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要点知识

宏观经济学要点知识

绪论一、学习目的(一)两大收益1、能够解读中央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意图和效果)。

2、能够根据国家或某一个地区经济状态去预期中央政府将推出何种宏观经济政策。

(二)为不同的角色(“经济人”)提供不同的帮助1、消费者(家庭)。

2、经营者(公司)。

3、投资者(股东或股民)。

4、公务员(含政府官员)。

二、研究对象社会(国家或地区)经济或总体经济的运行及其规律。

三、主要指标(一)GDP、人均GDP、GDP增长率;名义GDP、实际GDP;GDP名义增长率、GDP实际增长率。

(二)失业率(由GDP决定)测定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失业程度或充分就业程度。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收入理论,又称就业理论。

(三)通货膨胀率测定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物价变化程度。

相关指标:物价指数。

(四)利率——资本价格或货币价格(利息、股息、红利)(五)汇率——外币价格四、研究方法(一)总量分析法经济个量(微观)按国家或地区加总经济总量(宏观)。

(二)边际分析法一阶导数:表示自变量变化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方向(“+”为同向或正向,“-”为反向或负向)、程度。

二阶导数:表示边际量变化是递增(“+”)还是递减(“-”)、递增或递减的程度。

三阶导数:表示边际量递增或递减是加速(“+”),还是减速(“-”)、加速或减速的程度。

(三)静态分析根据自变量求取因变量的过程。

(四)比较静态分析根据自变量序列求取因变量序列的过程。

第一章 GDP的核算一、概念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二、核算范围(一)GDP 是一个地域概念不是一个国民概念,区别于GNP如:日本人在中国提供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计入中国GDP 而不计入中国GNP ;但计入日本GNP 而不计入日本GDP 。

GDP 计算范围:一国或地区永久居民在本国或地区+他国或地区永久居民来该国或地区 GNP 计算范围:一国或地区永久居民+一国或地区永久居民去他国或地区 GDP=GNP+NFP (国外净要素支付) GNP=GDP+NFI (国外净要素收入) (二)旧货交易产生的收入或支出不计入GDP只按生产年度计入,不是按交易年度计入(三)生产要素产权转移产生的支出或收入不计入GDP如:土地和普通股票(四)凡是自产自用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五)中间产品的市场价值不计入GDP最终产品:消费者使用的消费品和生产者使用的资本品 中间产品:用来生产最终产品的产品 (六)GDP 是一个流量,不是一个存量 三、核算方法 1、支出法(需求法)从各部门需求的角度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GDP=C+I+G+(X-M)=C+I+G+NX其中,C 为居民消费支出,I 为国内总投资,G 为政府购买支出,X 为出口,M 为进口,NX 为净出口。

C 、I 、G 构成内需,NX 又称为外需。

资本构成:房屋、生产用的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生产设施、存货 2、收入法(供给法)从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T+NFP(为家庭可支配收入,T 为税收,NFP 为国外净支付)=工资+利润+地租+利息(包括股息)+专利收入=C+S (储蓄) 3、生产法从附加值或新增值的角度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四、GDP 折算指数 (一)含义与公式 1、含义名义GDP 与实际GDP 之比。

2、公式,,,1,100%100%i ti t i t i tP Q G D P PQ -=⨯=⨯∑∑名义GDP 折算(平减)指数实际GDP相当于跨期总价格比(作为基础的年份成为基准期,简称基期) 3、运用如以1999年为基期计算2008年的GDP :实际GDP:用2008年的产量乘以1999年的市场价格名义GDP:用2008年的产量乘以2008年的市场价格(二)GDP的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如以05年为基期计算2008年的GDP增长率:名义增长率=(08年名义GDP-05年名义GDP)/05年名义GDP实际增长率=(08年实际GDP-05年实际GDP)/05年实际GDP(三)GDP折算指数与通货膨胀率π=GDP折算指数—1=(名义GDP-实际GDP)/实际GDP五、相关的几个概念(一)国民生产总值GNP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NFI)国外净要素收入(NFI)=本国生产要素在国外获得的收入—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二)国内生产净值NDPNDP= GDP—折旧(三)国民收入NI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资金(四)个人收入PI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五)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消费(C)+储蓄(S)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一、凯恩斯定律总需求的变动只会改变总供给,而物价不会发生变化。

二、均衡产出又称为均衡收入,是和经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或者收入。

Y(总产出)=E(总需求)=C+I+G+NX三、产品市场均衡条件1、Y=C+I+G+NX2、∵Y=C+S+T+NFP∴+T+NFP = C+I+G+NX ( =C+S)I=S+T+NFP-G-NX=S+(T-G)+(NFP-NX) (S为家庭储蓄,T-G为政府储蓄,NFP-NX为国外储蓄)四、绝对收入消费理论1、基本思想(1)可支配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增加;(2)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或者说,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是递减的,即边际消费的倾向是递减的。

