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项目申报单位:编制单位:年月日编制:校核审核:批准:1.总论1.1 主要依据说明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包括国家、行业及公司有关技术标准,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发文,公司有关会议纪要等。
1.2 必要性分析结合项目现状,从业务需求本身和业务面临形势出发,从安全、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证项目的必要性。
1.3 效益分析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2.建设现状物资管理方面按照建设方案的维度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做综合阐述,一是采购业务链,包括采购标准、计划、采购、专家管理等业务;二是供应业务链,包括合同、仓储、配送、应急、废旧等业务;三是质控业务链,包括供应商管理、质量监督业务。
关于采购业务链,主要差距体现在:一是全寿命周期质量关键技术参数(试验值、抽检值、运行值等)分散、自动采集程度差,对采购标准制定、评选好设备提供智力支持较弱;二是采购计划编排由人工依靠历史经验完成,批次安排的科学性有待提升;三是电子标书内容数据结构化比率不高,评标工作仍较大程度依赖于专家人工核实、评判,自动筛查比对评标因子比例不大,智能水平不够;四是评标专家库建设及专家抽取方案编制工作依靠历史经验,缺乏对历史大数据的应用。
关于供应业务链,主要差距体现在:一是全供应链(供应商)库存信息、生产能力达不到实时掌控,资源调配能力有局限;供货计划、生产供应周期、项目实际进度等信息间缺乏联动,自动预测预警、智能动态调配程度较低;二是供需协同多借助于线下手段进行,项目单位的工程进度信息、供应商生产信息和物资供应计划缺少智能联动机制及手段,应对变化能力较差;三是物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运输配送、现场交付等环节应用不足、不广,在线可视化程度、溯源能力不够。
关于质控业务链,主要差距体现在:一是质量检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阶段产生的大量设备质量数据,没有实现汇集聚合,缺少对质量监督对象和内容(供应商、产品品类、检测项目等)的精准指导;二是供应商资质业绩、绩效评价的全量数据智能化分析能力缺乏,对科学制定分级分类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支撑能力不够。
3.项目需求分析针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从业务功能需求、集成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三方面作充分描述。
其中,非功能需求包括性能与可靠性、信息安全、系统灾备要求等。
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说明所需基础设施类别及规模。
4.建设方案4.1项目目标智能采购业务链包含10个主场景,16个业务场景。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采购计划及招投标文件审查,专家库资源配置,抽取方案校验、以及评标现场管理及智能化应用方面,实现采购评审智能化、评标环节智能化、采购过程合规化、专家资源配置统筹化,最终实现“智动评审,阳光采购”。
通过结构化采购标准,推进评标关键参数自动比对,同时加强供应商全方位评价在评标过程的应用,实现优选供应商,确保采购产品和服务质量。
最终实现“智选优品,质量强网”。
4.2建设内容4.2.1智慧采购图1现代(智慧)供应链智能采购基于物资采购全过程,在采购计划、评标、授标及专家管理等环节开展业务创新,以物资采购标准结构化、计划储备库为基础,通过采购计划和招标文件智能审查,评标现场管理及智能化应用,专家资源整体配置及抽取方案的智能校验,评标关键参数自动比对及在线自动授标,实现在采购业务智能评审、采购过程合规透明;通过供应商评价在评标过程的自动关联应用,实现优选供应商,确保采购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智动评审,阳光采购”、“智选优品,质量强网”。
4.2.1.1 智动评审、阳光采购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计划、招标、评标、授标、监察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在采购计划及招标文件审查方面,通过提炼结构化审查要点及审查规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采购计划自动比对、筛查,提升采购计划审查效率及准确性;在专家库管理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资源智能配置;在评标环节,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了评标专家抽取方案智能化确定,通过物联网应用,加强评标现场人员智能化管理, 通过供应商评价在评标过程的自动关联应用,在线自动授标最终实现“智动评审,阳光采购”。
具体场景建设如下:4.2.1.1.1 构建储备库及采购计划智能提醒图2 构建储备库及采购计划智能提醒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物资需求计划储备库、采购需求提报智能提醒模型。
提醒计划部门及时报送需求计划,提高计划提报的管理质效,促进物资供应链高效运转。
4.2.1.1.1.1构建需求计划储备图3 构建需求计划储备库通过建立需求计划储备库管理机制及系统功能,提供预先录入需求计划的入口,同时对项目明确的年度需求预测结果直接转化为需求计划进入储备库管理,为需求计划管理人员提前预估物资需求规模提供信息渠道,实现阶段性集中审查,创新采购计划编排模式,提升物资计划报审管理质效。
通过构建现代(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智慧采购模块中需求计划储备功能,具体功能如下:1、年度需求预测。
根据项目储备计划、投资计划以及历史物资需求等信息,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项目需求规律,建立年度物资需求预测模型,智能预测年度需求。
2、需求计划预提报。
