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某13岁男孩 身高为 160.1cm
íÉ ß¸ £¨CM£©
200
160.1cm
180
160
140
P3
120
P25
100
P50
80
975
P97
60
40
20
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Äê Áä £¨Ëê £©
• 3、优点
①手续简单,将所测数据直接点在坐 标内即可
X< - 2S
百分位数法 >P97 >P75
P25~ P75 <P25 <P3
• 2、评价方法(表实习2-2) 例:某七岁男孩身高132.5cm
132.5cm
130.11cm
135.97cm
• 3、优点
经过等级评定可直观的知道儿童发育 的好坏;在集体儿童中,可看出不同发 育水平的比例,并根据百分数的多少与 其他集体单位相比较。
(2)身高为中下等或下等——发育一般
R <=-1 不匀称,趋于细长 (1)身高为上等、中上等或中等——发 育较差
(2)身高为中下等或下等——发育落后 (3)胸围比体重显著落后——“窄胸” (4)体重比胸围显著落后——营养低下 (5)两者都落后——体重、胸围发育全 面低下
例:一名九岁女孩,身高133.7厘米,体重26.5 公斤,胸围59厘米,试对其生长发育水平进行 评价。
表实习 2-9 实验班与对照班一年前后肺活量等级比较
实验班
对照组
中 等 中等 中 等 合计
中等
中等 中 等 合计
以上
以下
以上
以下
1990 人数 17 29
4 50
11
37
9
57
%
34.0 58.0
1991 人数 25 19
8.0 100 0 44
19.3 64.9
8
33
15.8 100
15
56
%
56.8 43.2 0 100
14.3 58.9
26.8 100
实验前
中等以下 实验班 17 对照班 11 合计 28
中等 29 37 66
中等以上 4 9 13
合计 50 57 107
利用X2行X列表公式:
X2=3.73
P>0.05 实验前两组有可比性
(二)发育速度的评价 1、年增加率 1.1计算步骤(同前) 1.2 评价
• 表实习2-6 我国7-12岁儿童皮褶厚度估计 体脂回归方程
*F为体脂百分率;X为三头肌部、肩 胛下角部皮褶厚度之和
• 表实习2-7 依据体脂含量估计肥胖的标准
(五)相关回归法
• 1、回归标准差(Syx)
以身高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
Syx=√ (Y-ŷ )/(N-2)
回归评 价表
九岁女生生长发育回归评价表
• 评价儿童健康和发育水平的重要依据
• 1、评价方法
• 1.1身高标准体重法
1.11 特点:在小年龄段不考虑年龄、性别、 种族等差异,通过在同等身高下比较个体的 体重大小,可筛查出营养不良、低体重、正 常体重、超重、肥胖等,反映学生的现时营 养状况。
• 1.2皮脂厚度估计体脂肪含量法 1.21常用部位: (1)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2)肩胛下角皮褶厚度
②修正值百分率Vt=(a+2b+c)/4 b—修正值年龄组年增加百分率值
a、c—分别为b上下相邻年龄组的年增 加百分率值
• 3、评价步骤: a、计算每年增加的绝对值 b、根据每年发育指标增长的绝对值算
出每年增加的百分率
c、修匀年增加百分比 d、绘出曲线 e、评价(结合生长发育的规律)
(四)营养状况评价
b、若其中一条的值一致高于另一条,则 可下结论
c、反之,做统计检验(t/u)
• 2、发育等级百分比法
2.1适用情况:对年龄、性别不同的同指 标资料在实验前后,或实验组与对照组 之间进行比较
• 2.2评价方法 a、作出个体等级评价 b、计算各组儿童各发育等级所占比例 c、统计检验
• 例:某校体育老师欲观察体育锻炼对学 生肺活量的影响。初一选两个班,一为 实验组(每天坚持一小时田径基础锻 炼),另一为对照组(在体育和其他活 动方面都不施加干预)。对他们分别于 实验前和一年后进行肺活量测定,进行 等级评价。
数法和皮褶厚度法
(一)等级评价法
• 1、原理:
将个体儿童的生长实测值与作为“标 准”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它对基 准的离散程度以确定儿童生长水平的方 法。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表 1 生长发育五等级划分
均值标准差法
X> +2S X> +SX~ +2S
X ±S X< - SX~ - 2S
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实习目的 掌握常用的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实习内容 运用常用的个体、集体发育评价方
法对某童或某地发育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实习方法
一、个体发育的评价
1.1 内容与方法: • a 发育水平: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 • b 发育速度:曲线图法、年增加率 • c 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相关回归法 • d 营养状态:身高标准体重法、营养指
②能清楚地说明儿童发育水平在哪一 个等级
③能追踪观察某指标的发育状态
④能比较两个或更多儿童的发育水平。 其唯一缺点是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来 说明儿童发育的匀称情况
(三)年增加率
• 1、原理 根据个体逐年测量值,计算各指标的
年增加百分率,观察其自身的增长速度 及逐年变动规律。
• 2、计算公式
① 年增加率Vt=(Ht+1-Ht)/Ht*100% !注意Ht+1 与Ht的测量时间相隔为一年
(二)曲线图法
• 1、原理 根据离差法或百分位数法原理,将某
地不同性别各年龄组儿童少年某发育指 标的数值在坐标纸上制成发育曲线图, 作为评价儿童少年发育的标准。
• 2、标准曲线的制作
2.1 五线图:在坐标纸上以年龄为横 坐标,身高为纵坐标,描出各年龄指标 均值、±1、 ± 2个标准差的连线。
2.2 百分位数曲线法:在坐标纸上以 年龄为横坐标,身高为纵坐标,制成的 由各年龄指标P97、P75、P50、P25、P3连线 组成的曲线图。
应点在 年龄的 组中值 上
íÉ ß¸ £¨CM£©
200
180
160
140
P3
120
P25
100
P50
80
975
P97
60
40
20
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Äê Áä £¨Ëê £©
2000年汉族城市6-17岁男学生身高百分位数曲线图
• 3、评价方法 例:
身高的评价 身高X 体重ŷ1
胸围ŷ 2
125Βιβλιοθήκη 22.9658.95
126 中 等 127 (X±S) 128
23.34 23.72 24.10
59.19 59.43 24.28
129
24.48
59.91
130
24.86
60.15
131
25.24
60.39
132
25.62
60.63
133
26.00
60.87
a、身高在均值±1个标准差范围内,发育水 平中等
b、该身高相应的估计体重为26.00公斤
R=(26.5-26.0)/2.14=0.23
-1< R <1,匀称
c、胸围估计值为60.87厘米
R=(59.0-60.87)/2.50= -0.75
-1< R <1,匀称
d、结论:,发育水平一般,体重和胸围发育 与身高相应,匀称。
Sy.x=2.14 Sy.x=2.50
2、匀称度(R) R=(Y- ŷ )/ Syx
3、评价标准 -1< R <1 匀称
(1)身高为上等或中上等——发育较好 (2)身高为中等或中下等——发育一般 (3)身高为下等——发育较差
R >=1不匀称,趋于粗壮 (1)身高为上等、中上等或中等——发 育较好
THANK YOU!
二、群体发育的评价
(一)发育水平的评价 • 1、平均数比较法
1.1 适用情况: a、对城乡之间、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
间、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儿童少年群体的生长发 育状况评价
b、某群体儿童的单项指标均值与该地区 同年龄、同性别发育标准的均值比较
• 1.2评价方法 a、在同一坐标纸中绘出共用横坐标的两 条均值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