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11-16--ASFV培训课件

2018-11-16--ASFV培训课件

3%的邻苯基苯酚、3%的碘化合物。
3.3样品处理
组织样本 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成 10%(w/v) 的均质组织悬液 分别从组织的三个不同位置取样,手术剪剪取样品约0.2~0.5g,加入含有1mL无菌PBS (0.01mol/L,pH7.2~7.4)的离心管中(已添加灭菌钢珠),使用高通量组织研磨仪进行研 磨处理(70Hz,120s); 组织样品的处理需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勿使液体溅到生物安全柜中。如不慎溅出,立即 使用2%NaOH喷洒覆盖溅出处一段时间消除污染
• pH 4~11.5 无血清 4~13.4 有血清
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期存活
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可破坏囊膜使其失活
在污染的猪圈中,1个月保持感染性 带血木板中可存活70d 在腐败的血中可存活15周 4℃条件下,感染猪血液中病毒感染力可以稳定保持18个月以上 骨髓和未煮熟的香肠、肉片和干火腿中存活3~6个月 冷冻病死猪尸体中15年保持存活
3.3样品处理
饲料样本 处理方法与组织样本相同。
全血(抗凝血)或血清 直接吸取,无需进行处理。
拭子 含液体拭子:直接吸取,无需进行处理。 无液体拭子:添加PBS液,浸泡20min,捻干拭子,即可。
3.4 样品灭活
60 ℃作用30min可彻底灭活病毒。
3.5 核酸提取
核酸提取方法选择: 抽提法-步骤繁琐、成本低 柱式提取-方便操作、成本高 自动提取-方便、自动
反应体系和循环条件:
PCR步骤
激活Taq酶
温度
95℃
时间
30s
循环次数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NA变性
95℃
5s
引物退火/延 伸
60℃
30s
40
每循环58℃时采集FAM通道中的荧光信号
3.7 结果判定
OIE 结果判定: 40个循环 阳性样品和阳性对照的CT值应<40.0(强阳性样品 CT 值<30.0 )
猪瘟病毒 12kb 15 倍
口蹄疫病毒 8kb 24 倍
特点之二:基因多变(两端各有一个高变区,基因型多达22个(目前我国流行的毒 株为p72基因II型,血清群8)
特点之三:生存力强
• 温度: 60℃ 20min 56℃ 70min 25-37℃ 数周 4℃ >1年 冻肉 数年~数十年
内高压灭菌。 钢珠、吸头等废弃物应用0.8%NaOH浸泡30min消毒后,置密封袋内高压灭菌。消毒残
液应装入密闭容器内高压灭菌处理。
五、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关于生物安全,常见的误区······· 我负责检测,生物安全与我无关 我的检测任务重要,生物安全分心 我操作的病原只对动物有害,不感染人 仅仅是样品检测,没什么危害 ·······
CADC 45个循环 CT 值< 40.0判定为阳性
3.8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ASF 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废弃物、余样等,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最佳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是121℃高压蒸汽处理30 min。处理完毕,察看高压指 示带变色情况,如果变成间隔的黑色条带,则说明此次高压有效,反之则需要 重新高压。
四、实验室操作注意要点
4.1 个人防护 人员防护
为保护实验人员,防止污染物外 泄,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充足的防 护措施:
双层手套、鞋套、连体式防护服、 N95口罩、护目镜
4.2 操作过程注意点
样品处理
ASFV是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必须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室进行试验(BSL-2) 可以开展检测,并不意味着病毒危害程度的降低、生物安全管理可以松懈; 样品处理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不得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 样品接收环境、样品开箱环节、样品检测完毕后台面及空间均需进行消毒; ASFV检测不允许留样,样品在中间检测环节需做好防护,防止出现遗失误用等情况; ASFV检测如出现阳性,则需将阳性样品送至省疫控中心进行复检,剩余样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谢 谢!
而抗体产生的时间较晚,在感 染后7~12天在血清中可以检 测到抗体,持续时间较长,甚 至于终生阳性。
核酸检测技术: 被认为是 ASFV核酸检测的金标准,被用在OIE所有的区域性参考实验室; 可以代替病毒分离鉴定的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ASFV 检测技术; 基因B646L,编码VP72蛋白,全长1938bp,是分子检测技术的理想靶标, 多数PCR均针对该基因; PCR、荧光PCR
非洲猪瘟病毒是: 非洲猪瘟病毒科中唯一成员 兼具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 唯一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 基因组庞大,170~190kb 野猪和软蜱是病毒的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 只有一个血清型,22个基因型
特点之一:基因组大(170~190kb)
170~190kb
蓝耳病病毒 15kb 12 倍
3.9 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的原始记录是开展实验室活动的客观证据,必须真实、准确的记录原 始记录,以方便进行溯源查找。
开展ASF检测实验,必须原始、即时、真实、详实的记录相关操作步骤及 实验内容,以便于后期进行数据溯源(历史性证据) 。
3.9 实验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包括: 实验室安全记录 实验原始记录 设备条件监控及检测记录 消毒记录 无害化处理记录
生物安全——警钟长鸣!
从实验室泄露的结果: 人的健康危害 动物的健康危害:发病率、死亡率、经济损失量 经济的损失危害: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实验室人员可能的感染途径: 吸入感染性气溶胶 食入 溢撒,或喷溅至皮肤、黏膜 注射或采血时针头刺伤、刺入 剖检动物时,割伤、划伤或骨刺刺伤 伤口
ASFV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复制。可采集的临床样品包括抗凝血、各种组织脏器等。
三、诊断
抗凝血(活动物)
血清
淋巴结
脾脏
扁桃体
肺脏
肝脏
肾脏
棉拭子、粪便
仔猪尸体、流产胎儿

