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改进方`
由称散布图,用来分析一变量决定另一变量的关系及两变量之间的 相互关系。 13、流程图
是将过程各步骤用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是由一系 列容易识别的标志构成。 14、检查表
又称调查表或分析表,是使用表格形式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分析 的一种方法。
3、 阶梯式上升的循环。 1)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
是逐步上升的过程,是质量持续改进、持续提升的过程。 2) 每循环一次,工作质量就提高一步。
4、 科学统计的工具。 1)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是作为推动工
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2)典型的模式:“四个阶段”“九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2)人们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 中,便成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因而也称Pareto图。
3)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 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拆线组成。
4)应用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问题,基本点就是要求我们只 要抓住“关键的少数”就可以了。针对医疗安全管理,我们抓好高发科 室、高发人员、高发时段就可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用来表示时间与数量的关系,即因时间关系而产生各项资料相对变 化的情形,如某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可采用此法。 11、标杆分析法:
是一种评估方法,用这种方法把其在某一具体过程的自身表现同某 一被认可的领先者在某一可比过程中的“最优方法”表现相比较,以识别 质量改进的方法。如某一疾病平均住院日可采取的方法。 12、散点图:
1)控制图就是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 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
2)应用控制图对生产(医疗)过程监控,当异常因素刚一露出苗 头,甚至在未造成不合格产品之前就能及时被发现,就采取措施加以消 除,起到预防作用。
3)如果控制图显示明显异常,表明异常情况已经发生,一定要贯 彻落实,查出原因,采取措施,保证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的管理 原则。尽快消除异常因素,使它不再出现,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 6、相关图—关联图法
表来收集、统计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并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作粗略 的分析。
2)统计分析表是最为基本的质量原因分析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 方法。 8、分层法
数据分层就是将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 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常与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9、甘特图:
以图示的方法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的表示出特定的项目的 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如入院流程的改进可采用此法。 10、趋势图: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改进方法
1、 PDCA循环(戴明环):是各级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1) PDCA循环四个阶段:
1、 P(plan)—计划,是计划,方法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2、 D(Do)—实施,是执行,实施具体运行、实施计划中的内容。 3、 C(Check)—检查,总结计划执行的结果,分清哪些做对了,哪些做
1)关联图法是指用连线图来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也叫 关系图法。
2)关联图就是把现象与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的图形。 如:
提高抢救成功率
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临床管理 确保数据采集质量 抢救管理 科室管理 急救知识培训 抢救设备保障 健全急救组织 危重病人管理 确保首次录入质量
7、统计分析表 1)统计分析表也叫质量调查表,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利用统计图
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 A(Actiou)—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
定,并进行标准化,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对于没有解 决的问题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 处理A P计划
检查C D执行
(2) PDCA循环四个特点: 1、 四个阶段缺一不可,周而复始。 1)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终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
类,对“风暴”的原因组织归类和评估,分出可控因素,不可
控因素。常量或噪音,绘制鱼骨图。
人
材料
机器
问题
环境
方法
X=可控,N=噪音
C=常量,
方法 机器
人员 材料 发药错误 冰箱故障 改为口服药 未及时退药 药物拼用 医嘱改变 静脉条件差 缺乏产品说明 有效期短 静脉输注液浪费
3、 直方图: 1)直方图的概念:对定量数据的分布情况的一种图形表示,由一
3) 准备必要的用具;
4) 依次发言,所有人参与且地位平等;
5) 畅所欲言,不评论,不驳斥,观点简单明确;
6) 鼓励奔放无羁的创意思维;
7) 结束阶段记录和整理讨论内容,进行评价、讨论、归纳。
2、 鱼骨图:
1) 是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征的因素(原
因)的工具,又叫因果图、树枝图。
2) “风暴”结束之后,按照“人员、机器、方法、材料、环境”五
系列矩形(直方柱)组成。
2)通过这批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观测并研究这批数据的集中与分 散等分布情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直方图的绘制,是将一批数据按取值大小划分为若干组,在横 坐标上将各组为底作矩形,以落入该组的数据的频数或频率为矩形的 高。直方图与公差比较,反应质量情况。 4、排列图:
1)是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 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 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正所谓“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5)排列图可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先后顺序。一般地,把出问题高 的原因减低一半,要比把发现问题少的项目完全消除更为容易,而抓住 主要问题能够事半功倍。
6)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研究组成各个项目的变化,可 以对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利用排列图不仅可以找到一个问题的主要原 因,而且可以连续使用,找出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体现持续改进的过 程。 5、控制图
1 四个阶段: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 2 九个步骤:发现问题(F)→成立改进小组(O)→明确现行流程和
规范(C)→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U)→选择可改进的流程 (S)→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 3 七种工具: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控制图、相关图、分层法、统 计分析表。 2、 常用质量改进工具与方法 流程图 趋势图 散点图
行。 2)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
出现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推—持续改进无 止境。 2、 大环套小环。 在PDCA的某一阶段也会存在制定计划、落实计划、检查计划的实 施进度和处理的小PDCA循环。
大循环套小环
AP
CD
AP C DD
AP C DD
头脑风暴法
鱼骨图 甘特图 检查表 质量管理 排列图
标杆学习
1、 头脑风暴法 采取会议方式,利用集体思考,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员围绕某个
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 畅所欲言,发表独特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考方法。注意事项:
1) 全场发言讨论(最好是圆桌),时间最好在一小时内; 2) 明确会议议题和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