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8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3 1994年兰新线天山站风灾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94年4月6日5时17分,因大风致兰新线天山 站3道停留的车列溜逸,进入天山~三个泉区间,与紧急 停在K1752+475处的243次旅客列车正面冲突,无人员伤 亡,机车严重破损,货车脱轨颠覆14辆,中断行车9小时 56分,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3.2 1981年成昆线利子依达桥泥石流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81年7
月9日,成昆线利子依 达桥发生因泥石流造 成的列车颠覆重大事 故。泥石流将利子依 达桥承台冲翻,一号 圆形墩墩身冲断,第 一孔31.7米混凝土梁、 第二孔44米结合梁冲 入大渡河。 1时30分 422次旅客列车驶抵该 桥,造成列车颠覆重 大事故。
兰新铁路穿越千里戈壁,风区铁路长达525KM,占全线总长的54%。 包括安西风口、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达板城风口和阿拉山口风口。 百里风区平均每年大风天数为96天,三十里风口,每年大风天数为160天,
18阿拉山口大风天数为165天。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HB HB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二三 挡执风 风行蚀 防大路 风风基 墙天防 工气风 程列工
车程 安 全 运 行 办
21 法
常年大风吹蚀,路堤变形,根据风蚀
规律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合理确定防护范 围,构筑风蚀路基防风工程。
风向
防护工程材料用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
H
防护范围L表
87.3% 12.7%
5
2.3 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原因分析
塌方落石 8件 占29.6%
水 害 2件 占7.4% 泥 石 流 3件 占11.0%
6
风 灾 5件 占18.6% 路基塌陷 5件 占18.6%
滑 坡 4件 占14.8%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1 2002年陇海线灞河大桥水害事故
事故概况:2002年6
月9日,陇海铁路西安 灞河大桥遭受百年罕 见的洪水冲击,防洪 墙被撕裂解体,五座 桥墩一个接一个地轰 然倒塌,陇海铁路因 此而中断。为迅速恢 复陇海线的运输,郑 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分 局组成了2200余人的 抢险和筑桥队伍,仅 用了60天,建起了新 的灞河桥。
7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 及防灾措施
2009.2
1
主要内容
1.前言 2.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概况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4.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5.结语
2
1.前言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 情况复杂,特别是西南地区, 多山川河流,铁路桥隧相连, 每到雨季,洪水肆虐,滑坡、 泥石流、塌方落石等山地灾害 频繁;西北地区多风沙,对铁 路运输影响极大。中国铁路长 期以来,加大资金投入,持之 以恒,对灾害频发地段进行治 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天山站
站停货物车列
423次旅客列车
1087米
9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4 2000年陇海线503次客车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2000年9月3日6时06分,503次旅客列车运行 至陇海线渭滩至伯阳间K1376+760处,因右侧山体突然 崩塌,土方量约2.5万方,造成机车及机后1位行李车、2 位硬座车脱轨,中断行车45小时34分,构成行车重大事 故。
15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6
泥石流渡槽工程20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7
泥石流拦挡工程108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大风造成的铁路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新疆铁路。新疆铁路包括 兰新铁路的西段(疏勒河至阿拉山口)和南疆线。
25
HB

LB
3.5M
1.5M
HD=3.0M

线
线

三 种

加筋土式挡风墙




LB
3.5M

HD=3.0M

线
线




“L”型砼板式挡风墙


LB
3.5M
线
线
HD=3.0M
土堤式挡风墙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二 挡执 风行 防大 风风 墙天 工气 程列
车 安 全 运 行 办
3
2.1 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概况
历 年
(件)
10年中发生自然灾害重大事故27件


5
5

自 然
4
4


3


2
2



11


0

4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单位:(年)
2.2 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占所有重大事故比例
23并夯实。
边坡加固规格1M*1M








路 肩
道床
坡 脚
路基本体防护示意图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的防范措施
路基两侧的防护:一是边坡外的防护,自边坡坡脚向外20米范围内铺5~8厘米、厚 度8厘米的卵砾石。二是防护林的配置,树种采用柽柳(树冠呈伞形,分枝多,树 高7米,最耐盐碱,在曲线内侧种植也不影响列车司机了望),采用线路迎风侧为 二带林,背风侧为一带林,林带宽度为15米,两带林间隔带为40米,林带的行距为 1.5米,株距为1.0米,且行与行的株距相错0.5米。在线路迎风侧距路基坡脚170米处 挖截沙沟,沟深2米、上宽4米、底宽3米、边坡1:0.25。挖截沙沟的弃土,在截沙 沟的迎风侧距沟边2米处筑成挡沙堤,堤高1.5米,边坡1:1.5
10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5 2003年2月9日京广线暴风雪中断行车事故
事故概况:2003年2月9日20时,京广铁路许昌~孟庙间,由于冰 雨加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接触网摆动严重,上下振幅达1.5米左 右、水平振幅达1米左右,接触线及承力索覆冰厚度达7毫米,导 致正馈线断线4处、定位器脱落31处、吊弦折断211处,累计中断 京广线上行289分、下行510分。
11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一是在区间情况不明时,对运行 列车要坚决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 原则。二是及时对山顶坡面进行植被,防止 水土流失。三是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采用 以拦挡为主、排泄为辅,即拦碴坝、排导槽 和增设泄流涵洞为一体的综合措施,确保汛 期安全。
20 法
一是制订、完善《大风天气列车安全运行办
法》,确保大风期间的行车安全。二是提高员工对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监护意识,特别是加强对行车组 织指挥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非正常情况的应变能 力,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大风期间列车放行规定, 风区风力达到10级时,严禁空棚车进入区间。三是 在车站安装测风仪,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信息 传递的管理,及时掌握聚风口的风力变化情况,合 理安排运输。四是尽可能地避免货物列车与旅客列 车在有风区聚风口地段会车。五是有关部门在大风 期间要登乘机车检查设备,特别要加强对桥面步行 板、护轨、桥梁栏杆、线路标志、信号机等设备的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22 失。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的防范措施
路基本体的防护:一是 坡面防护,用10厘米左 右的卵石栽砌成1米见方 的方格状,中间铺5~8厘 米左右卵砾石,其厚度8 厘米,并拍平坡面。二 是路肩防护,在路肩上 用10厘米左右的卵石栽 砌成线,然后在路肩和 道床坡脚间600毫米范围 内铺满宽5~8厘米左右、 厚度为8厘米的卵砾石,
风向
24
15M
20M
第一带林 防火带
背风侧
20M
15M
防火带 第一带林
40M 间隔带
15M
第二带林
迎风侧
路基两侧防护示意图
80M 间隔带

沙 沟
挡 沙

5.结语 与大自然比较,人的力量十分有限,
以上所述防灾措施仅仅是初步的。为更好 地与大自然抗争,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我们要在新线建设上提高标准和工程质量, 对灾害多发的既有线增设防护工程,加强 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
H (m) H≤6 6≤H<9 9≤H<12 12≤H<15 15≤H
L (m) 1.0 1.5 2.0 2.5 3.0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呼和浩特铁 路局营业里程1628 公里,沙害线路 332公里。1981年 至2000年,全局发 生沙害11604次处, 沙害造成脱轨事故 21次,造成列车途 停3909次,列车停 时达2206.3小时,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12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3
边坡绿化工程2074836平方米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4
坡面防护工程6509处,49132延米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泥石流排导工程 72处,18664.5延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