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 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宁夏旅游资源总体上表现为15大旅游景观系列:黄 河多样性景观系列﹔贺兰六盘山岳景观系列﹔不同类型 共聚的湖泊水体景观系列﹔沙漠景观系列﹔草原景观系 列﹔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系列﹔古长城及丝路系列﹔ 西夏文化与遗存胜迹的秘境系列﹔回族风情系列﹔塞上 江南田园农业生态系列﹔古人类遗址景观系列﹔古建筑 遗存系列﹔古今灌溉系统系列﹔当代宁夏风貌系列﹔宁 夏特产风味佳肴系列。
问题: 问题: 1、案例中的客人对本次消费是否满意?为什么? 2、如果你是主管会怎么处理?怎样转变客人的态度?
1、这位外国客人对该酒店的服务是不满意的。 因为他的就餐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即没有吃好。 主要原因是牛排太老、嚼不动。而酒店却没有更 换牛排,导致客人没有吃好。虽然主管说免费, 但这不是客人所希望的,客人只是想吃到满意的 牛排,但是没有实现,最后失望地离开。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2)态度的强度
◆态度的强度即态度的力量,它是指个体对对象赞成和不赞成 态度的强度即态度的力量,
的程度。一般来说,态度的强度越大,态度就越稳定, 的程度。一般来说,态度的强度越大,态度就越稳定,改变 起来也就越困难。 起来也就越困难。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强度与态度对象的突出属性有关,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强度与态度对象的突出属性有关,而 态度对象的突出属性对人的重要性是因人而异的。 态度对象的突出属性对人的重要性是因人而异的。 态度对象的突出属性与人们旅游的需要有关, ◆态度对象的突出属性与人们旅游的需要有关,即与他们期 望通过旅游所获得的主要收获有关。 望通过旅游所获得的主要收获有关。 因此,对于旅游工作者来说, ◆因此,对于旅游工作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按照旅游者所寻 求的收获去理解旅游者的行为,要能够识别与他们的服务 求的收获去理解旅游者的行为, 相联系的突出属性。 相联系的突出属性。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1、态度改变的理论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以行为主义为基础,强调条件 反射、刺激-反应和强化在态度改变中的作 用。 强化理论认为,态度的获得经历了联系、 强化、模仿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2)功能理论
又称机能主义理论或动机理论,这一理论试图了 解人们持有某种态度的理由。
2、酒店主管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酒店应该以 满足客人的需要为服务的前提,而采取“免费” 的处理办法不是客人需要的。主管把自己的想法 强加于客人,导致客人不愉快。主管服务的态度 是否定的、驱逐的、伤害的态度,结果只能伤害 客人,使客人望而却步,心灰意冷,阻止了客人 继续消费的行为,对酒店的声誉也会起到负面影 响。只有提供积极、尊重的旅游服务,才能转化 旅游者的态度。主管应该重新为客人送上较嫩的 牛排。
从态度构成三种成分一致性营销态度的稳定性 进行分析。甲对北京的态度中认知、情感和行 为意向三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态度的稳定性好, 因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乙态度的三种成分之 间出现了分歧,认知和情感不一致,即使他有 条件去北京,他也不一定去。这时他的态度是 摇摆不定的。
补充材料1 补充材料1:宁夏旅游总体形象定位
第五章学习目标:源自旅游者的态度了解态度的概念、功能与特征。 了解态度改变的基本理论。 理解态度与旅游者决策的关系。 掌握改变旅游者态度的方法。
案例:台湾旅游团态度的转变 台湾旅游团态度的转变
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台湾旅游团,旅行团一路上误机、 误餐,客人怨声载道。于是旅行社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 接待了这个团。这名导游看到客人们一个个怒气冲冲,就想 办法寻找话题,给客人一点心理上的满足。他走到一个中年 妇女面前,和气地说:“太太,您是从台湾什么地方来的?” 女士说:“小地方,说了你也不知道。”“你说说是哪里, 也许我知道呢。”女士说出了她的家乡,果然是小地方。但 是导游却十分了解这个地方,还能背诵当地著名亭子上的一 副对联。于是客人们纷纷与这位导游攀谈起来,主客之间的 关系融洽了。在整个游览期间,这位导游尽职尽责,努力满 足人们的各种要求,不仅化解了人们的不满,还赢得了客人 们的赞赏。
1、经验和信息。 2、旅游需求。 3、群体的期望与规范。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二、态度对旅游决策形成的影响 1、旅游决策的形成过程 (1)顺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顺从阶段:认为里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 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 顺从。 ☼同化阶段:个体不是被强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 的观点、信念、事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的要求相一 致。 ☼内化阶段: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 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 阶段,才是稳固的,才真正成为个人的内在心理 特征。
◆态度是由于满足人们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人的态度是为心理功能服务的。 ◆卡兹于1960年提出,态度具有四种功能, 即功能性调节的功能、自我防御的功能、价值 表现的功能、认识功能。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2、态度改变的形式 (1)态度强度的改变
即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并不改变,这种 情况实质上是态度的强化。它又分为两种,即正 强化和负强化。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2、旅游偏爱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态度即使不能完全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却可 以很好的预测人们的旅游偏好。所谓旅游偏好 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 人们在形成旅游态度的过程中,首先要权衡和 评价那个旅游对象能否使他有所收获。如果经 过分析、评价,他认为各种收获都能满足他的 需要,他就会对这一旅游对象产生偏好。
