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简答题汇总

初中地理简答题汇总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2)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地碰撞形成的。

(3)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或为什么仍在隆起抬高)?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碰撞形成的。

2.两极地区主要海洋、陆地的识别与空间定位。

方法一:利用经线:0°经线西侧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亚洲。

方法二:利用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因此,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因此,格陵兰岛以西是北美洲,以东是欧洲、亚洲。

3.北极地区方向的判断:靠近北极点的是北,远离北极点的是南,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4.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周围大洋、大洲的名称。

(1)南极周围大洲、大洋的判读方法:南极周围大洲的判读:a根据海陆轮廓形状判断,离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南极半岛的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大洋是印度洋。

B根据经纬度判读,若图上出现经纬度,0°经线附近的大洲是非洲,大洋是大西洋;180°经线穿过的大洲是大洋洲,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5.判断东西经:(1)在两极地区地图上,从0°经线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是东经;(2)从0°经线开始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到180°是西经。

6.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分布:聚落集中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沿海地区。

原因:是这里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高山或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8.保护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①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②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推动当地经济的长效发展。

③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9.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

10.亚洲的气候特点(划线的两条是中国的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

11.亚洲的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中国不跨北寒带,其余相同)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温差异大东西距离长,东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大1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3.季风气候带来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不利影响:但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14.亚洲的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中国不跨北寒带,其余相同)?(1)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温差异大(2)东西距离长,东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3)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大。

1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相同)?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16.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D.产品主要出口。

17.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灌溉,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18.印度(中国)人口众多的影响:有利的影响: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阔;不利的影响: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大等。

19.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产;不利影响: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0.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分布的气候条件?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分布及分布的气候条件:水稻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和恒河中下游等高温多雨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等凉爽干燥地区。

21.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2.俄罗斯的工业及工业区分布的特点:工业分布的特点: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区分布的特点: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原料产地附近。

23.俄罗斯南部修建铁路的原因?(1)南部矿产资源丰富;(2)北部气候寒冷,冻土层厚,修建难度大,南部气候较为温暖,修建难度小;(3)南部人口、工业、城市比北部多;(4)南部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24.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的原因。

(1)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期短;(2)亚洲部分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

2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及非洲的气候的分布特点:气候特点: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非洲气候的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6.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气候温暖湿润,海陆交通便利。

27.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气候条件: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较为干旱,适合牧草生长及牲畜过冬和繁殖;地形条件: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水源条件:地下水充足,适宜牲畜饮用。

28.澳大利亚特有而且古老物种多的原因是什么?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海洋阻隔了生物在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之间的迁移;缺少大型食肉动物;自然条件单一,生物进化缓慢。

29.美国的气候特点及降水的分布特点: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西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

30.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影响?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药材、木材、食品等作用;影响:不合理的开发,不仅破坏了巴西本土的环境,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了全球的气候。

31.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展条件不同,请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地形:中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澳大利亚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气候:中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澳大利亚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气候区。

32.尼罗河和多瑙河哪个航运价值高?为什么?(1)多瑙河水量比较丰富,并且水量季节变化小,有利于发展航运;尼罗河水量比较小,季节变化大。

(2)多瑙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发展航运;尼罗河流域地势起伏比较大,不利于发展航运。

(3)多瑙河流域国家经济发达,航运基础设施比较好,航运需求量大;尼罗河流域大多数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对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33.多瑙河的水文特征。

多瑙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所以该河水量丰富,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汛期主要为春汛、夏汛期;该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航运价值高。

34.尼罗河的水文特征:尼罗河是世界长度最长的河流,上游流经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等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的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35.亚马孙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水流量大;亚马孙河水量居世界第一,刚果河水量居世界第二;(2)两条河流都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流域内终年降水量大;(3)水流量稳定,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大;(4)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5)河流含沙量小。

36.莱茵河航运价值高。

自然原因:(1)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河网密布,无结冰期;(2)河流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稳,利于航运;社会经济原因:(1)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和经济发达;(2)市场需求量大,货运量大。

37.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

自然原因:(1)伏尔加河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河流落差小,河水流速平稳,易于航运;(2)河流封冻期短,河流通航里程长。

社会原因: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

38.刚果河的水文特征:刚果河主要流经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39.俄罗斯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1)纬度较高,冰期长,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不利于航运。

(2)纬度高气候寒冷,人烟稀少。

40.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1)自然条件:世界第四长河,水量丰富,冰期短,航运里程长;(2)社会经济条件:美国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41.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1)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国际贸易;(2)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便于同海外各国交往;(3)广大的陆地和海洋疆域,物产丰富;(4)海陆差异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便于多种经营。

42.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2)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开发便利;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该区域经济发达。

43.傣族泼水节:泼水节和竹楼,反应了当地高温多雨的湿热环境,孔雀舞是民族独特舞蹈。

44.蒙古包:(1)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场广阔,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2)适应游牧生活,便于拆装。

45.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变化及原因。

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原因是:影响因素海陆位置;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6.内蒙古高原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导致沙尘天气增多等。

治理措施:退耕还草、轮牧休牧、划区轮牧、植树种草等47.内蒙古卫星回收问题。

(1)地势坦荡,便于观察搜救;(2)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观测、搜救;(3)地广人稀,有利于安全保障等。

48.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特点: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原因:南方夏季比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多,但夏季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49.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和成因。

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

原因:(1)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2)北方距冬季风发源地近,加剧北方寒冷,加大了南北温差。

原因:(1)纬度位置;(2)冬季风冬季,北方临近冬季风的发源地。

50.吐鲁番盆地气温高的原因(1)海拔低,气温高;(2)地形封闭,热量不容易散发;(3)离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