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性质(文)

第一讲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性质(文)


b 3 5 b+x (5)特殊值法,令 a=2,b=3,x=2,a=2>4= ,所以为假 a+x 命题.
答案:A
点评
准确记忆各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
是对于选择题或填空题,特殊值法可以节省时间.
【举一反三】 1.设 a,b∈R,若 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b>0且b<0,∴a>0且a>-b或b>-a,对于-b 与b,∵b<0,∴-b>b.由不等式传递性知a>-b>b>-a.
π π 3.若 α、β 满足-2<α<β<2,则 α-β 的取值范围是( A.-π<α-β<π π π C.-2<α-β<2 B.-π<α-β<0 π D.-2<α-β<0
)
答案:B
π π 解析:∵-2<α<β<2,∴-π<α-β<0.
4. 对于实数a、b、c,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b,则ac2>bc2; ②若a<b<0,则a2>ab>b2; ③若a>b,则a2>b2; a b ④若a<b<0,则 b a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答案:②④
5.已知a>b>0,0>c>d,求证:ad<bc.
( D ) A.b-a>0 C.a2-b2<0
B.a3+b3<0 D.b+a>0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命题要说明成立的依据,假 命题要举出反例): (1)若 a>b,则 a2>b2;
(2)若 a> b,则 a>b; a c (3)若b>d>0,则 ad>bc; (4)若 a>b>0>c>d,则 ad<bc.
问题探究
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有何区别?
答案:不等关系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而不等式则
是用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不等关系是通过不等式来表示的. 2.符号“⇒”与“⇔”的意义一样吗?
答案:不一样,“⇒”是指“推出”,而“⇔”是指“等
价于”. 3.两个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吗? 答案:不能,除非是同号的.
解:(1)是假命题.例如 a=1,b=-2 满足 a>b, 但 a2<b2.又如 a=1,b=-1,显然 a>b,但 a2=b2. (2)是真命题. 若 b=0, 则命题显然成立. 若 b>0, 则 a> 0, b>0, a> b,两边乘以 a,得 a> a· b,两边乘 以 b,得 a· b>b,所以 a>b. (3)是假命题.例如 a=-2,b=-1,c=1,d=1 满足条 a c 件b>d>0,但 ad=-2,bc=-1 有 ad<bc. (4)是真命题.显然 ad<0,bc<0. 由 d<c<0 知:|d|>|c|>0, 又 a>b>0,∴|ad|>|bc|,即-ad>-bc,从而 ad<bc.
第一讲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
知识要点
1.实数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关系是比较两实数大小的依据, 1a>b⇔a-b>0 2a=b⇔a-b=0是“作差法”比较两实数大小的理论基 3a<b⇔a-b<0 础。
2.用比较法判断 a 与 b 的大小,常归结为两种基本形式: (1)作差比较:作差―→因式分解等变形―→判断符号. a (2)作商比较:作商―→约分、分解等变形―→判断b与 1 的大小关系(在 a、b 同号时).
课前热身 1.已知a>b,c>d,且c、d不为零,那么( A.ad>bc B.ac>bc C.a-c>b-d D.a+c>b+d
答案:D
)
解析:同向不等式相加,不等号不变.
2.已知a+b>0,b<0,则a,b,-a,-b的大小关系为 ( )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a; (1)如果 a>b,那么 b______ > c; (2)如果 a>b,b>c,那么 a______
> b+c; (3)如果 a>b,那么 a+c______
(4)如果 a>b,c>0,那么 ac______ > bc; < bc; 如果 a>b,c<0,那么 ac______ (5)如果 a>b,c>d 那么 a+c______ > b+d; (6)如果 a>b>0,c>d>0 那么 ac______ > bd; > bn(n∈N,n≥1); (7)如果 a>b>0,那么 an______ n n (8)如果 a>b>0,那么 a______ b(n∈N,n≥2). >
b b+x (5)若 0<a<b,则a< . a+x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B.2 个 D.4 个
A.1 个
C.3 个
思维突破:以上的结论,无论对错,都不是很复杂,对于 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证明,绝不能视为显然而直接证得,而应该 运用不等式性质等知识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解析:(1)当 c=0 时,则 ac2=bc2,所以不正确. 1 (2)当 a=0 时,a没有意义,所以不正确. -a>-b>0, -a>-b>0, a b (3)由 a<b<0⇒1 1 ⇒ 1 ⇒b>a, 1 > - >-a>0 a b b 所以不正确. 1 1 1 1 (4)由 c>d>0⇒d > c>0,又因 a>b>0,所以 a· d > b· c >0, a b 即d > c>0.所以 a d > b c.所以为真命题.
题型2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例2:已知 c>a>b>0,求证: a > b . c-a c-b 思维突破: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 证明:∵c>a>b>0,∴-a<-b<0. 1 1 ∴0<c-a<c-b.∴0< < . c-b c-a
a b 又 a>b>0,∴ > . c-a c-b
证明:∵0>c>d,
-d>-c>0 ∴ a>b>0
⇒(-d)a>(-c)b>0.
∴-ad>-bc>0.∴bc>ad,即 ad<bc.
典例分析 题型1 不等式的性质
例1:对于实数 a,b,c,
(1)若 a>b,则 ac2>bc2; 1 1 (2)若 a>b,则a < b; b a (3)若 a<b<0,则a > b; (4)若 a>b>0,c>d >0,则 a > d b ;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