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中级宏宏观经济学重点各种题型知识点整理重点涉及到的名词解释(黑体为主白体为辅)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
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们货币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降,形成通货紧缩。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
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所要研究的变量
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是给定时期的经济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用一组不变的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实际获得的可用于个人开支和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第三章
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要素价格:是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数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多雇佣一单位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
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在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从一单额外的资本所得到的额外产出量可支配收入:支付了所有税收后的收入
欧拉定理: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
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会等于社会所生产的产品总和
第四章
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的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购买权的契约
货币的职能: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交换媒介
古典二分法(重点):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
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为实际经济和货币,把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
经济理论研究世纪经济中产量的决定,货币理论研究物价水平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中认为是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第五章
一价定律: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一货物无论在何地出售,用同一货币表示的同物价格相同
购买力平价PPP: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第六章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找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引起的失业
部门转移:需求在不同行业与部门之间的构成变动
工资刚性:工资未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
结构性失业:工资刚性与工作配给引起的失业
效率工资:企业付给员工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
第七章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使稳态时的人均消费最大化的资本量
第九章
奥肯定律: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失业率与GDP这一关系的规律就是奥肯定律
第十二章
美元化:一国或经济体让美元取代自己的货币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和金融主权的行动
不可能三角形:在金融政策方面,货币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可能兼得
第十三章
牺牲率:反映通货膨胀的成本,即通货膨胀下降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产出所下降的数量
案例
一P32 CPI夸大了通货膨胀吗---中国CPI被低估与住房问题1 低估的原因
近几年来民众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消费支出项目并没有包括在CPI 中,如住房消费。
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投资过热,如钢铁价格尽管在2004年宏观调控时有所回落,但很快就回升了,近几个月来上涨势头更是迅猛。
还有电力、煤炭、运输、能源等行业,价格上涨的势头也不减。
这么多行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为什么没有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上去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统计剔除了住房价格上涨的因素,从而掩盖了价格传导机制的正常性。
因此,用失真的CPI来判断国内通胀率的高低,并以之为利率变化的依据,在根本上是不可取的。
目前国内的利率为什么这么低、房地产投资为什么如此火热、民众的购房需求为什么如此旺盛,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失真的CPI指数来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阻碍了国内银行利率调整。
我国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其他国家,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远高于其他国家。
国内统计当中,将房屋的购买视为一种投资行为,而租房则视为消费行为。
所以,在CPI当中,不直接包括商品房销售价格,但包含了居住类的价格。
在居住类价格当中,包括了建房和装修材料,包括租房的租金,包括公房的房租和私房的房租,以及其他费用,如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房贷利率、物业管理费用、维修费用、水电燃料价格等等。
在我国的CPI当中,衣食住行中的“住”是统计的房租,而不是房产价格,而美国CPI当中占房产价格高达42%,美国人是把房产当做消费品的,所以中国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不是来源于消费,而是来源于投资。
目前在中国,80%的房子需求来自投资需求而非消费需求,即消费者买一套房,投资者会买四套房,这个概念跟欧美国家是完全相反的。
欧美作为成熟国家,投资人买一套房,消费者买四套房。
即便如此,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也还是破灭了。
2 CPI被低估的危害
首先是掩盖了通货膨胀压力。
由于CPI对涨幅巨大、且在居民支出中所占比例甚大的住房、医疗、教育所赋比重过低,导致CPI严重低估,从而掩盖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是误导政府政策决策。
比如用低估的CPI 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的依据,将导致国内利率水平被低估,而物价及其与利率关系的变化又会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形势。
比如我国在 1996-2002年间八次减息,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与贷款基准
利率降幅分别达9个和个百分点。
到2004年时,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4%左右。
即使以统计局公布的CPI计算,自7月20日加息后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扣除自8月15日开始执行的5%的利率税,实际名义利率为%。
因此,目前的真实利率水平约为负的%。
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居民纷纷把储蓄转为对房地产与股市的投资,使这两个市场积聚的资金越来越多,刺激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暴涨,潜伏着很大的风险。
三是夸大了居民真实收入。
由于居民的真实收入,等于名义收入除以物价指数,物价指数被低估,就意味着居民的真实收入被高估。
四是加剧了贫富分化。
收入分配问题几乎是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也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直接诱因。
而通货膨胀的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会刺激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因为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一般来说,穷人所从事的行业通常是价格上涨最晚、持续时间最短幅度最小的,而富人、掌握权力者所在行业的价格上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幅度也最大。
通货膨胀型价格上涨必然会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五是削弱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CPI作为衡量居民生活费用支出成本的重要经济指标,与居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也应该是民众能够切身体会到的东西。
当老百姓感觉身边的消费品如电、车票、蔬菜、汽油、住房等,价格都在不断在上涨时候,可统计部门的数据却正好相反,叫公众怎能不对CPI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正因为我国现在的CPI统计数据与居民实际感觉偏差太大,甚至长期存在严重偏差,所以极易导致民众对政府统计数据的不信任,削弱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进而对政府诚信度产生怀疑。
3 还原CPI以真实的对策建议
大幅度调高居住的权重,应该在CPI中反映住房消费成本变动。
二P175 日本和德国增长的奇迹
三P176 世界各地的储蓄和投资
四P206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的减缓(原因)1972-1995
五P275美国2001年经济衰退(用IS-LM曲线解释)
六人口萎缩和二胎政策
计算&推导
一如何得出柯布道格拉斯曲线P53
二黄金律水平推导过程P178
三推导IS-LM曲线P248
四 Hicksonia经济(P275那道题)
简单论述
一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P46
二温和的&恶性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出论述)P90&95 三外行观点与古典理论的反应(出论述)P90
四摩擦性事业的原因P145
五结构性失业的原因P147
六效率工资理论
七为什么趋同为什么不趋同有条件趋同P197
八对储蓄率的评价(认真看)
九短期和长期的不同P229
十大萧条三个假说(重点)P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