干燥保存
切勿 冷冻
短期于4℃保存 长期需- 20℃以下冷冻保存
短期于4℃保存 长期需- 70℃以 下冷冻保存
可表现为特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形式。 严重程度与毒株、猪种及流行时间的长短有关。 急性型以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绀、网状内皮系统出血为特征 发病后2-10天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0%。 临床上,与古典猪瘟非常相似,难以区分。 缺少疫苗,唯一的防控措施是净化根除
二、非洲猪瘟病毒概述
4.2 操作过程注意点
注意事项
操作之前要确认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已进行了彻底的卫生消毒处理。 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1)使用带滤芯的枪头进行样品吸取;(2)剪取组织时需使用
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后再剪取下一块。 如不慎液体及组织掉落至安全柜台面,则立即使用消毒剂喷洒溅出处消除污染。 剪刀、镊子等均应放入消毒缸进行消毒,并装入密封袋内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装有组织样品保存液的容器和盛有组织块的离心管应密封管口,表面消毒后放入密封袋
4.2 操作过程注意点
器械设备、空间处理
样品处理前及处理完毕后均需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擦拭+紫外灭菌1h); 可进行高压处理的器械物品需进行高压处理(121℃,30min) 正常情况下,仪器、地面均喷洒消毒。如果出现溢出情况,则先用吸水纸清除污染物,再喷
洒消毒作用30min。
PCR和荧光PCR是国际组织(OIE、FAO)推荐的首选确诊技术,在首发地区应结 合基因测序的方法证实。
3.1样品类型和采集:
全血-抗凝血:PCR 检测和病毒分离的目标样品。 血清:抗体和病毒检测 淋巴结、脾脏:最重要,靶器官 骨髓:保存完好的组织 扁桃体 肺脏、肝脏、肾脏 蜱
淋巴结 肌肉 扁桃体
从实验室泄露的主要可能途径: 工作人员:体外表面污染(衣服、帽子等)、误用或故意; 气溶胶 液体或固体废弃物 仪器设备和材料 样品与试剂 软蜱
开展ASFV检测,要做到:


认知病原危害
制定控制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检测 目标
达到检测目标
建议管理规范: GB 19489-2008《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NY/T 1948-2010《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依据上述临床剖检症 状,如有疑似非洲猪 瘟样品,重点将发生 变化的部位进行采集
3.2样品包装和运输
冷冻保存,冷藏运输 长期保存在-70℃ 三层包装 耐高压 填充物有冷却材料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盒 附表,具体说明样品的数量和类型、种类、采样地
当实验收到样品后,先在外包装四周喷洒消毒剂。如果外包装是纸箱子,则 打开纸箱子,露出泡沫箱,然后在纸箱子内侧和泡沫箱四周全部喷洒消毒剂, 作用30 分钟(为防止喷洒的消毒液干燥,中途再喷洒一次)。 建议使用的消毒剂:2%NaOH溶液;含2%~3%的有效氯制剂(如84等),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 病,发病率、致死率高达100%。其危害严重,对养猪业可造成毁灭性打击,引 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原发于非洲东南部,主要流行于撒哈拉沙漠以 南的非洲国家、东欧。我国自辽宁发生疫情以来,截止至目前(18.11.13), 共17个省,62起疫情。
2018年
前言
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 阳市沈北新区某养猪场发生非 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爆 发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究竟是什么?作 为检测人员我们该怎么检测?
01 非洲猪瘟概述 02 非洲猪瘟病毒概述 03 实验室诊断 04 实验室操作注意要点 05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一、非洲猪瘟概述
3 实验室诊断
Part Three
三、实验室诊断
非洲猪瘟病毒: 缺乏预防用疫苗,一旦发生疫病只能采取扑杀、扑灭的措施,这就依赖 于疫病的快速、可靠的早期诊断。 ASF诊断的难度 与其他急性热性出血性猪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相似 临床症状可能表现不完整 确诊需要经过实验室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