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排水工程)工作井(沉井)结构计算书计算:校核:审定:XXXXX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二○一二年X月1目录1 目录 (2)1.1 工程概况 (3)1.2 结构计算依据 (3)1.3 顶管概况 (3)1.4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3)1.5 1000mm管顶力计算 (4)1.5.1 推力计算 (4)1.5.2 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4)1.5.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5)1.6 工作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5)1.6.1 基础资料: (5)1.6.2 下沉计算: (5)1.6.3 下沉稳定计算: (6)1.6.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6)1.6.5 刃脚计算: (6)1.6.6 沉井竖向计算: (7)1.6.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9)1.6.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4)1.7 接收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15)1.7.1 基础资料: (15)1.7.2 下沉计算: (16)1.7.3 下沉稳定计算: (16)1.7.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16)1.7.5 刃脚计算: (16)1.7.6 沉井竖向计算 (17)1.7.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8)1.7.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24)1.1工程概况本工程污水管道起于XXX污水接入位置,沿XX快速路布设,汇入XXX路西侧的XX污水第一处理厂进场干管,长约1Km。
主要解决包括XXXXX地块等的污水排放,管道布设位置距道路中线7.9m,为了不影响XX路的交通,W24~W26段采用顶管穿越XXX路。
1.2结构计算依据1、测量资料、污水管道平面、纵断面设计图;2 、地勘资料(XXXX工程地质勘察队 2010年10月29日);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7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9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 2007年2月;10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7:2002)。
1.3顶管概况1、顶管工程性质为解决XX安置小区污水排放问题,兴建地点XX快速路接XX路交叉口处,顶管管径1m,管道埋深5.1米。
XX路顶管管道放置在密实的卵石层内,覆土平均取 4.5m,由于顶管长度较长,分两段顶管,每段长度L≤50m。
顶管工作井、中继井尺寸 5.3m*3.8m,顶管接收井尺寸2.7m*2.7m。
2、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3、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1)钢筋Ф—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10N/ mm2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2)圆管砼:采用C50,沉井采用C25。
(3)所顶土层为砂砾石,r=21KN/ m34、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2.0~2.5m。
5、本计算除井壁、底板外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1.4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1、工作井尺寸的设计、核算由检查井的设计要求及顶管操作技术要求决定。
(1)、工作井的宽度计算公式B =D+2b+2c 式中:B ——工作井宽度;D ——顶进管节的外径尺寸;b ——工作井内安好管节后两侧的工作空间,本工程采用每侧0.8m ;c ——护壁厚度,本工程采用0.4m ;本工程的顶管直径为D1000,壁厚200。
因此,工作井的宽度尺寸为 B=1400+2×800+2×400=3800mm ;(2)工作井底的长度计算公式 :L=L1+L2+L3+2L4+L5式中:L ——工作井底部开挖长度 ;L1—— 管节长度 取2m ;L2——顶镐机长度 取1.1m ;L3——出土工作长度, 取1.1m ;;L4——后背墙的厚度,取0.4m ;;L5——已顶进的管节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取0.3m 。
因此,确定本工程工作井的底部长度尺寸为 L=2+1.1+1.1+2×0.4+0.3=5.3m 。
(3)工作井的深度工作井的深度由设计高程和基础底板的厚度决定。
(4)接收井尺寸只需满足工具管退出即可,本工程接收井尺寸2.7m*2.7m 。