2、函数表达为边际消费取向:表示消费对可支配收入的敏感程度,即当期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单位,当期消费所增加的量。

3、图示(富人家庭)(穷人家庭) 【部分与总体的比值一定在0与1之间】五、产品市场均衡时的乘数(乘数—自变量发生一个单位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同向或反向变化的倍数) 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①,其中——②代②入①有:——③ 再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④代③入④,则有:111111111r Y I G T T N X αααββββββ=++-++------—⑤由⑤可得:(投资乘数:均衡产出变化量与带来均衡产出变化的投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购买支出乘数:均衡产出变化量与带来均衡产出变化的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值)1Tr Y K Trββ∂==∂-(转移支付乘数:均衡产出变化量与带来均衡产出变化的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值)(税收乘数:均衡产出变化量与带来均衡产出变化的税收变化量之间的比值)第三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IS 模型——产品市场一般均衡(条件)模型 (一)凯恩斯投资决定理论 (1)基本思想①投资者通过对预期利润率和存款利率大小的比较,来进行投资决策。

当预期利润率高于市场利率,投资或增加投资;当预期利润率低于市场利率,不投资或减少投资。

②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或者说利率是投资的成本。

当投资者用自有资金投资,利率为机会成本;当投资者用借贷资金投资时,利率为直接成本。

(2)投资方程其中,为社会不存在借贷条件下或当利率为0时的投资支出量;为投资利率系数,表示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即投资变化1个百分点所引起的投资反向变化量;dr表示利率造成的投资减少量。

(3)图示(二)IS模型方程推导过程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①,其中——②代②入①有:——③在根据凯恩斯投资理论:——④代③④入产品市场均衡条件表达式:Y=C+I+G+NX,则有:或:(三)IS模型图示(四)IS模型经济含义1、表示总产出Y反向取决于市场利率。

2、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即产品总供给等于产品总需求,或者私人投资等于总储蓄3、不在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即产品总供给不等于产品总需求,或者私人投资不等于总储蓄。

处于IS曲线左下方区域中的点表示产品的总供给小于产品的总需求,或者私人投资大于总储蓄;处于IS曲线右上方区域则情况相反。

4、财政政策的实施和进出口的变化会改变IS方程的截距项,引起IS曲线的平移。

5、IS模型的斜率(1)/dβ-的大小(或者IS曲线的陡峭程度)主要取决于投资利率系数的大小(因为边际消费倾向相对稳定),斜率的变化会对经济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

6、IS模型为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

——对IS模型经济含义之1(总产出Y反向取决于市场利率)的具体解释:利率政策的经济效应是什么?(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路径是什么?)利率调整主要通过改变当期消费、当期投资、当期净出口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1)利率调整会影响消费,进而改变总需求。

即利率上调,通常会引起当期消费减少,进而减少当期总需求;反之亦然。

(2)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调整会引起投资反向变动,相应地引起总需求反向变化。

即利率上调,会引起当期投资减少,进而减少当期总需求;反之亦然。

(3)利率调整会影响汇率,改变净出口,进而改变总需求。

即利率上调,会引起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进而减少当期总需求;反之亦然。

二、LM模型——货币市场一般均衡条件模型(利率决定模型)(一)推导(展示的决定过程)1、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而货币的供给由央行控制(外生/政策变量),所以货币利率主要决定于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的决定(1)什么是货币需求(心理学概念)人们出于各种考虑而宁愿牺牲掉利息收入也要持有现金的心理倾向。

(2)货币需求的类型及决定①交易需求含义:出于交易考虑而产生的一种货币需求。

主要正向取决于Y(总收入/总产出)②预防性需求含义:人们出于应对意外支出考虑而产生的一种货币需求主要正向取决于Y小结:货币的第一种需求包括交易需求和预防性需求K为货币需求收入系数③投机需求含义:出于投机考虑而产生的一种货币需求主要反向取决于市场利率(若货币不存在借贷关系,则=0)为货币投机需求利率系数:又称为流动偏好的利率系数,表示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即表示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货币投机需求减少量。

(3)货币需求函数3、LM方程∵∴(二)图示1、不变2、看成变化古典区域——趋于无穷大。

凯恩斯区域——趋于0,货币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为0。

中间区域——常规区域。

(三)经济含义(参照IS模型的经济意义)1、货币利率正向取决于总产出Y。

2、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3、不在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即货币供给不等于货币需求。

处于LM曲线左上方区域中的点表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的总需求,存在超额货币供给;处于LM曲线右下方区域则情况相反。

4、货币政策的实施会改变LM方程的截距项,引起LM曲线的平移。

5、斜率的大小(1)反映LM曲线的陡峭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