对于已经明确的项目工程,抽取基建管控系统中的项目里程碑计划等信息,需求提报人员结合项目典设,提前提报物资需求,也可根据年度需求预测结果,直接转化为需求计划。
3、需求计划储备库。
结合年度需求预测结果及提前填报的需求计划,在ERP 系统中构建项目需求计划储备库,主要包括需求物资、物资类别、需求日期、需求数量、金额、单位、项目等信息,实现物资需求计划预先存储,为需求计划管理人员提前预估物资需求规模提供信息渠道,实现阶段性集中审查。
4、执行计划提报。
需求计划提报阶段,物资需求提报人员根据项目信息和批次要求,直接勾选需求计划储备库中的物资需求,转化为正式的ERP系统物资需求计划,实现物资需求计划储备库与ERP系统的物资需求计划编制联动,创新采购计划编排模式,简化需求计划提报工作。
4.2.1.1.1.2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图4 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工程物资需求提醒模型、物资计划提报演算模型,依据项目里程碑计划、参考物资供应周期以及采购批次等信息,主动提醒需求部门及时报送需求计划并精准安排对应采购批次,实现采购计划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提醒”的转变,提升计划提报的智能化、精准化。
通过构建现代(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智慧采购模块中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功能,具体功能如下:1、构建工程需求模型。
依据工程历史采购数据和通用造价设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完成需求模型的构建及审核。
2、构建工程物资需求周期推算模型。
结合项目里程碑计划以及工程需求模型确定的项目物资清册,测算不同类型工程中不同物资的进场时间。
3、构建物资计划提报演算模型。
根据以上确定的需求模型及物资到货期,参考物资供应周期以及采购批次等信息,建立物资计划提报演算模型,计算出物资需求的最早申报时间和最晚申报时间,以及物资需求对应的最佳采购批次。
4、采购计划提报智能提醒功能。
开发智能提醒功能及APP,实现计划提报、平衡利库、驳回等业务的智能提醒。
根据物资计划提报演算模型计算出的结果,提醒需求部门参考最佳采购批次及时提报需求计划,或将物资计划储备库中的储备计划及时转为正式计划;对于县市省物资需求计划汇总驳回、应用平衡利库等业务,提醒计划提报人,并推送调入调出方信息。
4.2.1.1.2 采购计划及招标文件智能审查图5 采购计划及招标文件智能审查通过信息化及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同时结构化关键要点,实现采购计划及招标文件智能审查,提升采购计划及招标文件审核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为后续采购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4.2.1.1.2.1采购计划智能审查图6 采购计划智能审查通过使用信息化及人工智能辅助技术,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物料,标准化、结构化审查要点及规则,并将审查逻辑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语言,同时无缝对接、共享采购计划申报数据,实现对采购计划的批次范围、数量、概算单价、交货期等关键点自动筛查及审查全流程线上管理。
从审核效率、审核质量和审核数据管理等多维度提升采购计划审核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
通过构建现代(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智慧采购模块中采购计划智能审查功能,具体功能如下:(1)建立标准化审查要点库。
以物料描述+采购模式为基本单位,以历史招标数据为依据,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物料提炼结构化、标准化的审查要点(如工程名称、物料选用、交货期、单价等),形成标准化审查要点库,并建立物料描述与审查要点匹配表。
其中,针对技术规范书已实现固化情况,梳理物料描述与技术规范书固化ID匹配表;对于无法实现技术规范书固化、标准化的采购项目,建立物料描述与技术规范书范本的匹配表,为实现技术规范书内容的自动筛查奠定基础。
(2)设置审查规则。
针对结构化审查要点的属性和特征,设置指定的审查规则(如以是否具有关键要素,是否在指定范围内判定其为合格或者不合格),并应用编程语言将审查规则转变为计算机程序。
针对计划条目所属批次范围、交货期等关键要点,结合历史数据、项目特征,制定策略关联表,根据工程特性,判断物资属于一级/二级采购;根据交货期,判断物资所属批次时间准确性。
(3)采购计划审查全流程线上管理及关键要点自动筛查。
开发ERP采购计划智能审查辅助工具,无缝对接、共享ERP中的采购计划申报数据,实现计划审查会快速创建项目、专家在线审核及复审计划条目、问题计划一键驳回等功能,确保采购计划全流程在线审核。
并将关键审查要点及审查规则做信息化部署,实现对采购计划关键要点的自动筛查,减少审查工作中大量人工重复的机械性工作,降低人为比对工作量,进一步提升审查效率、确保采购计划合规性。
其中,针对技术规范审查,如技术规范书已实现固化,自动比对物料描述与技术规范书固化ID号码是否一致;对于无法实现技术规范书固化、标准化的采购项目,以技术规范书ID号码为纽带,自动关联技术规范书内容,比对物料描述使用的技术规范书关键要素与范本要求是否一致。
4.2.1.1.2.2招标文件智能审查图7 招标文件智能审查开展招标文件智能审查管理咨询研究。
研究招标文件的结构化管理,并依据历史招标数据、标准化采购策略数据,提炼提炼审查关键要素,构建审查逻辑规则。
研究利用文本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招标文件中的审查关键点。
在研究基础上开发招标文件自动审查功能,实现对招标文件内容的智能审查,确保招标文件要素齐全且准确,进一步提升招标文件审查合规性、准确性,为后续采购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通过构建现代(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智慧采购模块中招标文件智能审查功能,具体功能如下:1、研究建立标准化招标文件要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