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有哪些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篇一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
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
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听一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了。
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吕洞宾听也不听,照样叫:“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
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
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
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
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转起来了。
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
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
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
吕洞宾风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
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
在断桥的下边,有一条白蛇在修炼。
白蛇修炼了五百年,有了灵性,她常常伸出头来,望着人间,见西湖上风和日丽,游人很多;男也有,女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有的看景致,有的荡湖船,有的植树,有的栽花,有的谈笑取乐,也有的忙着做营生…白蛇眼看这人间的繁华景象,心中十分羡慕。
这天,她从湖底钻出水面,正巧那个小汤团从断桥滚下来,便接在嘴里,“咕嘟吞进肚皮去了。
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
那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树木长青,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各种果子,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
山间,还有一条条瀑布和无数的小溪,山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这里的人民过着安乐的幸福生活,到处响着笑语、歌声。
可是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魔,占据了整个大山。
这个妖魔到底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
只是听说它的身子趴在山顶上,头可以伸到东海里去喝水;它打一个喷嚏,周围很大的一片地方就要下一场大雨。
自从妖魔来到以后,山上的树木枯死了,鲜花凋谢了,山间的瀑布断水了,小溪干涸了,肥沃的土地干裂得张开了嘴巴。
这个妖魔脾气特别狂暴,它一发起脾气来,天上黑云翻滚,狂风怒号,飞沙走石,无数的房屋被砸坏,许多人和牲畜被砸死砸伤,连在东海上打鱼的渔船也有不少被打翻。
人们受尽了妖魔的祸害,实在恨透了它。
山村里有几个勇敢的年轻人,自动拿起弓箭、大刀、长矛,上山去找妖魔报仇。
可是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很多人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故乡,到别处逃生云了,整个山区显得十分荒凉。
在大山的西麓,有一间用青石砌成的小屋,里面住着母女二人。
母亲叫花霞,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女儿叫花珊,十九岁,是个美丽、聪明而又勇敢的姑娘。
花珊姑娘看到人民被妖魔害得不能生活下去,心里像刀割一样的难过。
因此,她下决心要除掉这个妖魔。
聪明的姑娘心里明白,要消灭这样的敌人,没有很高的武艺,单凭勇敢是不行的。
于是,她开始苦练各种本领。
她先在村头的一块大岩石下练习射箭,每天迎着朝霞离开家门,顶着满天的星星才回到家中。
她练啊练啊,手臂练痛了,练肿了,手上起了一颗颗血泡,血泡消下去后,又结起一层厚厚的老茧,强劲的弓,也不知道拉断了多少把。
她一连练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出一手高超的射箭本领。
她的箭射得又准又狠:要说准,天上高高飞行的雁群,她要射哪一只,就能弓响雁落;要说狠,箭头能从石头的另一边钻出来。
紧接着她又练习使用大刀的武艺,又是一连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手好刀法。
村头有一棵两臂合抱粗的大树,她一刀砍去,就断成了两截。
一天晚上,花珊姑娘告别妈妈,要上山去斩除妖魔了。
妈妈含着热泪,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你去为民除害,妈不拦你,可是要千万当心啊!你除掉了妖魔,就赶快回家,以免妈妈挂念。
花珊姑娘也含着热泪,说:“妈妈放心,我斩除了妖魔,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花珊姑娘在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门,背着弓箭、大刀,上山去了。
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星星,花珊姑娘紧握弓箭,搜索着慢慢向山上走去。
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灯笼般的绿光,由小到大,由远到近,渐渐向她靠来。
两道绿光的后面,是一个庞然大物在慢慢移动。
花珊姑娘断定这就是妖魔,两道绿光是它的眼睛射出来的,于是搭上利箭,拉满弓弦,用尽力气,朝绿光“嗖--嗖射去。
两道绿光顿时不见。
妖魔被射瞎了眼睛,痛得直翻滚。
花珊姑娘敏捷地跳到妖魔身上,抡起大刀,朝妖魔的脖子使劲砍去,一刀,二刀,三刀,……一刀比一刀有劲,直砍得妖魔乱蹦乱跳。
渐渐地,她觉得妖魔在向地下陷去。
