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长发育评价2010

生长发育评价2010


36
百分位数法的优点:
• 既适用于正态分布指标,也适用于非正态 分布指标,避免偏性,更加准确。
• 简便、直观。只要找到实测值在标准图中 曲线内的位置,就能了解其发育水平。 • 如果把各年龄的实测值在图上连成线,就 能追踪该儿童的发育动态和趋势。 • 百分位数图也能评价集体。
37
百分位数法的缺点:
BMI指数
Rohrer指数
13
功能指数
握力指数
左、右手平均握力 kg ) ( 体重( kg )
背肌力指数
背肌力 kg ) ( 体重( kg )
肺活量(ml ) 体重(kg ) 肺活量(ml ) 身高(cm)
肺活量指数
14
指数法评价注意事项
充分考虑性别、年龄特点; 充分考虑身高因素的重要影响;
理,各项指标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
综合评价身体发育的匀称程度。
41
一元回归法
体重或胸围为自变量,身高为因变量
• 利用身高、体重、胸围间的高度相关性,以身高
为自变量,以体重(或胸围)为因变量,计算出回 归标准差Syx
• 匀称度(R):R=(Y- Y )/ Syx ˆ
• 若-1<R<l,匀称;
• 若R≥1,不匀称,趋于粗壮;
生长发育的评价
Appraisal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
2010年10月
一、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
• 生长发育评价:把儿童少年各项生长指
标的实测值与当地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以分析和衡量其发育状况。 • 正常值:“现状正常值” “理想正常值”
2
• 标准的建立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对象尽量接近理想,排除不良环境影响; 2. 建立国际通用或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有
指标的均值、均值±1倍标准差值、均值
±2倍标准差值,分别点在坐标图上(纵坐标
为某项发育指标值,横坐标为各年龄组,
男女各一),然后将各年龄组同等级的各点
连成曲线,即成某指标发育标准曲线图。
24
25
曲线图法
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某地区集体儿童不同年代均值曲线比较 某集体儿童和当地“标准”均值曲线的比 较
2.3%
身高 体重
18
• 若身高、体重值在判定标准均值 ± 2个标 准差范围内(约占儿童总数的95%)均可视为 正常。
• 在均值 ± 2个标准差外的儿童少年,不能 据此定为异常;需定期连续观察,结合其 他检查,慎重做出结论。
19
等级评价法
• 等级评价法亦可用于集体儿童的发育评价, 称“等级百分数法”。评价时先将两个班或
态分布范围又与均值、标准差有一定关系。
5
(2) 应用百分位数的概念可建立更多的等级划分 标准。在儿少卫生领域,P3,P25,P50,P75, P97作 为划分发育水平的等级标准更为简明实用。
等级 下等 中下等 中等 中上等 标准 P3以下 ( P3 ~ P25以下 ) (P25 ~ P75) (P75以上 ~ P97)
利于进行跨国、跨地区横向比较;
3. 界值点的划分一临床症状为依据。
3
1.定义
•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appraisal standard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简称生长发育标
准,是评价个体和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状况的统一尺度。
4
2.制订发育标准的理论依据
(1)正常儿童多数发育指标呈正态分布,该正
26
均值
27
曲线图法优点
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能描述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
能追踪观察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发育趋势和发
育速度;
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
28
曲线图法不足之处
不同性别的每一指标都要作一张
图,也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 分析比较发育的匀称度。
29
3.体型图评价法简介
22
注意事项
• 1.若身高、体重值在判定标准均值士2个标 准差范围内均可视为正常。在均值士2个标 准差外的儿童少年,不能据此定为异常。 • 2.正确理解等级的含义。 • 3.使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位数划分等级,所 含人数不同。
23
2.曲线图法(curve method)
• 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年龄组某项发育
50
相关回归法优点:弥补了离差法和百分位数法的 不足,不但能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水平,还能 衡量发育的匀称程度。通过综合评价各项指标, 还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发育状况。 缺点:制作和使用较繁琐,不能追踪观察发育动 态。如果能和曲线图或百分位数图结合起来使
用,将能得到较全面而准确的结果。
51
(六)生长速度评价法 (appraisal of growth rate)
上等
P97以上
6
3.生长发育评价的意义
了解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现实的生长发育 水平;
