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导语:《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有点像西方的同类著作,有逻辑、有证据,让人可信。

下面来读一读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吧。

一、《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这是我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看第二遍、第三遍的书,很多男性朋友找我推荐书,第一反应会极力推荐这本书。

从大学时的第一次阅读到如今,我仍就不知道古典是不是位很牛的人,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但并不妨碍我的阅读。

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方向,在我还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它强化了我内心的坚定,在我开始动摇要不要坚持下去的时候;它让我相信,不断拆掉思维里的墙后,你想要的生活,就会真正的到来。

在第一章开篇文章里,古典提出了“买房,卖梦想的房奴”、“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实例加数据证明,无可辩驳的感觉。

那时一无所有的我,深信不疑,酷酷的对所有人都说,以后挣到钱了,不会买房子,不会因为一套房子,葬送了自己的梦想,也不会因为有没有房子,去选择一个男人。

毕业后,我做得最大的一次决定,便是存钱在去年按揭买了房子,它并没有葬送了我的梦想,相反,让我更加从容的一步一步向着梦想迈进了。

原来,买房和毁掉梦想,并没有绝对的决定关系。

不得不承认,我仍是个俗气的女人,摆脱不了房子带来
的安全感,我能积极做的,便是通过努力给自己安全感。

每个月的房贷并不轻松,但也没让自己活得很狼狈,依旧不断地给生活注入各种滋味。

因面对供贷十年的事实,我便更加清醒的鞭策自己,必须要学习,持续地学习,让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第一章里,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处理“房奴”、职业安全感的奴隶、“爱奴”,明白并深刻的实践,“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无条件的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

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

XX 年,支持了二十几个众筹小项目,希望尽绵薄之力,让那些追梦的人,在路上感到些许的温暖,不特别孤独,更加勇敢,更加坚定。

这么多年,我一直努力的在做,内心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失去不会让我恐慌了,越来越多的得到不会让我觉得不配了。

第一次觉察到“心智模式”的重要,是在这本书的第三章里,古典认为,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

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

那之后,我陆续开始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参与身心灵的成长,扩展生命的宽度,观照自己的内心。

素黑在《一个人不要怕》里说,“我们应该多反问自己,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心胸,看看自己
的心可以承载多少担子,能包容多少爱恨。

”“得不到爱可先将自己的爱付出与众人分享,回头看自己原来执着于什么,看到自己的盲点”。

我们诸多的执迷不悟,是太多的不甘,太多的抱怨,想通了,世界也就越来越开阔了。

当然,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心智模式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有效之分。

这些年成功学大行其道,蛊惑了多少少年,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义无反顾的冲着跑着精力无限。

我傻傻对他们说,成功学不能学,他们说我神经病,盲信书。

是的,古典在第四章里写成功学不能学,而我相信,不是因为是他说的,而是我开始有了判断力。

多傻,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就会成功吗?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怎么破。

技术性最强的,我认为是第五章,通过第五章的学习,让我能够迅速进入很多角色。

章节里有一篇讲“不递简历也能入职的八种求职法”含:职业访谈;给名人写信;混论坛;参加培训与学习;加入俱乐部;义务工作进入;成为客户;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不得不说,很管用,我用了其中几种方法,上班三年多,还没有实际面试经验。

很多朋友会说运气好,遇贵人,但我想说,你看不到的背后,是各种用心,各种努力。

大学有两年,我几乎每天给我尊重的某位前辈写邮件,谈自己的生活,后来前辈回复邮件,告诉我,“任何时代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