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如何开展中医护理业务查房2
4如何开展中医护理业务查房2
疾病相关知识
•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 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多。 病因: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 ,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老年人骨质疏松, 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造成骨折。 临床表现: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 髋外侧可见皮下淤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 重者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治疗: 1、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一、护理查房制度
2、护理查房的分类
护理业务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行政查房
一、护理查房制度
3、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三级查房 二级查房 一级查房
二、中医护理查房
1、中西医护理查房的区别
2、中医护理查房的现状
二、中医护理查房
1、中医护理查房和西医的护理查 房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中医护理 查房?
二、中医护理查房
辅助检查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直接胆红素 2.7 间接胆红素 6 Β 2微球蛋白 1.5 尿素氮 4.5 肌酐 65 血尿酸 316 葡萄糖 4.79 甘油三脂 3.87 总胆固醇 4.55 三大常规检查结果正常 结果单位 umol/L umol/L mg/L mmol/L umol/L umol/L mmol/L umol/L mmol/L 参考值 0一10.0 2.0一17.0 0.1一3.0 2.5一6.4 40一106 202一416 3.9一6.11 0.40—2.30 3.0一5.2
护理措施
5、安全护理:患者在床上休息及 治疗时使用床栏,呼叫器放于患者 右侧床头处(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基 本正常)。康复训练时地面清洁干 燥,给予患者舒适合脚的软底鞋及 安全带保护,嘱患者切勿自行离开 安全环境,因患者有专人陪护,嘱 陪护切勿离开患者,康复护理人员 加强巡视。下床活动时应使用相应 的辅助器材,如拐杖,轮椅等并有 专人看护。
汇报小结
一、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的目的
护理查房的分类
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查房的目的
解决临床护理工作 中的疑难问题,不 断提升专科护理的 内涵和质量。 建立临床护士教育 训练的长效机制, 提高护士的专业能 力。
建立临床护士分层 管理机制,形成传 帮带 的管理过程。
保持护理工作的连 续性。
疾病相关知识
• 保守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后有无可能下地行走可以归为2类方法。对于 根本无法行走的患者穿“丁”字鞋或短期皮牵引,行止痛对症治疗, 鼓励尽早坐起。对于有希望下地行走的患者,一般可采取股骨髁上或 胫骨结节牵引,定期拍X线片,对复位和牵引重量酌情进行调整。如X 线检查显示骨痂形成,改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4~8周。 • 手术治疗分外固定支架、多枚钉 、侧方钉板类、内钉系统、人工假体 置换术。 • 本病的重点是在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护理,注意合理的营养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患 肢迅速恢复正常功能。功能锻炼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否则会 引起不良后果。
⑷.分析点评
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要点
护理新进展
中医特色的 护理方法
三、如何在护理查房中体现中医特色
⑸.总结与记录
Text 措施落实 in here
护理方向
护理记录
三、如何在护理查房中体现中医特色
3、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在护理查房中的运用
饮食调 理
情志护 理
健康教 育处方
生活起 居
四时养
生
健康讲座
护 士 带 领 患 者 打 太 极 拳
护理措施
3、患者有中风后遗症,强哭强笑, 该患者主要表现强哭。对于有强哭 或强笑症状的病人,特别要注避免 触发其情感波动的因素;更不能认 为病人的样子好笑,而以引逗的语 言去激发。在病人进食或饮水时, 不要与其交谈,应使其专心于咀嚼 和吞咽,以免呛咳或窒息。
护理措施
4、情志护理:患者常有抑郁,悲 观等情绪,医务人员从心理上多关 心患者,安慰患者,多与患者沟通, 尊重患者,由于患者言语欠清、缓 慢,要耐心倾听患者述说。观察患 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保持心情愉悦,与家属配合对患者 日常训练的进步和坚持给予鼓励及 肯定,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主要治疗及护理评估
治疗原则:益气活血通络 中医治疗: 口服:益脑心颗粒7g 3∕日 扎冲十三味丸 15粒 1∕日 仙 灵骨葆胶囊 1.5g 3/日活血通络,促进骨质修复。 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补气、活血、逐瘀、通络。 针灸、TDP、电针疏通患肢经络。 康复治疗:双下肢气压治疗,康复器械训练,其他推拿治疗 等。
护理措施
6、 在病人治疗中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训练的相 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情绪稳定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避免 情绪激动而使疾病再度复发。患者甘油三脂较高,嘱家属给患者的每日 饮食宜清淡,低脂,适量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多吃蔬菜水果。 并在家属陪同下适量活动。
护理评价
区别在哪里?