1.5 1000mm 管顶力计算1.5.1 推力计算管径D 1=1.0m 水位至管顶高度:2m管外周长 S=3.14d=3.14x1.4=4.396m顶入管总长度L=50m 管壁厚t=0.2m 水容重γw =10KN/m 3顶入管每米重量W={3.14X (1.42-1.02)/4}X25=18.84KN/m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0.40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RS+Wf=5x4.396+18.84x0.4=29.52 kN/m初始推力 F0=(Pe+Pw+△P )(3.14/4)B 2c=(150+2.0 x10+20)x3.14/4x1.42=76.1kN 总推力 F= F 0+ f 0L=76.1+29.52x50=1552.1 kN1.5.2 壁板后土抗力计算:顶管总推力设计值 Pt=1.3x1552.1=2017.73 kN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2.5m 沉井尺寸r c =5.3x3.8mq Amax =4 Pt/(3 r c h f ) =4x2017.73/(3x5.3x3.8x2.5)=53.43kpaq A =53.43x(8-1.5)/8=43.42 kpaMA=-0.307qAr2c=-0.307x43.42x(5.3x3.8)2=-5406.89 kN.m1.5.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主动土压力标准值Pa=rZtg 2(45°-235︒)= 21x8xtg 2(45°-235︒)=45.53kN/m 2被动土压力标准值Pp= rZtg 2(45°+235︒)= 21x8xtg 2(45°+235︒)=619.95 kN/m 2 沉井前方总主动土压力标准值Pa=0.5rH 2tg 2(45°-235︒)= 0.5x21x82 x tg 2(45°-235︒)=182.11 kN/m 2 沉井后方总被动土压力标准值Pp=0.5rH 2tg 2(45°+235︒)= 0.5x21x82 x tg 2(45°+235︒)=2479.80kN/m 2 h p =H/3=8/3=2.67 m§=( h f -︳h f - h p ︳)/ h f =( 2.5-︳2.5- 2.67︳)/ 2.5= 0.932总推力F=1552.1≤ §(0.8Pp-Pa )=0.932x(0.8x2479.8-182.11)=1679.21KN 满足规范要求所以经过以上计算可知:采用管径D 1=1.0m 圆管,顶进距离50m 符合要求。
1.6 工作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5.3x3.8m 沉井,本井为工作井,地下水位按地面以下-2.0m 计(施工期间)由于地质条件好,在沉井范围内均为卵石土层,沉井考虑先开挖后下沉。
1.6.1 基础资料:单位摩阻力f k =25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为350Kpa 。
采用C25砼,钢筋为HPB235,HRB335。
卵石土天然容重取为21kN/m 3,水容重γw =10KN/m 3 ,内摩擦角Φ=35°,井壁高6.5m,底板厚0.35m,壁厚0.40m 。
1.6.2 下沉计算:下沉过程中水的浮托力标准值:F fw,k =(5.3x0.4x2+3.8x0.4x2)x 5.1x10=371.3kN井壁总摩阻力标准值:T =U 11( 2.5)2H h f +-=(5.3x2+3.8x2)x 12x(6.5+1.3-2.5)X 25 =1205.2kN沉井自重标准值G 1k =(5.3x0.4x2+3.8x0.4x2)x6.5x25=1183kN下沉系数:K1=(G 1k-F fw,k )/ T =(1183-371.3)/1205.2=0.67<1.05(不满足规范要求) ,所以仅靠自重不能顺利下沉,需在顶部压重1.6.3 下沉稳定计算:根据地勘资料,沉井下沉土层为卵石土层,因此下沉稳定满要求。
1.6.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a.施工阶段沉井自重标准值G K =1626.63+5.3×3.8×0.35×25=1655.52kN基底的水浮力标准值:Ff b w,k =5.3×3.8×6.5×10=1309.1kN抗浮系数:K fw =kf b w F G K =1655.52/1309.1=1.27>1.05满足要求。
b. 使用阶段由于使用阶段井顶板有覆土,可满足要求。
1.6.5 刃脚计算:水平框架作用的判别,L1=4.9m,h=1.3maf =(0.1XL14)/(h4+0.05 L14)=1.81>1af >1,刃脚在内墙荷载作用下,不作水平分配,只按悬臂计算。
(1)刃脚向外悬臂弯曲计算a.起沉时井体重量为1626.63KN ,平均每延米重量1626.632(4.75 2.95)R =+=105.63 KN/m 。
刃脚插入土中最大深度为0.45米,α0.45arctg 0.3==56.3° n=0.3m,c=0.3m2105.630.320.320.3Rn X V n c X ==++=35.21KN/m 取β=30°水平推力H=V 2tg(α-β)=35.21xtg(56.3°-30°)= 17.4KN/m向外悬臂弯矩M=17.4X2/3X0.45=5.22KN.m/mb.沉至井深一半,井为全高时,沉井入土深度H=0.5X8=4m,此时摩阻力为: T =U 11( 2.5)2H h f +-=(5.3x2+3.8x2)x 12x(4+1.3-2.5)X15=382.2KN 刃脚斜面垂直反力及水平推力:2382.20.320.320.3Rn X V n c X ==++=127.4KN/m H=V 2tg(α-β)=127.4xtg(56.3°-30°)= 93.59KN/m向外悬臂弯矩:M=93.59X2/3X0.45=28.08KN.m/mc.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刃脚内部全部挖空,在外侧水、土作业下,刃脚向里悬臂弯曲的计算:q a =130KN q b =182.11KN向里悬臂弯矩:22221130 1.31()(182.11130) 1.32323A GB A q h X M q q h X X =+-=+-=139.2 KN.m (2)刃脚配筋计算计算时,刃脚自重及井壁摩阻力略去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