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地理2022届中考专题练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2022届中考专题练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含答案)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综合题(满分100,错一空扣5分)
1.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是___________(山脉),b是
___________(山脉)。

(2)位于a两侧的地形区d被称为“黑土地”,d是_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f是__________;位于b两侧的地形区均被称为“黄土地”c是_________,e是
__________。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_________工程,此工程主要是将______流域的水调往华北、西北地区。

(4)本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d地区纬度较高,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_____熟。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①______平原,②______高原,③______平原,④______高原。

(2)②③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__,土壤为______土地,该区居民的主食是______,为缓解③地区淡水不足,国家实施了______(引水工程)工程。

(3)面对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现状,______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读北方地区略图及相关材料(如图1),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正确的是______。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B.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①地为内蒙古高原,②、③分别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C.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D.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河流夏季径流量大,普遍有结冰期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______。

(3)①地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简述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______。

(4)以石家庄为例,说明②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

(5)据图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

(6)结合图2材料,说明与华北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______。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西以
_____________高原东部边缘为界,西北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为界,北和东北以国界为界,东临渤海和_____________海。

(2)除山脉外,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还有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高原。

(3)我国北方地区的陆上邻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流经北方地区的两条重要大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和“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______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首都北京位于②______平原上;③______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造成的。

(2)北方地区濒临的内海④______。

(3)⑤______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______(选填耕地、林地或草地);⑥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

(5)甲图代表的是图中①、②、③地区中______地区的传统民居。

6.如图为北方地区示意图及西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以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______海。

(2)北方地区东部地形区有______平原、______平原,西部地形区有______高原;
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_、______级阶梯上。

(3)西安夏季气温______降水______、冬季气温______降水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4)杜陵现位于西安市,诗中描写的是北方地区春季______灾发生的景象。

北方地区三月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该季节降水______(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大兴安岭太行山脉(2)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3)南水北调长江(4)旱地一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大兴安岭,b是太行山脉。

(2)由图可知,位于大兴安岭,东侧的d是东北平原,西侧的地形区f是内蒙古高原,位于b两侧的地形区均被称为“黄土地”c是华北平原,e是黄土高原。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此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西北地区。

(4)图中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d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2.【答案】东北黄土华北内蒙古旱地黄面食南水北调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1)图中地形区①是东北平原,②是黄土高原,③是华北平原,④是内蒙古高原。

(2)②③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土壤为黄土地,该区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为缓解③地区淡水不足,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3)华北平原耕地多,水资源少,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资源紧张,目前,国家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因此从长远来看,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3.【答案】A 差异:气温和降水石家庄都高于齐齐哈尔;原因:石家庄纬度低,气温高,石家庄距海近,无高大山脉的阻挡,降水多过垦过牧、修路、采矿等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丰富的煤、铁资源;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东北平原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粮食消费量小
【解析】(1)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由图示信息可知,石家庄和齐齐哈尔气候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石家庄都高于齐齐哈尔;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石家庄纬度低,气温高,石家庄距海近,无高大山脉的阻挡,降水多;
(3)目前,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
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4)②地区地处华北平原,春季(3~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是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很少,而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对农业生产不利;
(5)据图分析可知,环渤海经济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如水运、航空;雄厚的工业基础;劳动力丰富廉价;社会协作条件好等;(6)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粮食消费量小。

4.【答案】(1)秦岭淮河青藏黄(2)东北华北黄土(3)俄罗斯朝鲜(4)黄河黑龙江
【解析】(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可知,北方地区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西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为界,西北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为界,北和东北以国界为界,东临渤海和黄海。

(2)读图可知,除山脉外,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还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3)读中国疆域图可知,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我国北方地区的陆上邻国有俄罗斯和朝鲜。

(4)我国疆域辽阔,长河众多,其中流经北方地区的两条重要大河分别是黄河和黑龙江。

5.【答案】东北华北黄土水土流失渤海长白林地太行重③
【解析】(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首都北京位于②华北平原上;③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2)北方地区濒临的内海④即渤海。

(3)⑤是长白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林地;⑥是太行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4)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5)甲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图中③是黄土高原,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6.【答案】秦岭淮河黄东北华北黄土二三高多低少温带季风气
候旱少
【解析】(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东部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部地形区有黄土高原;位于我国
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上。

(3)西安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4)杜陵现位于西安市,诗中描写的是北方地区春季旱灾发生的景象。

北方地区三月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该季节降水少且气温回升蒸发量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