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

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

浅谈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
摘要:色彩是广告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对广告环境、对人们情感活动都具有深刻影响,本文从色彩的基本功能入手,探讨了如何进行色彩搭配,更好的表现广告的主题诉求问题。

关键词:色彩;年龄;广告
色彩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马克思语)。

人类信息的获得主要依靠视觉,视觉对于色彩的感受最为敏感。

作为视觉传递手段的广告要获得成功,色彩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色彩的情感特征
色彩使人产生各种联想和情感,引起心理反应。

人们对这些反应有着许多共通的东西,如:黄色感觉温暖,兰色感觉寒冷;红色表示革命、喜庆,绿色象征新生、希望;黄色联想光明,橙色激起食欲,紫色代表尊严,黑色象征着沉默、庄严等等。

由于人们所处的国家、民族、地区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和联想也各不相同。

一个人的经历阅历、职业爱好、性格气质、文化教养、性别年龄的不同,导致对色彩的联想、产生的情感也会出现许多差异。

根据有关专家调查显示:小学生多喜爱红色、橙色,青年人多喜欢黄绿、胭脂色,老年人偏爱兰和兰紫色。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人,越喜欢近光谱红端区的色彩,年龄越大则越偏爱近于紫端区的色彩。

色彩对比柔和时可获得悦目感,色彩对比强烈而显得刺眼时会有不快感,这些都是人们共同的感觉。

年龄的不同人眼辨色能力也不同,儿童对暖色的识别能力较冷色更为容易,对纯度低的颜
色分辨能力就不及中青年,故前者喜欢对比强烈、明快丰富的纯色;而后者乐于接受纯度偏低,对比柔和的颜色;老年人则喜爱素静沉着、含蓄稳重的色彩。

年龄的不同,消费方式也不同。

作为市场,除按消费水平、性别等分类外,习惯上也按年龄结构分为儿童用品市场、青年用品市场、中老年用品市场。

现在社会,年龄结构在发生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状况下广告设计应更具有个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层的人的不同需求、购买动机,设计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相适应的色彩,才有助于促进购买欲望。

由此可见,色彩对人的影响力已成为现代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情意表达。

二、色彩的情感效应
色彩对于不同阶段的人群来说,所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

儿童联想的大多是身边所见的具体东西,而成年人却能产生更多的抽象联想。

比如白色,儿童可能联想到雪、白糖,而成年人却可以联想到纯洁、纯真、神圣等等。

设计广告时,宣传儿童用品可多采用与商品颜色相类似的色彩,而成年人的用品则可采用与商品的价值、作用、质量以及满足各种情感所需的相关联的色彩。

同样是宣传帽子,艳丽的童帽采用和帽色相同的艳丽色彩作为广告的基调,可使儿童感到可爱。

而宣传成年人太阳帽,如用兰色作为广告基调,则可使消费者产生凉爽感,用红、橙色宣传冬帽会令老年人感到温暖且更具诱惑力。

随着物质文化的逐步提高,现在的青年人的消费观要求比较高,
在购买上追求高档次,多数是从贵选择,更注重外观和时尚的产品。

选择那些代表高贵、新颖、华丽的色彩与他们的这种心理是相符合的。

中老年人往往更强调商品的声誉和地位,稳重成熟的色彩会使他们对商品产生更大的认可度。

青年王勃豪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晚年的王维轻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既有青年人与老年人对色彩的喜好区别,也有两代人对色彩感情的差异。

青年人重感情甚于理智,重幻想甚于实际,喜爱情感炽热的色彩。

老年人则多半重理智甚于感情,重实际甚于幻想,爱好富于哲理、沉稳而含蓄的色彩。

对于前者,红色富于热情、奔放;对于后者,兰色象征高洁、理智。

绚丽娇艳的对比色与青年女性活泼奔放的性格相适应,文静含蓄的调和色符合中年女性的心理特征。

用红色作为酒的广告用色,与青年人热情、欢快、追求刺激的心理产生共鸣,以粉黄作为“中国白葡萄酒”的底色基调,则给中老年人以质朴、淡雅、美味、富于营养的感觉。

三、色彩的心理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生理、心理、环境的变化,也必定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而言,中年人正是人生奋斗的高峰,热烈亢奋的颜色能使他们振奋,倍增信心和力量。

但“人到中年万事忙”,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奔忙于紧张的学习、工作、奋争之中,宁静淡雅的冷色则可以让他们平衡协调一下紧张疲惫的精神状态,让人身心感到舒缓。

青年人对充满激情的红色格外青睐,老年人有时会认之为幼稚。

黑色具有庄严稳重,踏实内在和高雅的内涵,常常被用在男性用品的广告上,如用在某些老年男性用品上则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为从传统的色彩象征意义上来讲,黑色也是死亡的颜色,象征着无生气,代表着悲哀。

有时,销售对象和使用对象并不完全一致。

中青年人看嫩黄色会视为稚嫩和不成熟,但用在婴幼儿的用品上,对于同样是购买对象为中青年的夫妇来说,却可以让他们倍感亲切可爱。

所以谈广告色彩与年龄的关系,着眼点应当放在商品与销售对象上。

购买行为是否发生,关键取决于销售对象,大多数低龄儿童用品,销售对象往往是年轻的父母,广告中带有诱惑力的促销主要是针对他们。

色彩运用在广告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们的心理及情感密切相关。

同时色彩的功能和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广告是否能够引人注意,是否达到销售目的,是否体现价值关键。

年龄对于色彩的喜好和心理反应存在着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在设计广告时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差异,这也更需要我们不断去感悟色彩,把握色彩。

在设计中要将商品自身的特点与使用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才能使设计出来的广告独具魅力。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邵永红.设计色彩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
[2] 刘境奇.广告设计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