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

对《公共行政学》的课程综述作者:赵化宁学校:池州电大专业:行政管理学号:1034001413001指导教师:2011年 11 月目录内容摘要第 1页一、《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介绍第 2页二、“行政领导”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第 5页三、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收获第 7页参考文献第 8页内容摘要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 , 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

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 , 善政才有善治。

公共行政就是治国安邦 , 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国家 ,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课程做了综述,首先,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做了介绍。

其次, 分析了“行政领导”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以贵池区殷汇镇为例,近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最后,谈了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和研究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和完善政府的管理 , 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对《公共行政学》的课程综述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 , 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

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 , 善政才有善治。

公共行政就是治国安邦 , 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国家 , 如何使社会全面快速地发展 , 使人民安居乐业。

公共行政就是为国家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保证 , 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

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 这是公共行政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 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实现行政目的的行为过程。

公共利益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 . 只有政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有关社会稳定 , 社会公平 , 社会安全的需要。

一、《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介绍公共行政学全书共分为十六章内容。

第一章介绍公共行政含义,指公共组织(政府的行政,即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具有公共性、公共性、法则性、民主性、公平性、高效性特点的交叉与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主要介绍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政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

它具有复杂性、约束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 , 的特点。

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公共行政必须适应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制约、决定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对行政环境有改造作用。

虽然一般行政环境即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对公共行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 具体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组织环境组织文化对公共组织形成团体凝聚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介绍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政府职能有普遍性 . 强制性 . 系统性 . 不可代替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论述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失效, 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

划分了政府职能的类型,论述了政府的基本职能内容。

第四章主要介绍行政体制就是政府体制。

它有政治性 . 稳定性 . 系统性 . 滞后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行政体制可分为中央政府体制 . 地方政府体制 . 中央与地方权利关系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

科学的行政体制的作用在于规范公共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提升政府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

第五章主要介绍公共组织的含义,并指出其具有政治性 . 社会性 . 服务性 . 权威性 . 法制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论述了公共组织的类型 . 机构。

公共组织理论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 新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和新公共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介绍了公共组织的发展趋势, 对非营利组织和学习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全面评述。

第六章主要介绍行政领导的含义 . 特点和作用; 行政领导的类型和产生方式;行政领导的权利与责任; 行政领导理论;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

第七章主要介绍人事行政的含义 . 特点 . 原则和人事行政机关;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八章的机关行政指政府和其只能部门内部的综合办事机构,即办公厅对机关自身事务的管理。

机关行政饿事物性 . 综合性和时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其主要职责是参与政务 . 处理事物和搞好服务。

机关行政对公共行政起到发动作用 . 枢纽作用 . 保障作用 . 效率作用和联系作用。

第九章行政决策让我们了解了行政决策的作用 . 行政决策体制 . 行政决策参与;掌握行政决策的含义和特点 . 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类型。

第十章主要讲述了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执行的原则和作用;行政执行的步奏; 行政评估的含义与作用;行政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及内容和程序。

第十一章讲述了行政监督的概念和原则,阐述了行政监督在实现民主与法治和公共行政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介绍了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 法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类型和方式。

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了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职能;公共预算与决算和财政收支。

第十三章讲述了法治行政的丰富内涵和要求,要想理解其内涵, 落实其要求, 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法律体系和行政监督保障机制,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 才谈得上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才能够保障行政机关有法可依,严格依法办事。

第十四章讲述行政方法的含义与特点, 行政基本方法 . 行政程序和行政计划方法的特点。

第十五章讲述了行政效率的作用并介绍了测量行政效率的方法。

同时也探讨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十六章讲述了行政改革是政府为了适应外部环境, 加强回应性, 提高行政效率进行的不同取向的改革。

二、“ 行政领导”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行政领导是指国家机关及其管理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完成行政目标、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进行的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等行政活动及其过程。

行政领导是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领导者是整个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指挥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行政领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行政领导的职权是由宪法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领导者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 依据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对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管理, 必须依法行政,不能滥用行政权力。

行政领导的职权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障, 其权威性来源于合法性。

行政领导下达的指令, 其管理对象必须认真执行。

这种权威来自于法律法规的规定。

从行政领导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政府机关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活动是按照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从事的。

行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正常运行必须处理好系统的协调性。

领导者的管理有赖于被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 有赖于双方对任务目标的共识和行动中的协调性。

行政领导的职责是行政领导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 从事管理活动时应尽的工作义务。

具体表现为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他的职责、职位与行政领导职权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行政领导的有机统一体。

履行职责,是行政领导的核心内容。

行政领导职位的设置、权力的行使,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责。

殷汇镇是千年古镇,交通要塞。

发展到现在形成拥有自我独特竞争力和优势特色的区镇, 和全镇人民的常年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更和历届人民政府众多公仆的呕心沥血息息相关。

在这里正确、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部署,充分展现了公共行政学的重要。

近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000元。

十多年前的殷汇, 经济发展缓慢、公益设施落后,而今日的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屹立于秋浦河畔,经济发展、商贾云集,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社会和谐、户户安居,这座小镇,像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皖南大地上。

这都是因为科学正确的领导带来了惊人的增长和发展。

在全速高效发展的同时,始终强调科学。

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就可以看出,要想正确的做事, 先要科学的学习,才会有正确的领导。

要优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 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我们绝不能忽视行政效率与素质的密切关系, 只有个体领导素质达到良好状态并在个体之间形成优化组合, 才能从根本山保证领导集体的整体优化高效,这才有利于各个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收获通过公共行政学的学习,收益颇深。

公共行政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是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 , 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 政府有管理市场 , 规范市场的责任。

如果没有公共行政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 , 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学习这门课程是我体会到, 政府没有高质量的决策能力 , 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 , 就会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

学习和研究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和完善政府的管理 , 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在当今社会中, 随着人们对公共行政依赖性的不断增长以及公共机构的不断扩张,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公共行政在当今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公共行政学的学习激发了我们对于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与反思, 并为一个更娇伦理的和民主的公共行政奠定理论基础。

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 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

现代公共行政必须考察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否促进社会公平, 效率必须以公平的社会服务为前提、为代价。

行政人员既从事行政执行,也从事政策制定,“行政管理者不是中性的。

应责成他们承担责任,把出色的管理和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准则、需要完成的事情或者基本原理。

” 对行政人员的决策地位的认识采取积极态度, 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自觉意识, 即除在执行政策中尽职尽责外, 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 并使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 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07 2.(美)罗森布鲁姆,(美)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 3.马俊.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张成福.重建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 5.马云牧.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1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