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区别散文和小说

怎样区别散文和小说

怎样区别散文和小说----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区别散文和小说的方法:一、小说和散文是人们接触比较多的文体,有很多人有时读到一些文章后搞不清楚是小说还是散文,其实,正是因为小说和散文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有时才会有人搞不清楚。

那么,小说和散文到底有哪些相通和不同的地方呢? 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小说的分类就不说了,关于小说的主要特征: 1、必须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2、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3、必须给出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

关于散文的主要特征:除了诗歌,小说,戏剧,其他的文章差不多都可以称为散文,这是人们广义上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大众式的理解。

而狭义上的理解就有抒情和记叙散文两类,也有人在叙事散文中又分纪实散文,与报告文学和杂文可以并列。

散文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接表现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根据主观感受的需要选择人物的一些活动和生活事件的某些镜头进行描述。

2、紧紧围绕主题,广阔而灵活地选用生活侧面,一篇文章中可以古往今来,展开充分的联想,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3、语言优美,胜过推敲,达到一定的美学境界。

二、区别与比较区别与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人物和对话; 人物: 1、真实与虚构。

大家知道,小说和散文里面都会有人物,但不同的是,小说里的人物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假的即虚构的,而散文里的人物通常只会是真的,不存在虚构的问题,所以人们对散文更容易产生共鸣。

2、具体与散落。

长篇小说就不必说了,一个短篇小说至少会有1-2个人物甚至更多,一般来说也会有姓名(不排除有的短篇只用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而散文表现比较散落,与它表现情感的真实性相比较,散文在人物这个方面可以始终不出现具体的姓名和形象,甚至可以若有若无,让你读者自己去感觉。

而小说肯定不能这样,小说这样就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

因为小说就是要让人一读就能看到一个清清楚楚活灵活现的人站在面前,有时甚至以为就是自己,所以有些小说改成电影时总要强调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就是防止别人误认为写的是自己。

这就是小说非常鲜明的地方。

说到这里,有些人会有点糊涂,不是说小说是虚构的吗?怎么现在又说得这么真实呢?区别就在这里,既是虚构,又要虚构的像真的一样,这有点像撒谎,骗人,让人上了当就成功了,小说呢,虽是虚构,你虚构得让人掉眼泪了,就肯定成功了。

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有点那么回事。

散文呢,既是真实的,又不强调具体,比如出生地点,时间,家庭来龙去脉等等,都可以不涉及,只要有个真实的影子在你心中就行了。

(举例)3、时间与空间。

小说里的人物一般来说就是生活在作品交待的时间和环境里,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而且互相总是有某种关联,而散文里的人物与文章当时的时间和环境可以相隔非常遥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纵横古今,现代人与过去几百年的上下几千年的人人都可以神交在一起,即使相互间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不是胡说八道,毫无关联毫无意义的乱扯。

(举例)4、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很注重外表描写,从相貌到服装,包括一些个性特征的突出都很强调,但散文就不太有这方面的要求,写可以随意一两笔,不写也无伤大雅,有时写多了反而不好,有喧宾夺主之嫌,因为散文的重点并不在写人物。

特殊情况下比如这篇散文本来写的就是服饰,就有可能写人的外表和服装,这样说就是反对绝对化。

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对话: 1、小说里的对话往往就是故事情节,这是小说里必不可少的东西,极少没有人物对话的小说。

而散文里的对话就不一定与故事情节有关;常常是一种意境的喧染,反过来,很多散文除了作者自己没有更多的人物,所以也就没有对话,但你很难找到一部甚至一篇没有对话的小说。

曾经有人把一句话也称作短篇小说,小小说。

我说那是放屁!因为连小说的几个基本特征都不具备能称之为小说吗?2、散文里的对话虽然也可能是某种故事情节但大多比较简单,因为不会在情节上做太多文章,如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

小说的对话常常就是某些情节的延续,所以它常常要表现人物性格故事的发展等。

有时可能通篇都是人物对话,情节就在对话中发展,所以散文的对话随意性比较多,小说则必须着力对付。

(二)描写和故事情节; 小说里需要的描写有多种,如人物,对话,景物,环境等等,凡是我们人类生活中有的,小说里就会有,因为小说写的就是人,写人生活的环境与人有关系的所有外部存在,这些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内容,需要作者认真构思,而散文是在自然地抒发情感中,自然地描写景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会人为地为了人物做景物上的铺陈,所以散文里的景物,人物,对话描写,大都比较简单,除了强调文字的优美,不会在意故事情节的复杂,有时甚至谈不上情节,更不会细致地去构思故事情节和细节,与小说的以情节引人就有本质的区别了。

(举例)(三)时间和生活场面; 小说的时间,如故事发生的年代,情节产生的具体时间交待是必不可少的,要让读者明白你这个人物是生活在宋代还是在清代,是生活在十年前,还是在二十年前,而散文则不必交待十分清楚,前面也说过,上下几千年都可以交融在一起。

