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

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

• 血清阳性或可检出 ,并排除其他导致 升高的原因。
• 急性感染超过个月仍阳性或发现阳性超 过个月。(病史)
• 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肝病理学)
• 血清阳性或可检出 ,并排除其他导致 升高的原因。
•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阴性。(排除新 近感染)
• 血清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 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 等。(肝功)
–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个月内曾检测血清阴性。 (新近感染检测史)
– 抗阳性以上。(新近感染血清学) –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新
近感染组织学) – 恢复期血清阴转,抗阳转。(新近感染免
疫学)
•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 同时符合和 • 同时符合和
–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 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症 状)
•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阴性。(排除新 近感染)
• 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 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 血清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 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 等。(肝功)
• 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肝病理学)
• 血清阳性或可检出 ,并排除其他导致 升高的原因。
• 血清阳性或可检出 ,并排除其他导致 升高的原因。
•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阴性。(排除新 近感染)
• 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肝病理学)
• 血清阳性或可检出 ,并排除其他导致 升高的原因。
慢性感染
急性期 ( 月)
慢性期 (年)

滴度
总抗
型抗

暴露后的周数
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 抗 抗 临床意义
乙肝、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 管理相关要求
疾控中心 二一二年九月
主要内容
• 目前乙肝等传染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 乙肝诊断标准解读。 • 丙肝诊断标准解读。
一、目前乙肝等传染病报告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
• 培训不够,或根本没有培训,大部分医生 对诊断标准掌握不清楚。
• 传染病自查及奖惩机制执行不好,流于形 式。
– 阳性。(表面抗原)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谷丙) 和(谷草)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肝功)
阳性。(表面抗原)
•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慢性乙肝
• 急性感染超过个月仍阳性或发现阳性超 过个月。(病史)
、报告技术要求
• 乙肝属于法定乙类监测报告传染病,为国家重 大控制疾病,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制定了 专门的防治规划。
•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有责任通过网络直报 系统在小时内规范报告发现的乙肝病例
•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对报告的乙肝病例信 息及时进行审核、查重和分析利用。
• 无网络直报的机构应及时同辖区乡镇卫生院疾 控中心联系。
• 疾控机构和防保医生在审核时发现不符问题, 应及时核查、订正。
• (四)急性和慢性分型
• “急性”和“慢性”诊断用于区分新发和 既往病例。其中“急性”肝炎是指半年内 有过感染史或首次发病的新发病例;其它 所有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包括慢性 肝炎的急性发作)均作为“慢性”肝炎报 告。
• 新发病例:以往从未患过乙肝、首次发现 的病例;急性肝炎指半年内有过新感染史 的病例;病程超出半年未痊愈的(包括慢
• 审核浏览不认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 医生与直报员之间,审核人员与直报人员
缺少必要的沟通。
二、乙肝诊断标准解读
• 急性乙肝 •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
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症状) •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谷丙)和
(谷草)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肝功) • 阳性。(表面抗原)
•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 符合和 • 符合和 • 符合和
•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 •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 同时符合、和 • 同时符合、和 • 同时符合、和 • 同时符合、和
• 急性感染超过个月仍阳性或发现阳性超 过个月。(病史)
• 血清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 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 等。(肝功)
网络直报数据报告方式
中国 数据中心
医疗机构
疾病诊断
……
手工填卡
防保复核
网络直报
、报告管理要求
• (一)流行病学史和既往病史 • 乙肝流行病学史较为复杂,多数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
没有进行详细询问,或者询问时病人不愿意、不能进行 确切回答,医务人员接诊中应仔细询问,特别是近六个 月的流行病学史和既往乙肝诊疗史。 • (二)严格依据诊断标准 • 所有被诊断报告的乙肝(急性、慢性)病例的基本条件 是检测阳性,同时具备显性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或 肝功能检测(阳性)生化异常条件之一。如需进一步判 断为疑似或确诊,需结合调查和详细的实验室或病例检 测。
• 实验室确诊:实验室确诊病例必须有乙肝病毒标记物、 乙肝病毒检测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三)报告诊断分级
• 目前存在仅阳性病例被作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报 告。
•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掌握本地本院是否具备开 展检测、抗-、-、肝组织病理学、肝功能生 化(血清、和胆红素)的检测能力,依据标准, 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不能报告相应诊断分类病 例
急性或慢性感染(大三阳) 乙肝后期或慢性感染(小三阳) 潜伏期或急性乙肝早期 痊愈或恢复期,有免疫力 痊愈,有免疫力 疫苗接种或曾经感染过,有免疫力
、报告技术要求
• 报告管理原则 • 乙肝诊断分型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
病例,其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 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性肝细 胞癌。 • 其中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 性肝细胞癌不进行传染病报告。
• “未分类”诊断:乙肝诊断分类中没有 “未分类”诊断。
• 当前存在较多未分类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 未填写,网报人员未核实,导致系统默认 所致。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应对报告 中乙肝“未分类”病例认真核查,及时订 正,明确最终诊断。
• (五)“疑似”和“确诊”诊断分类:乙 肝仅有疑似和确诊病例两个临床诊断分类, 且为必填项。
相关主题