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_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几点认识

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_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几点认识

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便在于它宣告了一个关于人的独立的宣言:劳动创造价值意味着,人可以通过劳动来创造世界并且确证自己的存在而无需假手于上帝,即“人本位世界”。

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中应该是主体,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人之外的物则是客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

[1]4因此,当启蒙思想家举起“人”的思想旗帜砸碎中世纪的“上帝之城”时,人性的光辉就在尘世中闪闪发光了。

把人从上帝那里夺回来,这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改造,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一、对黑格尔劳动对象化思想的提升“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生产看作是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

”[2]101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他把一切现实事物的本质归结为概念,然后用概念的联系说明事物的联系,把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完全抽象化为精神的自我创造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这就造成了“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自身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

”[2]114对此马克思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批判和改造。

第一,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看作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2]101,“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2]101,即认为对象化或外化的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包含着内在矛盾的能动的主体。

但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换句话说,黑格尔所理解的主体并不是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绝对的精神。

马克思把能动性归之于感性存在的人,把主体理解为能动和受动的统一。

第二,黑格尔把一切事物都精神化,把人、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

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异化也不是实际的改变客观对象,而只是纯粹的思辨的过程。

“正像本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薛稷(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太原030006)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入手,目的是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从经济上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作出说明,但在写作思路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关注共产主义问题,通过批判黑格尔思想,依据劳动实践观论述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与扬弃。

对黑格尔的劳动实践以及费尔巴哈的异化的理解来阐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关键词:劳动;自我意识;对象化;异化;异化劳动中图分类号:B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10)06-0051-03[收稿日期]2010-08-23[作者简介]薛稷(1980-),男,山西吕梁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助教,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几点认识第27卷第6期2010年12月晋中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Vol.27No.6Dec.201051··质、对象变现为思想本质一样,主体也始终是意识或自我意识,或者更正确些说,对象仅仅表现为抽象的意识,而人仅仅表现为自我意识。

”[2]100即不是把自我异化归结为现实的异化,而是相反。

“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即在知识和思维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异化的表现。

相反,现实的即真实地出现的异化,就其潜藏在内部最深处的———并且只有哲学家才能揭示出来的———本质来说,不过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即自我意识的异化现象。

”[2]103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上述观点,把人的对象化、异化理解为客观的物质活动。

因为人是有生命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它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为异己对象时,就不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同时,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因此扬弃异化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

第三,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

”[2]101因为黑格尔只从对象化意义上理解劳动,而没有从异化意义上理解劳动,混淆了对象化和异化。

马克思通过区分异化和对象化,从而区分了劳动和异化劳动,并论证了扬弃异化劳动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现实化:“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2]52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2]52二、工业劳动对费尔巴哈异化观的深化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的劳动观的最初形态,它对马克思以后的劳动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异化劳动理论的根源虽然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之中,但是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植根于各种异化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论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并在批判和借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理论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

它超越了以前各种劳动理论,并把人类对劳动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实践上讲,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创立同当时的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劳动的急剧变化息息相关,并基于人们对劳动形式、劳动方式、劳动的作用和后果的全新的认识。

同时,日益两极分化的社会关系和日趋激烈的阶级斗争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来剖析和解决这种社会矛盾。

它不仅启发了人们进一步思考劳动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而且为马克思的两大创造性成果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3]2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看到,人们不是交换思想,而是交换产品,产品只能在对象化的生产劳动中获得。

进而马克思把劳动分为:对象化的劳动和异化的劳动。

费尔巴哈之人的对象化是人的感性的物质生活,马克思则进一步说明对象化就是工业劳动。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2]88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对象化劳动的现实意义,尽管此时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还不是现实的经济活动,而依然是带有很强的人本主义色彩的“人”。

但在同样的经济条件下,与斯密和李嘉图不同,马克思看到的不是简单的经济事实,而是异化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同资本家的对立,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在区分对象化和异化的基础上将异化和劳动结合起来,指出了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

三、异化劳动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的扭曲马克思认为人的真正的类本质是自由自主的劳动,这也构成了言说异化劳动的前提,因为异化劳动实际上暗含了这样的一个规定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

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

马克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内涵。

首先,从生产结果看,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生产劳动是人类物质形态变化以使其成为财富的活动,也就是使物质变化为财富形式的活动。

[2]90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

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

”[2]52劳动者不仅不能拥有劳动产品,而且还受制于劳动产品。

在一切都是为了生产的情景下,“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越畸形”。

[2]53其次,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行为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为什么会与劳动者相异化?这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

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正是在52··Ess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Alienated Labor Regression———Reflection on Marx ’s Ideas of Alienated LaborXUE Ji(School of Philosophy &Soci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Marxist starts from economics ,in the purpose of criticism of the bourgeois political economy ,from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economy for the working class ———for illustration ,but in the writing ideas Marxist shifts Communism problem.Through criticism of Hegel ,according to work practice ,Marxist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and abandontion of private property.This thesis explains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ur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e of Hegel and Feuerbach's understanding of alienation to.Keywords :labour ;self-awareness ;objectification ;alienation ;alienated labour(编辑张瑛)劳动中人确证了自己的本质,通过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人发展并满足了自己。

但是异化劳动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

”[2]54-55再次,这就直接造成了第三个层次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

人的类本质本来是人对动物的优点,“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