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辅导文章的结构

中考作文辅导文章的结构

中考作文辅导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

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

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

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如何巧妙的安排文章结构兰德尔说过,“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幢,“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

”这话告诉我们,文章的结构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一篇文章中,结构和语言一样,都是给文章内容以具体形态的东西。

结构,不仅关系文章的表达质量,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生成或者改变思想内容。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文章中去巧妙的安排文章的结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在写作中值得借鉴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纵式结构法这是记叙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进程和材料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来安排写作的先后顺序。

如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用掌声撑起一片蓝天》一文中所叙述的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伤心落泪的小女孩,在无人的角落唱完一支歌即将回到绝望中时,忽然听到了“啪啪”的掌声、事情的发展——第二天及后来,老人仍在原地笑容满面地倾听小女孩的歌唱、事情的高潮和结局——十年后小女孩成了当红歌星的顺序来记叙的。

又如陕西省中考优秀作文《理想的生活》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记叙了第一次写的作文“理想的生活”和父亲看后的评价及老师的批改与评分、第二次采访父亲对“理想的生活”的看法后写成的作文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并被当成朗读的范文、最后是老师对两次不同作文的评价以及男孩的若有所悟。

二.横式结构法此法可以运用于各种文体当中,它的特点是文章所选用的材料之间有一种并列关系。

如重庆市中考优秀作文《那夜,星在笑》一文,运用横式结构法,把几篇日记串在一起,并运用题记来贯串全文,形式自然而又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构思和精妙的布局,获得了满分。

又如我们学过的课文吴晗的《谈骨气》一文,也是采用横式结构法。

它用“齐人不食嗟来之食、文天祥拒绝降元、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拍案而起”三个事例并列,来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论点。

三.总分结构法顾名思义,先总说后分说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总”,是对“分”或者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而“分”,则是对“总”的扩展,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

“总分结构法”在具体的运用中,既可以先分后总,也可以先总后分,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灵活选择。

如四川广安市中考优秀作文《母亲陪我长大》一文,就是先总说“在我走过的十五个春秋中,我觉得最值得感激的还是我母亲”,然后用“锻炼”、“信赖”、“松压”作为小标题,从“童年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三个方面来具体分说,让我们看到了“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方法。

因此,获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了。

又如我们学过的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也是采用“总分结构法”来布局谋篇的。

在文章第一段中就用“勤劳一生”总领全文,然后具体写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等事情,照应开头的总领句。

四.小标题结构法运用小标题的结构方法,把文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会使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优秀作文《水祭》一文,就分别运用杜牧的绝句《清明》中的四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为文章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写出了四个概括性的画面,本文在得满分的同时,由于小标题的运用,以及题记和后记,想象独特而大胆,语言富有创意,另外得5分。

又如重庆市高考满分作文《鹰之歌》一文,也是运用三个小标题“日篇”、“月篇”、“星篇”来结构全文。

日篇”暗用夸父追日的典故,“月篇”则精引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星篇”则叙述感人肺腑的母爱故事。

小作者用“鹰”“日”“月”“星”等自然界的事物含蓄而深沉地象征人们对真、善、美的选择这一深刻的哲理,开拓了文章意境,加上语言富于艺术魅力,给满分是受之无愧的。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我们常用的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在一篇文章中,它们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根据需要去选择恰当的方法。

优秀作文敬畏生命生命,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谁没有生命呢?生命,也是一个宝贵的东西,它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所以,珍爱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命是宝贵的。

还记得那天吗?20XX年5月12日,汶川一震,举国悲痛,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就在一瞬间倒了下去,死神将他们一个一个地带走,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带走!也许,震前小朋友还在欢快地唱歌;也许,震前的学生还在认真地听课;也许,震前的老人还在一起说家常……多么的有活力,多么的有生机,多么宝贵的生命啊。

死神,请问您:“忍心吗?”宝贵而炙热的生命被坚硬而冰冷的石头压在下面,呻吟着,呼唤着:“谁来救救我?”对不起,我不能到那里去鼓励你们,但荧屏前面的我,从心底里为你们加油。

活着的人们,请你们不要放弃,继续坚持,直到最后一刻;死了的人们,为你们哀悼,同时也恳请你们保佑更多的人活下来。

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掩埋和受伤的群众。

”对!一切的一切只为——宝贵的生命。

生命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最壮美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这句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立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段落,同时它也是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

该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本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其实,他不仅是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主人公,故事取材全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这本书被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语文书称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其实几百页的内容就仅仅阐述了一个道理——生命要过得有价值。

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我们要增加生命的长度,更要努力增加生命的重量!敬畏生命记得去年暑假与父亲一同出游,到了红枫湖边(在贵阳),我拿起相机四处取景,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香棉花似的,风一吹,有的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我惊奇地喊除了声,父亲循声而望,最后告诉我那是一种靠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

从书本上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纤维播送的,那时,心中只是幻想着那种情景有多美。

然而,当我看见它时,令我震撼的绝不仅仅是它的梦一般的美,而是它伟大的延续生命的方式,也许,在它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能遇见一片土地,落地生根,长成大树,但造物主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因此,当我见到这种壮观的延续生命的方式时,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我感到那云一般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强烈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所震撼。

在浩瀚的宇宙中,这些生命微不足道,然而,它却以如此不懈的精神,不知疲惫的为下一代忙碌,不懈一切地为下一个生命释放自己的光与热。

为了能使生命得以延续,任何一种生命形式都会不辞劳苦,坚持不懈。

记得有一类海鱼,每年繁殖期时,都会不远万里逆流而上,回到淡水河里产卵,繁殖下代,之后又不远万里回到海里,一个来回就几万公里,可它的孩子们却未必能回到海里。

纵然如此,她仍乐此不疲。

生命的精神与力量远非这些文字所能形容,她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与感悟,也只有当你亲眼见到时,才有天地万物的存在;生命不息,才创造了无尽浩瀚的宇宙!直至今日,我仍然怀念红枫湖那一片柔美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那一颗种子成了小树。

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

那颗种子曾遇见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中,蔚然成阴。

因为,是它教会了我,怎样敬畏生命。

.2015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情感体验〔预测7〕成长中的你,见过了许多的人,经历了许多的事,有许多想说而未说出的话。

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称谓(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等),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构思过程一、审材料材料提供的信息二、审题目题目结构形式题目关键词三、提炼论点四、合适的素材 12345五、文章结构:六、试写开头:〔预测8〕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

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构思过程一、审材料材料提供的信息二、审题目题目结构形式题目关键词三、提炼论点四、合适的素材 12345五、文章结构:六、试写开头:〔预测9〕楼上楼下,对门隔壁,前村后院,这些相邻的人不可避免地分享着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构成我们的生活。

能在回不了家时有个暂时歇脚的地方,能在困难时听到一句安慰的话,攀住一双温暖的手,这便是友邻相伴的幸运。

请以"友邻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构思过程一、审材料材料提供的信息二、审题目题目结构形式题目关键词三、提炼论点四、合适的素材 12345五、文章结构:六、试写开头:2015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四、享受幸福〔预测10〕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