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摘要]本文针对初中生往往低估、抹杀或夸大历史人物作用的现象,提出教师应从四个方面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即要注意搜集历史人物史料,要坚持历史观点,要看其一生主流,注意克服英雄史观,从而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评价。

[关键词]科学评价历史人物英雄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人尤其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所谓历史人物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影响较大、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依据教材中提供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事迹,对重要历史人物做出分析、判断和评价。

可是由于学生受影视作品影响和认知水平、判断能力限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低估、抹杀或夸大其作用,这样就不可能对其作出全面、公正、客观评价,也就很难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科学评价历史人物,方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一)要注意搜集历史人物史料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史论法。

史论法就是用历史人物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

而历史人物的言行往往是分散在教材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人物零散的事迹整理出来。

整理历史人物事迹通常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如总结李鸿章的活动可采用此法,分三大类:①参加洋务运动,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创办了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了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织了淮军;③投降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致使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签订了《马关条约》。

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①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5月建立黄埔军校。

(二)要坚持历史观点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现实。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从而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

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如陈赓曾在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时救过蒋介石,但延安整风时,康生不满地对他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吗?”陈赓回答:“当年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烈士了吗?”所以,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

(三)要看其一生主流评价历史人物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功大于过者基本要肯定,过大于功者基本要否定。

因为,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活动由于所处时代或阶级局限性,他们的活动有的可能推动了历史发展,有益于人民利益,有的可能有害于人民。

对这些历史人物,既不能拔高也不能贬低,要实事求是评价,要看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主流。

如法国伟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他多次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利益,但他发动的战争又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防止了封建王朝在法国复辟,还有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特别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颁布的法典,为资产阶级确立了立法规范,因此拿破仑的一生是伟大的。

(四)注意克服英雄史观不可否认,英雄人物比一般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做得好些,他们中有的人物的活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使历史本身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痕迹。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是英雄创造了历史。

他们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整体进程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真正地创造者。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不能否定其作用,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应注意克服英雄史观。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做一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

但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就能比较做出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评价拿破仑历史的小论文(800字左右)你用鲜血染成的记忆,将久久遍布于世界,赫之英名庇护着你,安息在浩瀚的烟波。

——普希金《拿破仑》拿破仑并不好战,可他必须作战!皇帝的所有战争,除了西、葡战争,还有在某种程度上的俄罗斯战争外,几乎都使英国及其盟国强加于他的,在这位伟大的征服者身上,人们每每可以找到一种遗憾,一种惋惜……滑铁卢,皇帝心中永远的痛。

其实不然,滑铁卢是天才的杰作,失败不是皇帝的错。

何以成败论英雄?滑铁卢给皇帝悲惨而辉煌的一生,又蒙上了一层传奇式的色彩。

正如雨果说得:“失败反而使失败者更伟大了,到了的波拿巴仿佛比拿破仑更高大些!”20年的代价虽然惨重,却无比辉煌,皇帝勇敢的站起来了,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拿破仑时代!不仅如此,皇帝怀着对旧世界的仇恨,用剑去书写黑暗,横扫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他怯而不舍的战斗精神仿佛高高吊起的孤灯,光芒穿越了时空,一直照亮今天。

历史会长久地长久地留下血写的记忆。

236年了,皇帝活着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他那无言的目光,仍旧注视着这整个世界!在他死后的184年里,他并未停止他的事业,他还在征服欧洲,政府整个世界.而这次,他用的不是军队,而是他的精神——这一战无不胜的武器!拿破仑是没有失败的,因为他永远是成功的,不关结果是怎样的,他能做到这么,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更何况那都是他所应得的,一个科西嘉怪物,用他的意志主宰欧洲,从一个不起眼的人,纵身一跃成为九五之尊。

他说过一段话,大家正在验证!"我的基本要素是工作,我有此生就是为了工作。

我两腿能及之处有界限,我双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从不知道我的工作有界限。

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业绩全部都毁灭,我的勤奋和荣誉,在我死后仍将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

"伟大的宣言,他没有失败过,从意大利在到滑铁卢,只是结局不同而已!他是成功的皇帝!!法兰西大帝历史小论文:拿破仑--在平凡中造就伟大初04级07届洪萍萍翻开世界史的扉页,一个光辉的名字映入眼帘,记忆追溯回1840年。

12月12日那是不平凡的一天。

在那天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了。

而建立者便是那个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

大树有幼苗长成雄狮之初柔弱如苗,出类拔萃的东西原也是在平凡中扎根。

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啊雅克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16岁的时候拿破仑成为一名炮兵上尉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1793年拿破仑参加土伦堡战役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一个世界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从1784年入军校到1799年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整个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渡过的他亲自指挥的战役约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

拿破仑对战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欧洲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将军,但他们一下子期望的东西太多,而他自己只看到一点那就是敌人的大量军队,他力图消灭他们因为他相信只要把军队消灭其他一切自然就会土崩瓦解。

对此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过他“主力只用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消灭敌人”。

作为一代名将,拿破仑运筹帷幄跃马疆场,身经百战其做战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其统帅艺术为许多兵家所称道,其军事思想也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拿破仑在世界史上确实占有一个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场是非参半的对外战争,每件事情都像一把双刃剑没有绝对性。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统治时期正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他用刺刀加速了这一过程,多次打败反法联盟,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争具有革命性。

但另一方面他迷信武力铁蹄踏便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战争具有侵略性(与英国的战争又具有争夺欧洲霸权性质的一面),遭到各国的联合抵,连年征战造成法国经济困难。

但如果没有1812年远征俄过的举动或许拿破仑会带着他的法兰西帝国更永久的称霸整个亚、欧、非,这虽然只是揣测但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因为那一次远征法国损失了将近60万的兵力与此同时法国的国际威信也大大下降使拿破仑的敌人大受鼓舞从而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

倾向工大于过的法典--《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的功绩不止在于军事上,他在1804年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法典规定:所有功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成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实行民事婚姻等。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拿破仑自己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战,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这是拿破仑除军事思想等方面外留给后人的另一瑰宝。

总之,对于拿破仑的功绩而言他的过错应该是渺小的。

对于拿破仑来说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工作”包括对外战争。

因为他说过:“我的基本要素是工作,我有此生就是为了工作。

我两腿能及之处有界限,我双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工作有何界限。

”正如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的那样:“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的,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

”但究竟拿破仑这一对己而言无止境的工作是福是祸:是利是弊也是有留予后人自行评价。

拿破仑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他出生平凡但却活得粲然,大树植根于泥土,雄师生存于兽群,登峰造极的人物不能须臾离了平凡的芸芸众生。

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同他一样而前提条件就是:坚持有毅力信赖自己在人生的“战场”上拿破仑也留给我们许多炙手可热的至理名言——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没错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战争是不会胜利的,走在别人的阴影里前途不会光辉的。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如果连抱负都没有又何来成功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