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动作分析

第五章 动作分析


9 寻找 10 发现
(SH)Search (F) Find
11 选择 12 计划 13 定位 14 预对
(ST) Select (PN)Plan (P)Positon休息 17 迟延 18 故延
(H) Hold (R)Rest for overcoming fatigue (UD)Unavoidable Delay (AD)Avoidable Delay
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目的: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 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 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影响动作时间的因素
1. 执行动作的身体部位 2. 动作的距离 3. 动作时的重力和阻力 4. 动作过程中所需的人为控制因素
停顿、引导、谨慎、改变方向
动作分析的用途
动作程序图
改进后的动作程序图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PTS,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 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 接观察和测定。
利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制定工时定额的步骤:
(1)收集有关作业的资料 (2)将操作分解为动素 (3)测出运动距离、确定影响时间的变量 (4)根据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求出各动素时间值 (5)将各动素时间值累加起来,得出操作的时间;将各操作时间值累加 起来,得出工序的时间。
动作经济原则是更好改善动作的原则,不仅要改善操作方法以便轻 快动作,还要改善相关的物料、工夹具与机器的功能、布置和形状 以便于动作。
动作经济原则包括3大类22条
1 关于人体的运用(1---8条) 2 关于工作地布置(9--16条) 3 关于工具设备(17--22条)
凡合乎以上原则的,皆为经济有效的动作。 否则就应改进。
动素
人体动作可分解为17个微动作单元,称为动作基本要素, 简称动素。
1 伸手 2 握取
(TE)Transport Empty (G)Grasp
3 移物
(TL)Transpert loaded
4 放物
5 装配 #
6 拆卸
7 应用 ∪
8 检验
(RL)Release (A)Assemble (DA) Disassemble (U)Use (I)Inspect
动作程序图
为进行动作分析,对动素进行描述和记录操作者各动作情 况的图表。常用于对手工作业,细微动作的分析研究。
(1)记录操作者的动作组成,便于进行分析和改进。 (2)为设计操作者的有效合理动作提供有用工具。 (3)为确定动作时间提供依据。
开啤酒瓶盖的动作分析
办事员写字(签名)的动作程序图
将杯子置于瓶上的单手作业
主要用途: 方法评价;建立时间标准
模特排时法
20世纪60年代初,海特(G.C. Heyde)博士发明的一种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ⅡⅠ
从人体动作的容易程度讲,反复相同的运动轨迹是最 自然的动作,再则,若双手的运动方向左右对称的话,还 可以取得双手相对运动的平衡,有节奏的进行动作,进一 步还能消除双手在时间上的偏差,防止作业差错。
例: 手持重物移动实验
第二条原则: 人体的动作应尽量应用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第4条)
水龙头: 阀门式― 旋拧式 ―扳压式 ―感应式
第八条原则: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 (第18条)
如红蓝铅笔、带橡皮头铅笔、钳锤
第九条原则:手指分别工作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给予分 配;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机器上的杠 杆、手轮的位置,尽可能使工作者少变动其姿势。
第十条原则:工具及物料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
钢丝绳夹头装配
用螺丝刀旋紧螺钉

切割玻璃管的动作程序图
切割玻璃管的动作程序图(改进)
动作经济原则
要追求动作经济,必须具备动作意识: 1)明白合理动作和不合理动作的区别; 2)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 3)全身心的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置和工夹具。
动作经济原则,就是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 最合理的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人都能检查作 业动作是否合理。
第一条原则: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第1、2、3条)
在作业过程中某一只手闲着,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要加重另 一只手的负担,造成动作的不平衡。因此,要尽可能的让双手同时 进行作业动作。
用塞规检验轴
Φ50±0. 1
改进方案1:
塞规
A 返修
Φ49.9 Ⅰ
Φ50.1 Ⅱ
B
C
废品 成品
ⅠⅡ
改进方案2:
ⅠⅡ
第三条原则: 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 隹;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尽可能有轻松的节 奏。(第5、6、7条)
曲则为美 画同样周长的圆和正方形
第四条原则:
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 工作顺序排列。(第9、10、13条)
把工具物料放置于便于作业的状态
第五章 动作分析
动作是对操作的进一步细分,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 人体的某活动部位所进行的一次作业活动。
动作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动素(动作的基本要素), 也称动作单元。
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是以操作或动作研究为对象,通过对动作内 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并将动作进一步分解为动 素,研究动作的最佳组合,确定最合理有效的动作和 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
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
改善钳子的放置方法
改善工具的布置
水平面上正常与最大工作范围
第五条原则: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量堕送至工作 者前面近处。(第12、21条)
第六条原则: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坐椅式样 及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第14、 15、16条)
第七条原则: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 (第17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