯以及EDI网络,为用户提供所需市场与决策信息。

同时,港口也是一个服务中心,可以提供贸易谈判条件、人才供应和海员服务等,并提供舒适的生活娱乐空间。

现代港口通过其自身区位优势和由此衍生出来的诸多功能,可简化贸易和物流过程,使港口在现代物流节点上提供最少间断的服务和最大的增值。

53 “珠三角”港口物流的发展环境分析现代物流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中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

新经济背景提供了物流发展的广阔空间:跨国集团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物流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使得交易成本最小化;网络经济发展刺激现代物流的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新的经济背景下,港口物流需要不断完善其传统功能,但就目前我国港口物流的运营状况看,在服务理念、技术操作、战略设想等方面与现实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现代物流需要港口物流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我国港口物流业大多还处于利润理念阶段,服务意识淡薄。

一般而言,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的转变过程。

成本理念追求的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的是获取最大利润。

而物流服务理念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减少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本位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

2、现代港口物流需要以高新技术作为其产业运营的支撑现代港口业发展过程中普遍运用高新技术,体现在运营管理、装卸工艺等诸多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