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状况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拔专业人才等方面 提供客观依据。 反映社区健康水平,了解卫生保健措施的 影响。
7
二、生长发育评价基本内容
发育水平:离差法、百分位数法和Z标
准差法等。
11
体型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cm) 100 身高(cm)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 100 身高(cm)
骨盆宽(cm) 100 肩宽(cm)
身高 胸围 2
12
肩盆宽指数
Erisman指数
营养指数
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 g ) 身高(cm)
体重( kg ) 身高( m) 2 体重( kg ) 10 7 身高(cm) 3
两所学校所有学生的测量资料,分别按不同
发育指标,采用统一标准,对照相应的等级
评价标准,确定每一个体的等级。
20
• 等级评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制订标准时计算简单,工作量小,可以准 确直观地了解儿童的发育状况。 • 评价集体儿童也很方便,不受群体内部成 员性别、年龄等差异限制。
21
• 等级评价法的不足之处:只能对单项指 标做出评价,无法对儿童的发育匀称度 作出正确判断,在追踪动态观察中不够 直观。
于坐标图的周边,常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匀
称程度。无法用作连续性的追踪观察,不
能了解个体儿童的发育趋向。
34
(三)百分位数法 (percentile method)
等级评价法 曲线图法 • 原理与离差法相似,基准及离散度 以百分位数表示
35
美国所用的“身 高—体重百分位数 曲线图”中,把2— 20岁儿童少年的身 高、体重分布曲线 编制在一张图上, 男女各一,使用更 加方便。
9
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
(1)能满足评价目的需要;
(2)所用指标的测定方法简便、精确; (3)表现评价结果的方式直观、形象; (4)应用方便,有推广价值。
10
(一)指数法(index method)
• 指数法是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 分的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连, 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 • 分为三大类: 体型指数:胸围/身高、骨盆宽/肩宽等 营养指数:体重/身高、BMI等 功能指数:握力/体重、肺活量/体重
生长速度:年增加值和年增加率
发育匀称度:相关回归法、指数法
8
三、常用评价方法及应用
指数法(index method)
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
百分位数法(percentile method) 标准差分法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method) 相关回归法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 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 of growth rate) 发育年龄评价法 (developmental age appraisal) 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 status appraisal)
生长速度 (growth velocity)指身体及其各部
分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数值。是评价生长发育
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征,常用指标有身高、体
重和头围,最常用的是身高。
生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1.年增加值(annual increment)
2.年增加率(annual incremental rate)
52
计算生长速度需要定期对个体或集体儿童的 身高进行重复测量,把前后二个数值相减,再 除以单位时间即能得出。由于生长速度在一年 四季中不同,应以整年生长速度和变异程度表 示,即年增加值。 将个体儿童各年龄的年增长值在坐标纸上连
• 优点:用Z值评价个体、群体的生长水平时, 不必考虑性别、年龄,更易横向和纵向比较。
39
(五)相关回归法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
• 相关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是利用体重,胸围等指标与
身高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其中某项指标
为因变量,求得方程并编制成回归评价
表,进行发育评价。通过相关和回归处
• 体型图是一套专门绘制的坐标图,原理是离
差法。
用途:
单个指标的等级评价和匀称度的评价!
指标包括:
身高、体重、胸围、坐高
30
31
32
33
•体型图法的优点是能方便地评价各指标的
发育水平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缺点是各指标间没有经过回归处理,无法
确切地反映其中的关联程度。尤其是那些
在各年龄组中较高或较矮的儿童,恰好位
47
匀称型 身高为上等,为发育良好; 身高为中上等,为发育较好; 身高为中等或中下等,为发育一般; 身高为下等,为发育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