不一会儿,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裂为两半,中间出来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妖魔“轰的一声,沉到鸿沟里去了。
就在这一刹那间,花珊姑娘一个健步跃到了武夷山的东麓。
这时,奔腾的东海之水涌进了鸿沟,形成了现在的台湾海峡。
那断裂的武夷山西麓,就是现在的武夷山,那断裂的东麓,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
东西山麓的树木、鲜花、瀑布、山溪、良田又苏醒了,人民重新过上了安乐幸福的生活。
可是波涛汹涌的东海水,却把花珊姑娘和妈妈隔开了。
妈妈爬上高大的武夷山顶,隔海眺望女儿。
每天盼啊盼啊,盼望女儿早一天回到母亲的身边。
她每天呼唤着女儿的名字。
据说那呼啸的海涛,就是妈妈呼唤女儿的声音。
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还是没有回来。
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顶上。
女儿被隔到山的东麓,也时时想念着母亲。
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大海隔断了她的视线,望不到妈妈。
于是,她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向上长着。
至今,已经长到五十多米高了,成了很高很高的树木,现在还在不停地长着。
因此,它被叫做阿里神木的思母树。
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哩!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
这时候,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水患问题。
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
鲧采用“堙障的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
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
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
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
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
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
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
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
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
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有一天,一阵大风吹过,昙花小小的身姿差点就被大风吹断。
这个时候有个男人,穿着白袍经过,男人轻轻的抚着她,让她躲过了大风。
然后男人走了。
只是那惊鸿的一瞥,甚至只是那温柔的扶持,让昙花终身难忘。
昙花一直在想,男人什么时候还会来。
等了一千年,男人没有再来,等了第二个一千年还是没有来,有天百花仙子来了,昙花问她:那个当年的男子是谁。
百花仙子笑着说,那是菩萨,是韦陀菩萨。
昙花痴迷的自言自语道,如果她能永伴菩萨该有多好。
仙子说:别天真了,你知道菩萨是无情的。
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仙子让昙花放弃那个念头。
就这样昙花又等了一千年,经过了几千年,昙花已经修炼成了一朵花精。
就在这个时候,昙花有了个机会,天界要召开大会,韦陀菩萨也会来参加。
昙花有了这个机会去参加大会,当她以小小的花精身份仰望她的菩萨的时候。
她激动万分,大会结束后,昙花跟着韦陀走了好远好远。
他们又走到了那个花园里。
韦陀没有转身,只是问昙花,你跟着我为何。
昙花万分高兴,她说:我仰慕你很久了。
韦陀菩萨踏上了莲花座,闭目坐在莲花座上。
轻轻的对昙花说。
你已见到了我,回去吧。
安心的修行你会列入仙班的。
昙花不死心慢慢的走向韦陀。
她知道菩萨没有七情六欲,但是她爱了他几千年,等了他几千年,换来的只是他的垂暮。
昙花走到莲花座前,看着韦陀。
轻声说:我今天可以变换人身了,您能否看我一眼,菩萨依旧垂暮,手里的佛珠转动着。
清风吹过,还是那么的安静。
是啊,菩萨怎么会爱人。
昙花心死,昙花对菩萨说,我要变换成一次人身,只为你。
昙花说完,在韦陀面前耗尽千年修行。
绽放她最美丽的一次。
花很美,美过牡丹。
但是只是一刹那,花开花落。
昙花看着菩萨,但是菩萨始终只是垂暮,未曾看她一眼。
昙花一现,昙花并没有看到菩萨有看他一眼就消失了,但是当她消失的一刹那,她望见了菩萨滴下的一滴眼泪。
因为她不知道,不是韦陀无情,是他无法有情。
他何尝不是在见她第一面时就爱上了她。
只是两个人永远不可能。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种子给她:“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
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一座净土山,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
然后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在日头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浇灌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
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一潭善水,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
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一潭美水,你可取美水一担,滋润花骨朵,这样,就会开出百样的花朵。
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添美。
盘古说完,就死了,尸体随后化为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咐,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
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