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行业入门了解
另外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 2015 年 1-9 月的数据,2015 年前 三季度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首次突破 1000 亿元,实现累计年化规模 保费 1181.9 亿元,是去年同期的 4 倍;2015 年前三季累计互联网财 产险保费收入 557.85 亿元,同比增长 61.45%。其中,车险 524.31 亿元,占比 94%;非车险 33.53 亿元,占比 6%。一般情况下,易互联 网化险种需具备以下特点:条款简单、保费低廉、交易便利,根据这 几个标准,车险、理财险、意外险是更易于互联网化的险种。保险业 内人士分析指出,互联网保险前景广阔,未来这块市场将不断细分。
年,保险行业也在这一年取得跨越式发展,以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 型保险引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市场。
互联网保险绝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互联网化,而是对商业模式的 全面颠覆,是保险公司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保险并不是把保 险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售卖这么简单,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满足互联网 金融时代应运而生的保险需求,更多地为互联网企业、平台、个人 提供专业的保险保障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保险行业已摸索 出一套相对可控、可靠的体系和经验,确立起互联网保险的基本模 式。保险公司进军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截至 2014 年底,我国共有 85 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比 2013 年新增 26 家,其中中资公司 58 家,外资公司 27 家,总共实 现保费收入 858.9 亿元,同比增长 195%。而 2014 年我国保险行业保 费总收入达到 20,234.81 亿元,也就是目前说我国互联网保险渗透率 仅为 4.25%,虽然这个数据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 10%左右的渗透率, 但是从 2010-2014 年整个趋势来看,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是逐步提高 的,特别是 2012 年以后提高明显加快。
据媒体报道,保险理财类产品成为双 11 淘宝理财平台的最大亮 点,根据淘宝理财官方微博数据显示,保险单天成交超 1.5 亿笔, 从总体成交保费来看,万能险总体成交近 7 亿元。其中国华人寿官 方旗舰店为 5.31 亿元,生命人寿官方旗舰店为 1.01 亿元,两家保 险公司销售量就占淘宝理财的 2/3。 五、互联网公司发展的现状,包括公司数量、市场规模、市场渗透、 渠道收入对比等。
1.传统代理人渠道增长乏力 低成本、高效率是许多保险公司采取代理人渠道的初衷。保险营 销员数量也从 2001 年的 105 万人增长到目前的 300 多万人,代理人 渠道实现保费收入的比例在 2006 年曾达到 47%的历史高点。但 2010 年以来,由于保险主体增加,竞争激烈,各公司增员难度不断增加, 加上保险业营销员文化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其收入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已经趋于稳定。 2.银保渠道受限量价齐跌 2010 年银保新规后银保新单不断下降。2010 年,银监会发布 90 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和风险管理的通 知》,《通知》规定以后银行不再允许保险公司驻点销售保险产品, 且每家银行最多只能销售三家保险公司产品,此后银保新单逐年下 滑。据统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保险巨 头银保新单保费收入同比月度增速不断下滑。 三、发展互联网保险的意义 1.相比传统保险推销的方式,互联网保险让客户能自主选择产 品。客户可以在线比较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保费透明,保障权益也 清晰明了,这种方式可让传统保险销售的退保率大大降低。 2.服务方面更便捷。网上在线产品咨询、电子保单发送到邮箱等 等都可以通过轻点鼠标来完成。 3.理赔更轻松。互联网让投保更简单,信息流通更快,也让客户 理赔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 4.保险公司同样能从互联网保险中获益多多。首先,通过网络可 以推进传统保险业的加速发展,使险种的选择、保险计划的设计和销
长空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保险业总资产接近 10 万亿,而银行已
超过 165 万亿。显然,要实现保险总资产持续高速增长,需要在大量
社会财富认可、信任后心甘情愿地进入。
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互联网保险行业近几年实现了较快发展,“触
网”早已成为保险公司的常态。随着互联网保险的普及,保监会也开
始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逐渐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产业
淘宝保险频道、招 财宝、网易理财、 京东金融、苏宁易 购、腾讯拍拍网、 网易
专业互联网保险 公司模式
全部线上业务,产 品针对互联网领域 的风险,销售渠道 主要依靠互联网的 专业保险公司
新模式,业务范围 包含与互联网交易 直接相关的企业/ 家庭财产保险货运 保险责任保险等等
众安保险
移动互联网销售 模式
六、互联网保险经营模式 分类 目前互联网保险经营模式主要有六种,官方网站模式、第三方综合电 商平台模式、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移动互联网销售模式、网络 兼代理模式及专业中介代理模式。其中,官方网站模式、第三方综合 电商平台模式、专业中介代理模式是主要的模式,而众安保险作为国 内首家采取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的保险公司,其辉煌的业绩引起 广泛注意
售等方面的费用减少,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据有关数据 统计,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出售保单或提供服务要比传统营销方式节省 58%至 71%的费用。其次,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保险可以拓展销售渠 道、扩大客户群降低产品费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从而能够提 升与银行谈判的地位。 四、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过去
