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台盖梁施工方案

桥台盖梁施工方案

桥台盖梁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桥台盖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桥为跨伊东渠桥梁,跨径为30m,桥梁全长36m;上部结构采用预制预应力砼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基接盖梁,基础采用桩基础。

本桥桥台盖梁有4片,0号、1号桥台各2个,桩基直径1.5米共计16根,桩长33m;预制箱梁高度1.6m,中梁上部顶宽2.4m,边梁上部顶宽2.85m,共计14片。

盖梁宽1.7m,高1.5m。

二、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中原大道建设工程三标段施工图;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三、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桩头清理→底模垫层混凝土→无破损检测→测量放样→绑扎桥台盖梁、耳背墙等钢筋→监理验收→安装桥台盖梁、耳背墙模板→预埋钢筋、预埋件→监理验收→浇注混凝土→覆盖洒水养生。

2、施工部署:桥台盖梁施工拟派两个作业组,一个作业组负责加工安装钢筋,另一个负责修整及拼装模板及浇注混凝土及和浇注后的养护工作。

3、桩头清理将桩头混凝土凿除到设计桩顶,桩顶混凝土顶面应密实不松散,用钢丝刷将预留钢筋上杂质清理干净,约请指定的检测部门对桩基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进行下部工序施工。

4、底模垫层混凝土浇筑垫层砼为C15,厚度10cm,混凝土要预留对拉杆的孔洞。

振捣棒振实,表面抹子找平压光。

5、测量放线及复核由测量人员准确放出桥台盖梁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提前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检验合格后,做出标记,注意保护。

6、钢筋加工及绑扎6.1钢筋进场后检查出厂合格证、外观质量,并取样做钢筋性能试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和焊接作业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进行。

6.2钢筋连接为机械连接,钢筋的机械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

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Ⅰ级或Ⅱ级,接头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2的规定。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材料、制作、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受力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小于25mm。

4、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应符合焊接接头的规定。

5、连接套筒、锁母、丝头在运输和储运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淋、沾污和损伤。

对于套筒,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1.1-1.15倍,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有效螺纹外露,对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套筒每端不宜有一扣以上的完整螺纹外露。

6.4钢筋下料7、模板工程7.1为确保桥台盖梁长侧面混凝土的平整度和光洁度,采用18mm全新竹胶板整体拼装,接缝处用双面泡沫胶布拼接使其合缝。

桥台盖梁模板前后用φ16对拉螺栓进行固定,间距为50cm防止炸模,对拉螺栓固定于通长横向钢管上,钢管与模板间竖向用80mm的方木每25cm设一道,以保证顺直度和整体稳定。

拼装模板时用水平仪严格控制桥台盖梁高程,使之符合设计高程,平面位置由全站仪控制。

测量监控自始至终一直到混凝土浇注完毕。

桥台盖梁模板四周用木方及大头楔固定,拼装后的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抵抗混凝土自身的侧压力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压力,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时不变形或移位。

模板在每次脱模后,马上铲除残剩于模板上的混凝土,并立即涂上脱模剂。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尺寸是否准确,接缝是否严密,脱模剂涂刷是否均匀,模板内是否清洁,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及时填写模板预检记录。

支模后及浇注前用苫布覆盖,以免刮进脏物。

7.2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锚栓、预埋钢筋等固定绑扎工作,严格按设计位置施工,做到精确、不遗漏。

8、浇筑混凝土盖梁、耳背墙、防震挡块混凝土均为C40,支座垫石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用混凝土灌车运至现场。

混凝土到场后用泵车或吊车吊斗入模。

浇筑混凝土前,首先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坍落度控制在120~140。

浇注时按全断面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注,以不超过30cm厚为宜,并控制混凝土入模速度,尽量减轻冲击力。

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注,避免形成薄弱断面,保持结构的整体性。

浇筑时从两端向中间对称推进,混凝土的落差保证小于0.3m,严禁超振或漏振。

混凝土的振捣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操作,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器要垂直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深度为50~100mm,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

振捣器移动间距小于工作半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

振捣棒应快插慢拔,以免产生空洞,掌握振捣时间,直到振捣密实为止,并防止漏振、过振。

振捣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的牢固性。

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振捣时间为15~30秒。

施工现场按有关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并用于检查混凝土各个时期的强度。

同时制作同条件试块,做为拆除模板的依据。

混凝土浇捣完毕成活后,先用塑料布全包裹至混凝土凝固,再换用无纺布整体覆盖好,洒水养生。

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后,继续用洒水养生7天。

四、分项工程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设计分项工程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的合格等级。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低于90分。

资料全面、及时、真实、准确。

2、自检方法和手段钢筋成品检验按照检测标准、频率采用钢尺、盒尺对间距进行检验,混凝土强度用制作混凝土试块作为评定依据。

3、质量标准盖梁检查项目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质量通病1.1钢筋安装完成后影响支模,或支模后无法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2预埋钢筋及预埋件偏位、遗漏、数量不符、尺寸不够。

1.3钢筋骨架表面凹陷,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均匀。

1.4拆模后混凝土边角漏浆。

2、预防处理措施2.1钢筋加工前必须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放样。

绑扎机械连接和焊接过程中,根据定位尺寸校正竖向结构的纵向钢筋,确保根部到位,调整好垂直度偏位的骨架,检查复核后方可绑扎箍筋和水平钢筋。

骨架绑扎中应于顶部用铁丝拉紧找正,并挂垂线控制。

2.2施工、技术、质量、测量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层层把关复核,对数据进行演算比对,做好技术交底。

施工时,双面挂线保证预埋钢筋、预埋件位置的准确。

施工时经常检查钢筋偏位,浇注混凝土时,振捣工严禁踩在钢筋上,避免钢筋移位。

2.3正确使用、布置架立筋和垫块。

2.4正确使用海绵胶条以及边角位置的模板验收工作。

六、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1、环境保护措施1.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严禁随意抛撒。

1.2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利用现况施工便道,局部导行地段采用砂砾石进行处理,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1.3车辆不带水、带泥出现场。

车辆行驶不猛拐,不急刹车,施工现场及施工便道安排人清扫经常洒水,基本上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1.4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等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的物质。

1.5混凝土罐车中剩余的少量混凝土让司机在指定地点卸倒,并有专人定时清除。

1.6施工现场已开挖沟槽、土堆用绿网覆盖。

2、施工安全措施2.1建全安全保证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职安全监督员。

2.2专职安全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纠正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隐患,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要立即制止,停工整改。

2.3坚持全员安全教育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自保与互保意识,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作业班组责任到人。

2.4各工种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得无证上岗。

严禁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2.5各专业工种使用、操作施工机具时,严格执行本工种、本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设专人负责检修,不得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违章操作。

2.6各种施工机械专人操作,严禁疲劳、酒后操作。

施工机械施工时有专人指挥。

2.7电工、焊工持证上岗,非电工严禁擅自接电和动用机电设备。

2.8机电设备严禁带电检修,施工机械必须熄火检修。

2.9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10钢筋切断机作业前,先进行试运转,检查刃口是否松动,运转正常后,方能进行切断作业。

切长料时有专人把扶。

2.11多工种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凡不符合安全规定者,严禁上岗。

2.12设立专职安全分队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巡逻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及施工安全。

2.13机械设备设专人负责检修,不得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违章操作。

洛阳腾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原大道建设工程三标项目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