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试题∶阅读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
我想和你们一样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
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朗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
同学们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诵它。
在我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
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这首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笑容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
”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背诵。
果然被我料中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
“对不起,克劳斯先生。
”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儿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开始费力地一字一字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
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三节诗。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好像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一样,有点儿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①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________)②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
(________)③“不必担心,蒂娜。
”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________)(2)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项作业? ( )A.这首诗很重要,教材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背诵。
B.“我”想测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C.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想看看这些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嫌作业分值太少而不去做。
(3)“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
”“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觉得那样说不妥当?(4)你从蒂娜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解析:(1)D;B;C(2)C(3)“我”非常震惊,也很矛盾。
一方面“我”想让蒂娜停下来,因为那只是“我”说着玩儿的,但“我”又怕说出后会让蒂娜误认为这是对她的“特殊照顾”而伤害她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我”又得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
(4)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懂得了一个人身体有缺陷不要紧,但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6自然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D、B、C(2)C (3)“我”非常震惊,也很矛盾。
一方面“我”想让蒂娜停下来,因为那只是“我”说着玩儿的,但“我”又怕说出后会让蒂娜误认为这是对她的“特殊照顾”而伤害她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我”又得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
(4)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懂得了一个人身体有缺陷不要紧,但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猫(节选)季羡林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
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wěi);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
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zhēn zhuó)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
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
蜷(quán)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
(①)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②)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
它从来不怕任何人。
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我举一个小例子。
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
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
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
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
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
它只要有机会溜出大门,但见它长毛尾巴一摆,像一溜烟似的立即窜入小山的树丛中,半天不回家。
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
(1)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咪咪外貌的句子。
(2)其实在季老先生的文章中,对虎子也有一段外貌描写:“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
”这句最可能放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________处。
(填序号)(3)作者先写了老猫的________特点,再写老猫的性格特点,其中性格特点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4)对这篇文章的情感流露和语言表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语言朴实,娓娓道来,事例翔实可信,情感真挚动人B.作者抓住了猫的特点,甚至名字的由来,表达出他对老猫的喜爱C.作者善于对比,动物与人的对比,更能表现他对动物的喜爱D.作者主要是想表达对老猫的喜爱,只是为了突出它敦厚的特点才写的另一只猫解析:(1)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
(2)②(3)外貌;暴烈如虎;温柔敦厚(4)D【解析】【分析】(1)外貌描写即对描写对象的容貌、神情、体型、姿态等的进行描写,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3自然段找到答案。
(2)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解答时,我们认真读给出的句子,确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填入的句子。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
(2)②;(3)外貌、暴烈如虎、温柔敦厚;(4)D【点评】(1)了解什么是外貌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句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底盛开一朵花①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②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
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
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穿着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
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
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③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
”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
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
”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
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
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④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①三年前,好心姑娘________;②今天,好心的老太太________;③将来,“我”________。
(2)文中的“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3)画“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老太太________的特点。
(4)老太太让“我”怎么还她的一块钱?找出相关句子。
(5)“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B.车厢里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许解析:(1)①帮老太太投币买车票;②帮“我”投币买车票;③有机会也会为忘记带零钱的人投币买车票(2)“我”上了公交车,却没有零钱投币买票。
(3)外貌;简朴(4)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