3、引导人们积极参加旅游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个体所从事的社会活 动的性质能决定个体的态度,也能改变 个体的态度。因此,通过有意识地引导 人们参加旅游活动,可以有力地促使其 对旅游产生积极的态度。
补充阅读材料: 补充阅读材料:自我知觉理论
当问一个人对某事的态度时,人们通常首先回忆他们与 这事有关的行为和经历,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 的态度。所以如果某人被问到他从事某工作的态度的感受, 由于他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他就回说喜欢这个工作。自我知 觉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 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为的工具。这 种倾向是非常强的。 此研究似乎表明,我们擅长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 而不擅长于去做有理由去做的事。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1)态度的复杂性
态度的复杂性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掌握的信 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 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它反映了人们对态度 对象的认知水平。 对象的认知水平。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掌握的信 息量和信息种类越多,所形成的态度就越复杂。 息量和信息种类越多,所形成的态度就越复杂。 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复杂的态度比简单的态度更难以改 变。
案例: 案例:一致性与态度的关系
甲认为北京是个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去北 京旅游会使人增长见识,在一个假期非常高兴 地赴北京旅游,而乙虽然也认为北京是个好地 方,游览名胜古迹会使他增长见识,但他无法 忍受北京拥塞的交通,他讨厌那里熙熙攘攘的 人群结果后者没有利用同样的假期去北京旅游。
分析: 分析:
补充: 补充: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
1、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1)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2)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3)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训练,提高人 际交往的能力 (4)运用价格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 ☼ 旅游宣传要实事求是 ☼ 旅游宣传要切合游客心理,有较强的针对性 ☼ 要进行叠加式重复宣传 ☼ 采取多样化营销手段
对“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 做客吗” 做客吗”的回答
光顾的旅 馆 回答总数 47 1 回答数 否定的回答 回答看情况 肯定的回答 22 20 1 1 2 25 23 2 0 未光顾的 旅馆 32 1 20 19 1 0 2 12 11 1 0 光顾的饭 店 81 1 43 40 3 0 2 38 35 3 0 未光顾 的饭店 96 1 51 47 4 0 2 45 41 3 1
案例:咬不动的牛排 咬不动的牛排
某天晚上,一位外国客人到某酒店餐厅用餐, 他点了一个中式牛排,一个蛋汤,一碟青菜。等 菜上齐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只见他将 一快牛排放进嘴里咬了几下,就把牛排吐在骨碟 上,接着又连试了几次,都是如此。他无可奈何 地擦擦嘴,招手示意服务员过来。
当服务员走到他面前时,他幽默地说:“小 伙子,你们这里的牛一定比我的爷爷还老,你看 看我的嘴对它不高兴,能否来一点让它高兴的牛 排呢?”说完,他笑咪咪地望着服务员,等候他 的回答。服务员说了声对不起,便马上去找主管。 主管来了后,望望桌上的菜,对客人说:“这个 菜是本酒店奉送的,免费。”说完就径直走开了。 这位客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买完单,失望地离 开了酒店。
(2)态度方向的改变
即一种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改变了态度的性 质和方向。态度方向的改变实质上就是另一种态 度的形成过程。这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 态度改变成消极的态度;二是消极的态度转变为 积极的态度。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3、旅游者态度改变的方法。 (1)改变旅游产品 1)微笑服务与仪表 2)营业地点 3)营业时间 (2)转变旅游者的个体态度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对待某类事物的一般 态度,而没有拒绝接待眼前的中国人,这种行为是 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为,这种行为与对具体对象的 具体态度是一致的。就像某人喜欢鲜花,这是他对 鲜花的一般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喜欢每一种 具体的鲜花,后者是具体态度,也可以称为特殊态 度。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一、影响旅游者态度的因素
★ 第一节 ★ 第二节
态度的概述 旅游者的态度
一、态度的概述
态度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的所有行 为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 的中介因素。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突出,最不可忽视的 概念。——美、Allport (阿尔波特) 态度或许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一个词。——英、埃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