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
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
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
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
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
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
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4、学习时限是根据学校的教学制度而定,也有按照学习者的特殊要求而定。
学习时限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限定作用。
四、指出比较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这两种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差异。
P54
1、含义不同;
语法翻译法,又称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直接法又称反语法翻译法,改革法,现代法。
它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用母语、不用翻译而直接通过目的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阅读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教学法。
2、理论基础不同;
语法翻译法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其语言学基础是机械语言学理论,相信所有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
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
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
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
直接法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所以特别重视语音教学。
注意句子(非孤立的词)教学。
心理学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结。
3、基本原则不同;
语法翻译法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注意语法形式的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以翻译(外—母,母—外)为重要教学手段,用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用母语进行教学,无论语法知识还是课文内容都用母语进行讲解;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
重视理性,强调通过外语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
直接法①直接联系的原则。
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②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
语音和口语是语言活动的基础,外语教学应从口语而不是书面语入门,应该在听说的基础上学习读写。
③以模仿为主的原则。
不先讲解语法规则,先通过各种模仿手段反复练习所学的句子,形成习惯,达到脱口而出。
通过大量感性的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
④句本位原则。
不是孤立的单词加语法规则,而是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记住一定量的基本句型,就可以按“类比”和“替换”的方法进一步构造新的句子,以满足需要。
4、基本特征不同
语法翻译法最基本的特征: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重在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
直接法基本特征: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
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
五、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何在?P49
第一语言教学指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之后有意识地继续学习第一语言而在学校里进行的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共同点:
1.从教的方面来看
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都要讲授基本的语言规律;都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对语言规律的概括能力;教学内容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言语技能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学步骤都有预习、讲解、答疑、练习和巩固等几个环节;教学过程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教学方式上都会有实物展示、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课堂上都要注意趣味性和情感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从学的方面来看
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为了获得语言的交际能力;学习第一语言和学习第二语言存在着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学生都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学习大体上都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等阶段;都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不应是脱离意义的机械性的操练。
不同点:
①教学起点不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经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而第二语言教学是真正意义的零起点的教学,从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教,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
②教学环境氛围不同:第一语言的教学往往是在母语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而第二语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存在着语言交流的障碍。
③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第一语言教学不受任何别的语言的影响,不存在语言迁移不同;而第二语言教学明显受着其他语言的迁移作用的影响。
④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第一语言教学时学习者也通常习得了该文化,自然形成了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而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由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