将中医护理理论贯穿始终 中医四诊查体 特色技术操作 健康教育
二、中医护理查房
2、中医护理查房的现状
整体中医基础理论 薄弱,辨证施护能 力不足 中医护理诊断不准 确,不能有效实施 护理措施 没有统一的中医护 理查房流程(中医 护理查房模式)
护理查体没有体现 中医护理观察内容
中医护理特色不突 出
1、患者现生活部分自理,由平车入院到现在 可以自行翻身,站立,搀扶下行走。 2、中风后遗症强哭强笑及焦虑有所好转。 3、在住院期间患者未出现跌倒,外伤等 情况。 4、患者及家属对饮食调护有一定了解,对康 复锻炼积极配合。
资料采集与评估
• 高级责任护士朱利莉
• 运用四诊法,及其他辅助仪器,观察患者 的神、色、形、态、味,病史资料、舌苔 、脉象等基本信息的收集 • 责任护士的护理措施是正确的,执行也比 较到位,护理效果比较明显
备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体内 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 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高甘油三酯是作为高血脂症的一种,对人体的主 要危害主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和形成血栓。
疾病 相关知识
疾病相关知识
该患者有明显的中风后遗症:强哭强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受损害或抑制,而低级功能被显露的表现,在中风者,往往提示大 脑两半球广泛或弥散性病变。可能发生在多次反复中风之后,或是 长期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结果。 “强哭强笑”较为一致的表现是,在大多数时间内患者情绪基本正 常,但在非常轻微或不相关的诱因下(如:去掉床罩,或某人走向患 者),患者出现无法预期的、不能自主控制与调节的哭笑,每次发作 的表现较刻板或固定(哭笑程度、持续时间等无变化),不能反映或者 改变患者当时的情绪。在几分钟过强的、无法控制的哭笑发作后, 患者恢复至基础情绪状态。当问及发作中的感受时,患者表示没有 悲伤、焦虑、高兴或任何主观情绪体验。这种痛哭但不感到悲伤、 笑但不感到高兴的主观感受与情绪表现之间一定程度的分离现象, 是“强哭强笑”的关键特点。许多患者既有哭也有笑,但少数患者 仅发生一种类型时,病理性哭要比笑多见。
康复操
健康教育进社区
三、如何在护理查房中体现中医特色
4、中医护理查房的质量评价
规范化情况
质量考核
查房内容
查房指导作用
三、如何在护理查房中体现中医特色
案例分享
查房准备
• • • • • 患者 病例资料 环境及物品 参加人员 高级责任护士:朱利莉责任护士:杨弦
一般资料
一、基本资料: 姓名:王琦 性别:男 年龄:79岁 患者于4个月前突发肢体无力,不能站立,吐词不清, 由120送至重庆市九院救治,经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对 症治疗。 病情稳定后转至我科继续治疗,经综合治疗后 肢体功能恢复较好。于5月8日不慎跌倒,致左股骨粗隆 间粉碎性骨折,行经皮复位加压钢板螺丝内固定术,术 后复查X片见骨折复位固定良好,于5月31日伤口拆线后 出院。 现为进一步康复治疗,门诊于6月3日以“中风”收 治入院。
西医治疗: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以营养 脑组织,改善脑循环为主。
护理评估及护理诊断
护理评估: 患者属城镇居民,家中条件较好,子女孝顺,家庭及本人对 治愈的渴望非常强烈, 患者对疾病不太了解,对疾病愈后担忧。 护理诊断: 1、肢体活动障碍,与气血瘀阻,脉络痹阻,血气不通有关。 2、疼痛,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术后,髋关节压痛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与强哭强笑,中风后遗症有关。 4、焦虑,与担心疾病愈后有关。 5、有跌倒的危险,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有关。 6、相关疾病知识缺乏。
入院查体
T:36.5℃ p:75次/分 R:20次/分 BP:130/80mmHg 患者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强哭强笑, 平车推人病房,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 圆约2mm,对光放射灵敏,左侧鼻唇沟稍变浅,示齿口 角歪向右侧,伸舌左偏,双侧额纹对称,双眼闭合有力, 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 肌力2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髋骨活动受限,左侧 肢体浅感觉、位置觉不同程度减退,左侧巴氏征阳性。 舌淡红,苔薄,脉弦细,纳可,眠差,二便调。
分析与点评
• 护理风险评估和关键环节有欠缺 ,患者及 家属对疾病的中医知识了解不够 应对措施: • 1、实施跌倒评估单,做好病人的安全专 科护理 • 2、由于左侧肢体感觉减退,应加强皮肤 护理,减少和避免压迫,注意保暖,防止 烫伤
分析与点评
• 3、加强对患者神志的观察,以及患侧肢体 肌力的变化 • 4、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中医知识的 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的发生、预后、预防 ,用药护理,饮食调理,心里疏导,情志 护理,生活起居,四时养生等 • 5、患者眠差,可通过情绪疏导,运用中医 特色疗法如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