互联网保险行业概述 一、互联网保险定义
互联网保险,指实现保险信息咨询、保险计划书设计、投保、交 费、核保、承保、保单信息查询、保全变更、续期交费、理赔和给付 等保险全过程的网络化。
互联网保险是新兴的一种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的保险营销模 式,有别于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 新型第三方保险网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销售 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 二、为什么断提升,车险是网民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2013 年车险搜索份额 在第三季度达到 52.3%,稳居首位。人寿保险下降 0.8%,跌至 18.8%。 儿童/教育保险关注度延续上季度趋势继续小幅增长,升至 6.9%。
除搜索引擎之外,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也能突显出互联网保 险的巨大潜力。中国电子商务历经 17 年的发展,近年来呈现快速增 长的态势,电子商务数量有了几何级增长。2013 年的双 11,天猫以 350 亿元的交易额成功收官,使这一年的光棍节非比寻常。而互联网 上销售的保险产品更是从双 11 理财产品中脱颖而出,单品创下 8 小 时销售 1 亿的惊人业绩。理财保险已然是一片白热的阵地,除了国 华人寿之外,华夏人寿、珠江人寿、阳光人寿、东吴人寿、生命人 寿等都加入了这场“狂热的游戏”。
链各个环节的权责,对一些新险种、新渠道的监管不断细化,同时,
也为互联网保险的创新预留了空间,
2014 年 10 月,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
见稿)》,从经营原则、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经营规则、监督管理
等多个层次对互联网保险的经营进行了规范。2015 年 2 月,保监会
4.爆发期(2013 年后)用户关注度急剧上升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 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保险行业的电商化 奠定了产业及用户基础,保险电商化时代已经到来。 未来,移动展业净土掀起互联网保险新一轮高潮,它将围绕移动 终端开展全方位的保险业务,包括产品销售、保费支付、移动营销 及客户维护服务等一系列业务活动。保险业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可分 为四步走:第一是无纸化,将纸质保单转换为电子保单;第二是智 能化,在无纸化基础上,实现展业、投保等业务简易、规范操作; 第三是客制化,为客户提供回归保障本质的高级定制保险产品;第 四是打造智能移动保险生态系统,包括高级定制的产品线,也包括 打破时间、空间局限的全方位移动服务。 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搜索引擎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截至 2013 年 6 月底,中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为 4.7 亿人,保险行业 相关内容的检索数据,可作为分析)保险行业日均搜索 指数 105.3 万,网民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保险相关信息的需求增长明 显。其中,2013 年第三季度(Q3)品牌和产品的搜索份额延续上季 度趋势,继续下降,但各大品牌仍然是保险行业网民搜索最多的关 键领域,而保险公司官网则是获取品牌信息的主要渠道。品牌官网 关注度上涨 0.3%。 具体内容方面,2013 年第三季度话题常识、售后服务和口碑评 价类搜索份额出现小幅上涨,显示出网民对保险知识普及的需求有 所增强,网民也越发关注客服售后、口碑评价等信息。
网络兼代理模式
保险企业通过用户 的只能手机和平板 电脑等移动终端销 售保险产品和服 务 在从事自身业务的 同时,接受保险 公司的委托,在保 险公司授权范围内 代办保险业务的各 类机构
便捷、时间碎片化、 用户体验优
国华人寿
门槛低、办理简单、 网银代销、携程、 对经营主体规模要 中航协、移动、铁 求不高,有的与自 路系统、航空、车 身业务有一定联 商等 系
大中型险企、保险 中介等建立的自主 经营的网站
集中展示企业形象 创建品牌
人寿、太保、太平、 新华、平安、泰康 人寿
第三方综合电商 模式
独立于商品或服务 类似金融超市,提 交易双方,使用 供包括保险产品在 互联网服务平台, 内的多种金融产品 按照一定的规范, 供用户选择,平台 为交易双方提供服 手续费平均 3‰ 务的电子商务企业 -5‰ 或网站
互联网保险在过去近 20 年里经历了兴起、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 过程。我们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个时期,分别包括长达 10 年之久的 萌芽期、突飞猛进的探索期、正在经历的全面发展期和即将到来的爆 发期。
1.萌芽期(1997 年-2007 年) 1997 年底,中国第一个面向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内部信息化管 理需求的专业中文网站——互联网保险公司信息网诞生。2000 年 8 月,太保和平安几乎同时开通了自己的全国性网站。2000 年 9 月, 泰康人寿在北京宣布了“泰康在线”的开通,实现了服务的全程网 络化。与此同时,各保险信息网站也不断涌现。 然而,鉴于当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环境尚不成熟,加之 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影响,受众和市场主体对互联网保险的认 识不足,这一阶段互联网保险市场未能实现大规模发展,仅能在有 限的范围内起到企业门户的资讯作用。随着 2005 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探索期(2008 年-2011 年) 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带来了新一 轮的发展热潮。伴随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互联网保险开始出现市 场细分。一批以保险中介和保险信息服务为定位的保险网站纷纷涌 现。有些网站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由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保费规模相对较小, 电子商务渠道的战略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在渠道资源配置 方面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保险电子商务仍然未能得到各公司决策 者的充分重视,缺少切实有力的政策扶持。 3.全面发展期(2012 年-2013 年) 在这一时期,各保险企业信托官方网站、保险超市、门户网站、 离线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互联网业务, 逐步探索互联网业务管理模式。其中,2013 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