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普通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大学普通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具有理论化、抽象化、概念化、定量化 的特点。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1基本概念
1.2焓与反应热
重点:1.概念-相、状态与状态函数、热和功、焓、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m 、反应的标
准摩尔焓变rHm 等。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三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4. 气 体 定律
我们常见的气体大都是混合气体,在混 合气体中,每一种气体都称为混合气体的一 种组分气体(constituent gas)。
组分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含量可表示为: 分体积、体积分数、摩尔分数和
气体分压。



O
2
分体积(partial volume)(VB): N2 相同温度下,组分气体 具有和混合气体相同压力
课程安排和要求
上课:56学时
实验:24学时 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遵守课
堂纪律,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具体内容
上课:大学普通化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相平衡
学时:10
6
8
8
4
4
4
10
作业:每一章收一次,每次批改 总人数的1/3。
答疑:每章完成后安排一次.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大学普通化学”第五版
(a) 敞开系统
(b)封闭系统
(c)隔离系统
2.状 态 与 状 态 函 数
系 统 的 状 态(state):系统所处的状况。 状 态 函 数(state function):系统的状态是 用系统的各种热力学宏观性质来 描述的,如
温度、压力、体积、热力学能、焓、熵等, 这些性质与系统的状态有关,所以也称系统
能量转化的两个实例
(a) 在火箭推进器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 热能再转化为火箭运动的动能;(b) 水力发电站 中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系统从环境吸热:
Ⅰ U1
(Q > 0)
Ⅱ U2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0)
系统状态变化示意图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y)(热力学第一定律): U2 = U1 + Q + W

U = U2 - U1 = Q + W
此式表明: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系 统吸收的热量加上环境对系统作的功。
3 2 2
3 3 2 2 2 2
例1-2
潜 水 员 携 带 的 水 下 呼 吸 器 中,充 有 氧 气 和 氦 气 的 混 合 气 体。在 25°C 时, 将 1105 Pa 的 46dm3 O2 和 1105 Pa 的 12 dm3 He 填 充 到 体 积 为 5.0 dm3 的 储 罐 中, 试计算两种气体的分压和混合气体的 总 压。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
2.计算:
分压定律 pB = yB p U = U2 - U1 = Q + W 反应热 QP = r Hm (298K)= vB f Hm (B,物态,298K)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化学反应过程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传递和转 换规律的科学领域叫化学热力 (chemical thermodynamics)。本 节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及运用此定律 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计算 各种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实验教材:“大学普通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导书:“大学普通化学学习指导”
大工出版社
参考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六 次 实 验(24学时)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固体乙醇的制备 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 废水中铬含量的测定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一)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二) 无机合成-碳酸氢钠的制备
规定:系统吸热 Q为正值,放热 Q为负值。
功(W)(work): 除热之外,系统和环境之间 传递的各种能量。单位为焦耳(J) 规定:环境对系统做功W 为正值,反之W 为负值。
如:使气体发生膨胀或压缩,是 做了体积功(volume work)。
功的形式有多种,通常分为体积 功和非体积功两大类。 一般化学反应只作体积功,
如图所示的复合材料中有几相?
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有两 相。它们分别是碳纤维 相和树脂相。
从上面三个例子中可知: 1、 对于系统中的气体来说,无论是纯气体 还是混合气体,都是单相系统。 2、对于系统中的液体来说,如果是纯液体 或是完全互溶的两种液体所形成的溶液,则 为单相系统;如果是互不相溶的几种液体所 形成的,则为两相或多相系统。 3、对于系统中的固体来说,不论固体分散 得多么细,只要存在相界面,每种固体就是 一相。例如: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是两相。
1. 系统的状态一定,状态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值。 2. 系统的状态变化时,状态函数(Z)的变化量 ( Z)只决定于系统的始态(开始的状态)和 终态(变化后的状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即
Z = Z(终) – Z(始)
3. 系统的状态函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理想气体系统,其状态函数:体积、 压力、温度、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用理想气体 方程式表述:源自nB n yB=1
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推导,在
T、P 不变时可得:
yB
=
nB n
=
VB V




分压(partial pressure)(PB):组分气体 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对容器所产生的压力。
混合气体的压力: p = PB
理想气体当V、T不变时可知:
PB nB P n
p B = yB p
(a)
(b)
如下图所示,试管内的物质有几相组成?
(a)
(b)
因为试管a内的酒精和水互 溶,故溶液中任何部分的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 试管b内,煤油和水互不相溶, 致使上下两层液体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完全不相同,而且 上下层间有明确的界面隔开, 因此上下层液体形成两个相。 但是,如果把液体上方的空气 也考虑进去,则试管a中有两 相:气相和溶液相;试管b中 有三相,分别是水相、煤油相 及液体上方的气相。
p He= 1105 Pa12dm3 /5.0dm3 =2.4 102 kPa
p=p O2+pHe=(9.2+2.4) 102 kPa=11.6 102 kPa
1.2 焓 变 与 反 应 热
1 . 焓(enthalpy)和 焓变(enthalpy change)
2. 反应热 (reaction heat)
相变(phase change)是指物质从一相转 变成另一相的过程。常见相变类型见下表
相变 固→液 固→气 液→固 液→气 气→液 气→固 相变名称 熔化 升华 凝固 蒸发 冷凝、液化 冷凝、沉积 相变点 熔点 升华点 凝固点 沸点 液化点 冷凝点 实例 冰的熔化 干冰(固态CO2)的气化 水的凝固 水的蒸发 二氧化碳的液化 雪的形成
1.焓和焓变
热力学能(U)(themodynamic eneryg): 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
内部能量—包括质点运动的动能、分子间势能、 分子的转动能、振动能、原子间的键能、电子的能 量及核能等。单位是焦耳(J) 。 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无法测定其绝 对值,只能测定其变化值。
热 和 功
热量(Q)(heat): 由于温度不同在系统和环境 之间传递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物质的质量与能量 的传递情况,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 敞开系统(unclosed system):系统与环境之 间通过界面既有物质的质量传递又有能量的传递; 隔离系统(isolated system):系统与环境之 间既无物质的质量传递又无能量的传递; 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系统与环境之间 通过界面只有能量的传递,没有物质的质量传递。

yB
分 压 定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
分压之和;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 体的摩尔分数乘以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称道尔顿(J.Dalton, 1766-1844,英)
分压定律。此定律适应于理想气体。
使用分压定律时摩尔分数 yB
有两种方法得到:一是通过摩尔
分数定义;二是通过体积分数。 请同学思考
时所占的体积。 混合气体的体积:
T、P、V相同
V= VB
体 积 分 数
体积分数(volume fraction)(B):组分气体
的分体积与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
B
=
VB V
B=1




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yB):组分气体的物质
的量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yB
=
如果是溶液摩尔分数用xB表示
例1-1
在一容器中含有NH3 、O2和N2的混合气体, 已知其中NH3为0.24mol,O2为0.36mol,N2为1.40mol, 计算总压力为101.3kPa时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 n nNH nO nN (0.24 0.36 1.40)mol 2.00mol PNH nNH P 0.24mol 101.3kPa 12.2kPa n 2.00mol PO nO P 0.36mol 101.3kPa 18.2kPa n 2.00mol PN nN P 1.40mol 101.3kPa 70.9kPa n 2.00mol
普化预约网址: http://202.118.73.170/finaldlut 密码: dlu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