场面也同样,可以明确也可以不很明确,说来说去,散文是以情感人,小说是以故事情节吸引人,侧重不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了,再说,小说和散文的篇幅也有很大的不同,散文是不可能有几万字,哪怕是五千字以上的也不多,它无法展开太多的内容。

而小说除了微型小说,小小说,一般篇幅都较长,几十万几百万字都有可能,散文一般两千字左右为宜,一事一议,不可能篇幅太长。

容量有限,所以也不必如小说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表现手段。

三、散文和小说侧重的两个方面:散文的真实性:以情感人,这表现在文字的优美,情感的真实,意境的烘托。

它与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是虚构,一个不能虚构。

所以散文写出来的那种情很容易打动人,小说尽管也可以感人,但因为知道它的虚构性,所以人们不会去追究它的真实性,而散文就有可能去追究它的来龙去脉,当然写的好的小说往往让人觉得如临其境如知其人,那是写作的技巧使然。

没有虚构就不成为小说了,所以人们有时会把这样的东西叫作纪实文学。

散文的美学性:散文有时可以用美不美这个词去形容,这就说明了散文具有的美学价值。

美从哪里表现出来呢?首当其冲就是它的文字了,也就是语言美,散文的美,同时还表现在感情美,感情美首先又体现在它的真,即真实的美,一段真实的感情表现出来把人们打动了,产生了共鸣这就是说达到了美的意境,既要真实也要感人,并不是说真实的就是感人的,随便写你家哪个小孩打架也是真实的,还要看能不能感人。

散文的语言和真实性都能感动人的话,这篇文章应该算是成功的了。

小说的人物性格:前面说过,小说以写人为主,所以,写好人,把你虚构的人物写的像真的一样就是你的主要任务,写出了性格就写出了真实,在文艺学里这叫人物的典型性,或者叫典型人物。

这方面要铺开来讲几天也讲不完。

小说的故事情节:其次就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小说谁也看不下去,看电影我们也喜欢看里面的事情是如何发展下去的,电视连续剧就更是这样,让你天天都守在电视机边上欲罢不能,这就是故事吸引了人。

没有故事的小说是不存在的。

所以写小说必须编故事,就像你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要让大家愿意听下去,讲的不好,没味道,自己都觉得无聊,人家也听不下去,看小说也是这样,必须用故事来吸引人,让人在故事的发展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现代小说与叙事散文的区别:叙事性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所以,阅读叙事性散文应从以下两个方进行:一. 理清线索。

叙事性散文的情节虽不完整,但很有条理。

阅读时,我们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叙述的。

二. 巧借联想。

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为此,我们阅读叙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联想的结合点,形与神的结合点,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感情,领悟散文的意境美。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现代小说与叙事散文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故事的真假,而在于故事的呈现方式。

第一戏剧化的呈现。

作者往往透过人物的动作、对话来推衍故事,也就是让故事中的人物直接「演」给读者看。

就这一点而言小说比散文接近戏剧。

第二情节式的呈现。

散文或小说的故事都是由一连串事件合组而成;事件与事件之间,散文一般只着眼于先后关系,小说则进一步处理其内在的、复杂的因果关系,这就构成了情节。

情节可以说是故事的有效重组。

小说家往往借着情节的精心设计与巧妙安排,来牵引读者的情绪,使之欲罢不能。

这方面的技巧包括:伏笔的设计,顺叙、倒叙的灵活运用,背景的有效烘托,以及选择什么事件做为开头,结尾,在什么地方藉什么事件制造高潮等等。

第三隐身式的呈现。

基本上,小说的作者并不在故事中现身,即使小说里有一个「我」。

而整个戏剧化的情节,则透过「叙事观点」来呈现。

1、第三人称叙事观点:小说中的人物,在「叙述」部分都使用名字或代名词「他」,「对话」部分都自称「我」,对称姓名为「你」,旁称姓名为「他」,这样的叙事观点,背后是隐藏着一个叙事者」不一定是作者,可以视为作者)而这个叙事者可以宛如上帝般,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随意出入任何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带着读者任意转移时间和空间。

他随时化身为每一个人物,透过不同的人物观照整个故事。

这叫全知观点。

这个叙事者也可以是置身事外,从头到尾做一个单纯的「故事目击者」,只是客观地冷静地叙说他眼晴所看到的经过,没有任何「感觉」;感觉留给读者去承受去体会。

这叫客观观点。

2、第一人称叙事观点:小说中有一个「我」,小说情节就是由这个「我」在叙述。

「我」可以叙述自身内、外在的动作,但只能叙述「我」以外的人物的外在动作,或揣测其它人物的内在动作。

同一个故事,一旦观点不同,叙事效果也会随之而异,有时甚至决定小说的成败。

小说家几乎没有不重视叙事观点的。

除了故事呈现方式的差异以外,小说的语言比起散文通常较为明白、流畅。

另一个特色是分段较为频繁,对话往往自成一段,以凸显对话在推展情节,刻划人物上的重要性。

看过"怎样区别散文和小说"的人还关注了:1.优美散文的好句摘抄2.关于读书感想的散文珍藏推荐3.书香优美散文4.优美的散文书5.有关读书的优美散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